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靈應六人公」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20250616,

三峽「靈應六人公」,1895年乙未抗日,三角湧有志士6人英勇犧牲,後人感念並設祠祭之。

raw-image
沿革誌

沿革誌



“Lingying Six Martyrs” – Sanxia

In 1895, during the Yiwei War against Japanese forces, six brave men of Sankeng (Sanxia, then called Sankakuyō) gave their lives in defense of their homeland. To honor their courage and sacrifice, later generations built a shrine, now known as the Lingying Six Martyrs Temple, where they continue to be remembered with deep respect.

This English translation was generated by AI.



三峡「霊応六人公」

1895年、乙未戦争で日本軍に抗して戦った三角湧(現在の三峡)の志士6人は、郷土を守るために勇敢に命を捧げました。後の人々はその忠義と犠牲を忘れず、祠を建てて祀り、「霊応六人公」 として今も敬意をもって顕彰していま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古蹟散策
0會員
10內容數
台灣古蹟散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段上清和和平寨一行人到了信義寨,九劫共主的遴選終於展開。
Thumbnail
段上清和和平寨一行人到了信義寨,九劫共主的遴選終於展開。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第四十六戰:群雄討董(10)界橋會戰 原創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2020-03-09 22:29 袁紹公孫瓚會戰界橋,先看雙方實力: 公孫瓚軍出戰四萬,配置堪稱豪華。 中軍是三萬人的步兵方陣,騎兵一萬,左右兩翼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特種兵為中堅,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在這裡面
Thumbnail
第四十六戰:群雄討董(10)界橋會戰 原創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2020-03-09 22:29 袁紹公孫瓚會戰界橋,先看雙方實力: 公孫瓚軍出戰四萬,配置堪稱豪華。 中軍是三萬人的步兵方陣,騎兵一萬,左右兩翼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特種兵為中堅,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在這裡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