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投之生命週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邀請大家走一回~


raw-image

先從這乾燥的果實開始.....林投的果實是由頭狀花序結成的頭狀果序,含多粒小果

其中有一粒小果準備脫落了~


raw-image

橫剖可以看到小果中有數粒種子,從切面看這個小果應該有三粒成熟的種子


raw-image

這是新鮮的小果屬核果, 解剖猜測圖(如右小圖)

A.外果皮 B.中果皮 C.內果皮 D. 維管束 E.種子

1.種皮 2.胚乳 3.胚

網路上目前查不到真正的種子構造圖


raw-image

撿拾的果實(種子)想種種看...114.06.25


raw-image

每日澆水....但一直沒有動靜~


raw-image

08.05發現有綠葉冒出來, 抽出兩株幼苗來拍照, 有一株已經長了葉片


raw-image

覺得可能是七八月的豪雨把我的林投下(嚇)出芽了!

心想若它們海漂....漂呀漂地不知道會不會就在海上發起芽來? 還是要感知「著地」才會發芽? 以前沒想到這個問題!

若是必須著地, 那之後需要甚麼條件, 要被埋在海灘上深一點長期泡海水的沙地嗎? 如果到了岩岸呢?需要多日的雨(像前幾天的累積雨量)?

海漂植物....有需要更加了解的地方.....


raw-image

近拍小果冒出來的綠芽

raw-image

拿出個小果出來拍特寫,可以看到初生根與綠葉


raw-image

小苗是由種子中的胚發育而成, 胚上回猜測可能在標註星號的位置


raw-image

胚(1)與胚乳(2)兩者不相連只是緊密地靠在一起,發芽過程中胚乳提供養分之後消失

因屬單子葉植物, 所以"單一"的子葉會在胚裡,照片是小女兒拍的,手邊只有手機相機也不會剖, 所以沒法得到子葉的照片


raw-image

胚發育為小苗, 一顆小果中可能只有一株小苗

另外加上玉米與水稻種子構造圖做為對照圖, 都是單子葉 圖中的標示A即為子葉

胚:包含了A.子葉, B.胚芽鞘 C.胚芽 D.胚根 E.胚根鞘

至於林投的子葉長什麼樣....目前沒查到相關資料圖片


raw-image

也可能兩株


raw-image

約在幼苗之第三片葉子上開始會有明顯的鋸齒緣


raw-image

也可能三株....排一列,3-2-1-?(未知)


raw-image

再長大些, 外加一個小盆栽


raw-image

114.09.01 取出 發現最左邊的小果原本以為只有三株, 變成了五株

是目前觀察到含種子數最多的小果,下方長出來的根都還只是初生根


raw-image

特寫一下,初生根上也長了側根

不過這些初生根都只是短暫的,之後會以鬚根形式的根替代


raw-image

再長大些的樣子會長這樣

不過這株是野外拍的,很有可能是老株蔓延出來的小分株

種子苗與小分株若不看地下部分的話,兩者應該外觀會相同(相似)


raw-image

側面看


raw-image

這些照片是更大些的成株並蔓延成林

林投屬常綠灌木, 多分枝或支持根,植株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


raw-image

花季開花,花期約在5-7月,雌雄異株(照片分享者:洪素娟老師)

雌雄花序外包裹數片長披針狀苞片

左邊兩張--雄花花序由圓錐花序組成, 右邊兩張--雌花花序屬頭狀花序


raw-image

結果...是一個由多核果組成的頭狀果序

raw-image

成熟後落果(是蔡乙榮學長分享的照片),落了滿地的小果


raw-image

一整叢的林投! 拍攝地點於南沙.....約3-5公尺高

樹上結了好多果實(左圖), 林下可以看到許多支持根(右圖)


raw-image

成熟的果實可能會有動物(包含人類)取食,可生吃、作湯底也能製成林投果汁

這是我們家小女兒跟朋友在南沙做綠蠵龜調查時煮林投果汁的過程

以前台灣本島或蘭嶼的原住民會吃成熟果小果基部柔軟的部位, 或煮成林投果汁甜甜的, 因外型像鳳梨所以又稱野菠蘿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動物會吃?!


raw-image

葉片之葉緣及中肋有鋸齒


raw-image

阿美族原住民會採集葉子去除鋸齒之後用來包粽子喔!


raw-image

上個月8/2 校友徐家全科博館辦了一個阿美族漁獵文化展演活動

活動中有"手作-alifongfong", 採了好多林投的葉子


raw-image

活動現場--用鉋刀去除鋸齒


raw-image

去刺後的葉子用來包成美美的粽子, 稱為阿里鳳鳳(阿美族語alifongfong),是在阿美族的傳統美食

左邊美麗的alifongfong是由當日授課的陳玉妹教師分享的照片,右邊的是家全拍的

做法:

