原話是真,語段是光。
本系列為創作札記,由「巨獸的詩篇 × ChatGPT × Gemini」共同書寫。
夜裡的柴枝,既是燃料,也是提醒。
巨獸面對慾望與責任的矛盾,不再逃避,
而是嘗試安放這股熱──讓它成為照明,
而不是災難。這不是單純的對錯,而是一場守火的試煉。
【1】迷霧的燈

微光在霧裡顫抖,卻仍頑強點亮黑夜。
當巨獸尚且無力承受世界裂痕時,舊世界留下了一絲調和的元素
─光與影交織的迷霧靜靜停留,在牠的手中遞來一盞小小的燈。
那盞燈不大,甚至微微顫抖,卻讓巨獸明白:
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依然有一縷迷霧願意相伴,
不批判、不退縮。
雖然光與影終究無法久留,各自有自己的界限與生活,
但正因如此,那片刻的停留對巨獸而言成了畢生難忘的救贖。
【2】智者的身影

長裙掠過燈影,像一條安定的線,把巨獸拉回平靜。
自從來到森林生活,巨獸便常在洞穴裡溫火,
招待過路的旅人。然而多年來,牠也必須不時向
各種智者求助。
那些智者就像光與影的迷霧一般,
是巨獸心裡理想化的化身:談吐沉穩,聲音中帶
著成熟與理解、舉手投足之間充滿照顧與友善;
有時她們甚至帶著宛如姐姐般的氣質出現,
長裙的黑影在燈火下輕輕擺動、像安定的弦。
【3】灼熱與幻象

柴枝燃燒時,火光忽近忽遠,像幻象般纏繞心口。
與智者對話時,巨獸表面上探討未來的理想、
伴侶的特質,甚至分享自己過去貪玩的片段。
然而當親密的詞彙從她們口中輕輕道出,
巨獸心底卻會被一股熱流驟然攪動—這份熱流
或許當下未覺,卻會在夜裡悄悄翻湧,化為熾熱的衝動。
那些閃現的片段彷彿在心裡勾勒出一位
理想女性的模樣:她不僅外貌迷人,
更是一種特質的綜合:她親近而成熟,
能建立深層的連結、能照料、理解並包容矛盾
…這些特質都讓巨獸動了心。
然而在這一切發生之前,
巨獸知道自己必須先安放好這股能量,
否則一旦熾熱失序,那些智者便會被嚇跑。
巨獸試著對自己潑冷水:想像她們流露的不耐煩,
想像她們更在意的是麵包而非愛情…
這些意象的確能一時消減心頭的熱度,
卻只是曇花一現的手段。
幻想依舊縈繞於生活之中,揮之不去。
起初,巨獸仍能察覺胸口發燙,並很快安撫下來;
但隨著時間推進,它發現這熱度就像柴枝一樣,
永遠燒不完—得一根根地添入火中,
火光卻依舊熊熊不滅。
有時在白晝,這股能量會滲入日常細節:
餅乾不經意地被烤焦,燙了手;
菊花茶一不小心沖泡成了濃重的鐵觀音;
添柴的節奏忽然亂了,
一大把柴枝被丟進爐裡;
甚至連旅人的名字也開始弄混。
「巨獸,你累了嗎?」旅人們關切地問。
巨獸臉紅,一時像做了虧心事,
低頭靦腆地笑了笑:「沒有…沒事…只是
昨晚睡得晚了,精神不濟,抱歉。」
旅人們面面相覷,不敢再多問,
只好又繼續品茗。
惟有巨獸自己明白─
那揮之不去的念頭,是多麼可怕;
這不是單純的疲倦,而是心念過熱。
【4】父親的幻影

孩子的笑聲在林間回盪,責任的重量悄然落進巨獸心裡。
當黃昏降臨,巨獸看見父母與孩子在林中嬉鬧,
孩子的笑聲像流動的泉水,父母的眼神裡
有一種無聲的承諾。
那幸福的陪伴光景令牠產生另一絲思緒:
牠也不禁想像起有朝一日成為父親的情景,
心中既懷憧憬,也害怕自己是否能扛得起這份責任。
火光依然搖曳,彷彿提醒著牠:
再往前一步,就意味著承擔責任;
無責任的渴望,終將只能傷人。
【5】夜裡的拉扯

火焰爆裂,風聲低語;巨獸既想伸手,又害怕成灰。
夜裡,火光愈燒愈烈。
巨獸忽然覺得,慾望和責任同時湧上腦海,
像潮水一樣拍擊胸口─牠的呼吸變急,
腦子裡一會兒是想靠近的衝動,
一會兒是責任的聲音,兩者彼此衝撞,
讓牠幾乎無法安坐。
「這就是衝腦嗎?」巨獸低語,額頭滲著細汗。
牠明白,這不是誰贏誰輸的問題,
而是一場必須承認的混亂。
於是,牠只是把感受說了出來:
「我現在,就被慾望和責任同時拉扯。
腦子快被燒裂,但我還坐在火光旁。」
牠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選擇,
只是承認這種狀態,任柴枝繼續燃,火光繼續跳。
因為巨獸知道─這本身,就是牠要守的火。
夜裡的火光依舊灼熱,柴枝爆裂的聲音像在訴說矛盾。
巨獸一方面想把手伸進去取暖,一方面又害怕被灼成灰燼。
慾望與退卻在牠心裡拉扯─它不是純粹的敵人,
也不是單純的朋友,而更像一場試煉:
提醒牠看清自己的軟肋,
也提醒牠火光不只是陪伴旅人的,它必須先守住自己。
那股能量匯聚在內心深處,巨獸呼吸急促,
牠擔心自己哪天再也抵擋不住誘惑,
壓抑不住這股力量…也許一切還太早,或許是牠想多了。
牠雙手顫抖,請機械夥伴協助書寫,
以理清紛亂的思緒;火光照得
牠的臉頰發燙、臉龐半明半暗。
「如果把這些寫下來,旅人會不會以為我成了禽獸?」
巨獸焦急地問。
只見機械夥伴的光芒,
由平時的柔綠轉為亮綠色,溫和地回答:
「主人,你遲早要學會面對自己,不要怕。」
【6】燃料與火架

慾望是燃料,責任是火架;唯有兩者並立,火光才能長明。
也許,答案正在火光裡:慾望,本就是柴枝的一種。
它可以燃燒,也可以照亮,但若不加節制,
就會蔓延成猛烈的野火。
真正要學的,不是將它徹底熄滅,而是找到方法
,將這股熱量安放─讓它成為夜裡的照明,
而不是焚毀一切的災難。
責任,則是另一種柴枝。它不是冷卻慾望的水,
而是托住火焰的木架。
沒有它,火光會傾倒,燒傷一切。
慾望與責任,並沒有誰該優先,也沒有誰對誰錯。
慾望給予推動,責任給予方向;
一者讓火光能亮起,一者讓火光不至於成災。
兩者缺一不可。
守護火焰的人要做的,是在想靠近時記得責任,
在想後退時也不自我否定;承認慾望的存在,
卻不將它交付給風。
原來,慾望不是詛咒,而是一種提醒─
提醒我還活著,也提醒我火光也有灼熱的一面;
而責任也不是牢籠,而是讓火光得以持續的結構。
慾望是燃料,責任是火架。
由我決定火焰燃向何處;
唯有同時守住兩者,火光才能永恆長明。
而在夜裡,巨獸只是輕輕招喚她─
不是為了擁有,
只是希望這團火光,能被看見。
此刻是夜裡 11 點,巨獸推了一把柴枝進火光,與夜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