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找樹的人:一場植物學家尋樹的奇幻旅程

閱讀 | 找樹的人:一場植物學家尋樹的奇幻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攀上桃山神木 from 找樹的人

攀上桃山神木 from 找樹的人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不甘委身於地的附生植物學者徐嘉君,與找樹的夥伴們往返穿梭於這個島嶼,在渺無人跡之境尋覓古老的巨木,熟練地使用現代工具和儀器,探訪樹冠層的神秘世界。樹冠層可不如我們一般認知膚淺——不僅僅只是樹幹和葉子。老樹的樹冠層還累積了腐植質,可能是來自動物居民的排遺或是過去植物居民的遺骸,生長於腐植質上的有小型附生蘭花、蕨類、以及各種小樹,「樹中樹」並不少見。樹冠層自成一格生態圈,遺世獨立於20米以上的樹叢中,是山林之神獨享的空中花園,是只有透過攀樹才能觸及天堂。


桃山神木樹冠層  from 找樹的人

桃山神木樹冠層 from 找樹的人


大自然有種奇妙的力量:一種把人與人、人與自然連結的力量。自從開始登山後只嘆自己和山林的緣分太晚開始了,若大學時就開始登山、我可以認識更多的人、更多美妙的生物,作者徐嘉君也透過這些巨木的牽線,認識了紐西蘭的植物學者Jen Sanger 和其團隊。知道他們拍攝了紐西蘭特有種的巨木Rimu後,她決定也要開始台灣版的巨木全身等比例拍攝計劃。


紐西蘭的 Rimu (Dacrydium cupressinum) from Wikipedia

紐西蘭的 Rimu (Dacrydium cupressinum) from Wikipedia


我在去年小額捐款獲得桃山神木海報,即是找樹的人團隊所拍攝的台灣原生巨木(高79米)作品,他們拍攝的第一個作品為台灣杉三姐妹,高約70米,被魯凱族原住民稱為 wa driwru ki Dramare Ka angatu「撞到月亮的樹」,這個台灣杉的俗名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了。台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的正式學名由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所取,是第一個正式以台灣命名的新屬,當時日治時期的博物學者驚訝於台灣豐富且具生命力的地形及林相蜂擁而至,開啟了台灣原生物種研究的大航海時代。繼桃山神木之後,找樹的人團隊又於去年年初發現大安倚天劍:位於台中大安溪河谷 #55241 台灣杉,高達84.1公尺,是目前台灣已知最高的樹。同年暑假我前公司登山社的前輩亦耗時2天,溯溪而上去拜訪倚天劍,身為肉腳的我就只能靠照片景仰了。


大安倚天劍 from 找樹的人

大安倚天劍 from 找樹的人


書中提供不少珍貴的、從樹冠上拍攝的照片,讀起來身歷其境、如坐在巨木的肩膀上凝視腳下的芸芸眾生。過去我們只能透過歷史課本一小段課文窺見日本和國民黨政府時期的伐木業,一般人若不登山是不會知道不少台灣的溪谷和高山湖泊畔仍有巨木群圍繞,它們是台灣杉、台灣扁柏(紅檜)、肖楠、台灣雲杉、玉山圓柏等等不同的針葉樹種。這些來自冰河時期的孓遺植物是幫助演化學家了解物種進化、遷徙的重要拼圖,關於扁柏和台灣杉,游旨价「通往世界的植物:台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有更多更詳細的介紹,我大力推薦這隻本書!


我在阿里山神木區,設於 2022

我在阿里山神木區,設於 2022


我們何其有幸能生在這個寶島,能夠和林道上見證好幾個世紀物換星移的蒼天巨木共享鳥鳴、從樹林中散落的陽光。這些巨木在森林學中又被稱為母樹,除了自身展現出的堅韌生命力,還要承擔庇護小樹、鞏固森林健康的重責大任(透過根系共享免疫資訊,reference:尋找母樹 by Suzanne Simard)。站在巨木之下,很難不深受森林的生命之歌感動,我甚至曾許願,願下輩子成為一顆樹,佇立在雲霧繚繞的河谷,感受春雨、夏風、秋霜、冬雪,見證山林的演變。

盼這些植物學家從森林帶回來的訊息能夠被更多人重視,「人類終究不應該離開土地而生存… 根要紮在土壤裡,和風一起生存,和種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頌春天」如天空之城的啟示,人類惟有將文明建立在自然和科技發展的平衡之上,才能長存不息。


書籍資訊

書名:找樹的人:一個植物學者的東亞巨木追尋之旅

作者:徐嘉君

出版社:紅樹林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avatar-img
三峽貓貓的沙龍
56會員
92內容數
讀書心得 | 生活 | 隨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三峽貓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本書分別來自英國投資Podcaster Rob Dix的<金錢的價值>和新興市場教父Mark Mobius的<通膨的真相>,講述了通貨膨脹對於個人、市場和總體經濟的影響。通貨膨脹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情況,應盡早調整投資組合以因應市場因貨幣政策造成的波動。
這本書介紹了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的著作,旨在鼓勵大家進行大量知識的輸出,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作者還以醫師的身分說明了腦神經科學和大腦能力分配的重要性,以及休息對提升輸出的幫助。如果想提高學習效果,本書提供了許多時用的策略。
五色時間管理法由曉一創立,旨在協助人們平衡工作、學習、生活和人際關係。透過將時間分為五種不同的時間元,分別代表不同的功能,並以盡量做到「藍色+綠色」 = 「紅色+黃色」的原則來實踐。
對於想要培養閱讀習慣的人來說,小品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本篇文章分享了三本小品書,分別包括自然書寫、散文以及最親民的美食探索。
這本書描述了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書中說明何謂「無私的愛」,並探討安寧醫療和無效醫療的議題。通過個人故事和醫療經驗,引起了對生死問題和醫療倫理的思考。
彈性習慣是一種適應生活波動的方式,可以讓目標更容易達成。透過設定迷你目標、進階目標、和卓越目標,以及垂直和水平彈性的擴展,可以更有效地培養習慣,並更有效分配資源和時間。
4/5彈性習慣
兩本書分別來自英國投資Podcaster Rob Dix的<金錢的價值>和新興市場教父Mark Mobius的<通膨的真相>,講述了通貨膨脹對於個人、市場和總體經濟的影響。通貨膨脹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情況,應盡早調整投資組合以因應市場因貨幣政策造成的波動。
這本書介紹了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的著作,旨在鼓勵大家進行大量知識的輸出,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作者還以醫師的身分說明了腦神經科學和大腦能力分配的重要性,以及休息對提升輸出的幫助。如果想提高學習效果,本書提供了許多時用的策略。
五色時間管理法由曉一創立,旨在協助人們平衡工作、學習、生活和人際關係。透過將時間分為五種不同的時間元,分別代表不同的功能,並以盡量做到「藍色+綠色」 = 「紅色+黃色」的原則來實踐。
對於想要培養閱讀習慣的人來說,小品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本篇文章分享了三本小品書,分別包括自然書寫、散文以及最親民的美食探索。
這本書描述了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書中說明何謂「無私的愛」,並探討安寧醫療和無效醫療的議題。通過個人故事和醫療經驗,引起了對生死問題和醫療倫理的思考。
彈性習慣是一種適應生活波動的方式,可以讓目標更容易達成。透過設定迷你目標、進階目標、和卓越目標,以及垂直和水平彈性的擴展,可以更有效地培養習慣,並更有效分配資源和時間。
4/5彈性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