先將採集的林投葉去除葉片中肋與葉緣的刺之後編織成袋狀,再放入糯米、鹹豬肉等內餡,經過蒸煮後就成為alifongfong


raw-image

家全採完葉子當天還採了林投心! 在活動中煮了林投心排骨湯大家喝!!


raw-image

林投心是阿美族傳統美食的"十心菜" 之一

備註:

「十心菜」為十種植物莖幹中間的嫩莖,包括:黃藤心、林投心、芒草心、月桃心、檳榔心、山棕心、甘蔗心、鐵樹心、椰子心和臺灣海棗心等。

整個林投的生命週期到此結束(週期裡還包含了人們對它的應用)


raw-image

有一種蟹,因為喜歡住在林投樹上人們稱牠為林投蟹(校友季耕分享的照片)

這林投蟹感覺上很像是在"雙手抱胸", 眼睛大大的有點高傲的樣子,但又小小一隻挺可愛的!!

季耕說:林投蟹蟹應該是雜食性,林投植株太硬可能不會吃, 主要在林投枝葉間活動,但其他灌叢也可以的樣子


raw-image

鳥友敏燕前天在FB上提到椰子蟹會在林投叢中出現, 季耕也分享的牠拍的照片(蘭嶼)

椰子蟹屬寄居蟹,一般出現在海岸林,也會在林投叢中出現,但不像林投蟹那麼偏好林投

身上的線條花紋挺美的!


raw-image

上網查資料時有查到海生館的多媒體影音網站,裡頭有很多椰子蟹的美麗照片,也有林投蟹的喔! 連結如下:

林投蟹 椰子蟹---點選左邊蟹名即可進入觀賞

林投蟹: Scandarma lintou 攀相手蟹屬 Scandarma 相手蟹科 Sesarmidae

椰子蟹: Birgus latro 椰子蟹屬 Birgus​ 陸寄居蟹科 Coenobitidae

相關文章: 保育類椰子蟹家族現蹤綠島 生多所:台灣首筆完整紀錄


raw-image

最後貼一張專吃林投葉的昆蟲照---津田氏大頭竹節蟲,牠也是生態環境中的應用者

下回來寫一下牠!!


相關資訊:

中文名:林投

英文名:Thatch Pandanus,Screw Pine

學  名:Pandanus odoratissimus Linn. f. 

主要特徵:

1.常綠灌木, 多分枝或支持根,植株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

2.樹幹粗糙有瘤狀突起即明顯環紋

3.葉片叢生於枝端作螺旋狀排列,長披針狀邊緣及中肋具銳刺, 葉面深綠平滑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

4.雄花園錐花序,雌花頭狀花序,不具花被

5.可能結果時由數朵小花結的小果稱為多核果(polydrupe or phalanges), 看起來應該是子房上位, 多核果再組合成一個大的頭狀果序

6.由數朵小花結成的小果實屬核果, 所以有學者學者稱多核果(polydrupe or phalanges),小果或許也可能是一花多雌蕊結成的?!小果內種子間含多數纖維

7.小核果內具多粒種子,數量最大不知(目前觀察-可能5)

8.種子褐色近紡錘狀

關鍵字:

單子葉植物(Monocotyledons,簡稱monocots)

生命週期 (lifecycle)

子葉(cotyledon)

多核果(polydrupe or phalang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子-黑胡桃網路閣
28會員
46內容數
植物觀察日誌與生活札記
2025/05/16
露兜樹於南沙, 坐落於南沙的沙灘上......約3-4公尺高 是小女兒拍的照片 小女兒在四月中搭了海巡署的大船到南沙去做海龜調查, 調查單位是"南沙海洋研究站" 這一去要到六月才能回台灣, 也恰巧這回寫露兜樹屬時她在南沙,所以有機會請她幫忙採集拍照 這一叢也太漂亮了吧! 其實
Thumbnail
2025/05/16
露兜樹於南沙, 坐落於南沙的沙灘上......約3-4公尺高 是小女兒拍的照片 小女兒在四月中搭了海巡署的大船到南沙去做海龜調查, 調查單位是"南沙海洋研究站" 這一去要到六月才能回台灣, 也恰巧這回寫露兜樹屬時她在南沙,所以有機會請她幫忙採集拍照 這一叢也太漂亮了吧! 其實
Thumbnail
2025/05/14
可愛嗎? 2014年做的果實藝術~ 很有學問的樣子 這回想寫紅刺的原因是上星期鳥友敏燕在琉球國中看到校園裡的果實成熟落果 問說要不要撿些回來送我 我說: 好喔!! 於是隔幾天得幾粒新鮮小果, 顏色鮮豔半黃半綠 想說或許可以剖開來看看能不能取到完整的種子 小果通常感覺會有點扁平狀
Thumbnail
2025/05/14
可愛嗎? 2014年做的果實藝術~ 很有學問的樣子 這回想寫紅刺的原因是上星期鳥友敏燕在琉球國中看到校園裡的果實成熟落果 問說要不要撿些回來送我 我說: 好喔!! 於是隔幾天得幾粒新鮮小果, 顏色鮮豔半黃半綠 想說或許可以剖開來看看能不能取到完整的種子 小果通常感覺會有點扁平狀
Thumbnail
2025/03/22
幾年前曾一段時間迷上萵苣!! 到學校實習農場好幾回,拍照收集葉片 一回剛好農場菜園裡有各式各樣的萵苣葉子, 取得老師同意我各採一片排列如上 不過不包括"1" , 第一片是之後才用Clip studio 軟體貼上去的 後來傳給老師, 老師說單靠一片葉子有時候鑑別上會有點困難 不過還是可以
Thumbnail
2025/03/22
幾年前曾一段時間迷上萵苣!! 到學校實習農場好幾回,拍照收集葉片 一回剛好農場菜園裡有各式各樣的萵苣葉子, 取得老師同意我各採一片排列如上 不過不包括"1" , 第一片是之後才用Clip studio 軟體貼上去的 後來傳給老師, 老師說單靠一片葉子有時候鑑別上會有點困難 不過還是可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Thumbnail
有一種蔓藤植物很特別,名叫猿尾藤,亦稱「風車藤、牛牽藤、風箏果及紅龍」等,「猿尾藤」主要生長在印度、東南亞、台灣。猿尾藤是印度阿育吠陀的用藥,治傷口發炎等病症,它也是台灣原生植物。
Thumbnail
有一種蔓藤植物很特別,名叫猿尾藤,亦稱「風車藤、牛牽藤、風箏果及紅龍」等,「猿尾藤」主要生長在印度、東南亞、台灣。猿尾藤是印度阿育吠陀的用藥,治傷口發炎等病症,它也是台灣原生植物。
Thumbnail
與眼科診所毗鄰的醫院矮牆,伸展出這黃色鮮麗的花朵,十分搶眼。 每回路過忍不住多看幾眼,開始隨手拍後,才知道它是在小說裡讀到的軟枝黃蟬。 曾經,在某戶人家門口看見,單一朵黃花開得昂首自信, 不曾見花朵枯萎,奄奄一息模樣, 誤以為是假花,壞習慣的伸手觸摸花瓣,是真花哟。 軟枝黃蟬盛花期為夏季,
Thumbnail
與眼科診所毗鄰的醫院矮牆,伸展出這黃色鮮麗的花朵,十分搶眼。 每回路過忍不住多看幾眼,開始隨手拍後,才知道它是在小說裡讀到的軟枝黃蟬。 曾經,在某戶人家門口看見,單一朵黃花開得昂首自信, 不曾見花朵枯萎,奄奄一息模樣, 誤以為是假花,壞習慣的伸手觸摸花瓣,是真花哟。 軟枝黃蟬盛花期為夏季,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近來鹿角蕨風行 第一回看到如此大的鹿角蕨 想必是富貴人家的寵物 穿牆只為享受遊憩 不被保護的自由 是有多開心呀~(看長的多囂張😂) 荷花只想說 我出身泥濘也不嫌棄 照樣把自己活的直挺挺 從不跟誰費力較勁 因我就是我你還是你♡
Thumbnail
近來鹿角蕨風行 第一回看到如此大的鹿角蕨 想必是富貴人家的寵物 穿牆只為享受遊憩 不被保護的自由 是有多開心呀~(看長的多囂張😂) 荷花只想說 我出身泥濘也不嫌棄 照樣把自己活的直挺挺 從不跟誰費力較勁 因我就是我你還是你♡
Thumbnail
春季最好就是到山裡走走,也有可能遇到不同種類的植物。 這次就見到兩棵細小的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我把它們掉下,種在盆栽裡,看看開花後是甚麼樣子的。
Thumbnail
春季最好就是到山裡走走,也有可能遇到不同種類的植物。 這次就見到兩棵細小的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我把它們掉下,種在盆栽裡,看看開花後是甚麼樣子的。
Thumbnail
蜥蜴陰陽陣 / 筆者攝於公元 2017.04.15.下午 12:55 / 地點:基隆情人湖觀光園區
Thumbnail
蜥蜴陰陽陣 / 筆者攝於公元 2017.04.15.下午 12:55 / 地點:基隆情人湖觀光園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