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活」人生的哲學:理財的目的不僅僅是金錢,更是為了換取自由運用時間的權利。「現金通膨風險」存股或存房勢在必行
最近追完了一部蠻有趣的韓劇《TRY:我們成為奇蹟》💪。劇中講述一群不受看好的選手,如何在教練的指導,以及前輩過往成功與失敗的綜合經驗分享中,憑藉著不懈的努力和紀律,整個團隊團結一致一步步邁向共同的遠大目標。因此所謂的「奇蹟」,或許並非僅來自於天賦,而是再加上了適當的方向,及源於日復一日的自律與累積。
曾想像過,一個頂尖運動員過往成長的日常,同時維持身心健康是需要多少的付出或是犧牲嗎?
日復一日的訓練🏋️♂️、精準控制的飲食🍎、嚴格規範的作息⏰等,在耀眼的獎牌🏅背後,是無數個不曾鬆懈的自律時刻。這些紀律等,也許不僅僅鍛鍊了他們的肌肉,更是累積了他們看不見的「內在骨質」和「心理素質」,成為他們在賽場上發光發熱的堅實基礎。
我們資質平凡的小資上班族,設定遠大的奧運舞台目標是有點不切實際,但同樣是身處一場一天二十四小時公平人生的馬拉松🏃。我們的「馬拉松賽場」,是職場與生活;我們的「肌肉」,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也像是薪資與結餘💰;而我們的「體能」,是能夠長久支撐我們的身心健康與財富,重要的一環。
我從年輕時在課業之餘熱愛籃球🏀這項運動,曾經有領悟到這份自律的重要性,每一次的投籃練習,都像是在為未來的比賽存下一個穩定的得分機會;每一次的傳球,都培養了與隊友合作的默契。不過我在工作幾年後,一段低落的工作中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到「存股」與「存房」的概念,也才了解到好像可以將運動自律的這份觀念應用於人生規劃中:也許可以將「存股」與「存房」的概念視為「金錢的體能訓練」。
這訓練方式人人可以進行,它不拘資質與資源,只需要健康與踏實生活的紀律⏰,再加上毅力與耐心。
首先,我們需要**「精準的管理計畫」**📊,如運動員會需要均衡的飲食與適度的休息等來支撐高強度訓練,我們也需要聰明的預算管理。每一筆收入,都應該被精準地分配到不同的用途,舉例:一部分用於「生活開銷」,一部分用於「自我訓練」(學習與成長),另一大部分%則必須要用於「金錢訓練」(存股或存房等投資的存錢方式)。唯有如此,才能盡量避免「通膨(現金貶值)」這個大魔王😈的打擊。
這也是主要想要分享的一個重要觀念:「現金通膨風險」,存股或存房勢在必行!。依據歷史,我們將現金存在銀行,因為通膨緩緩的侵蝕,在整體穩健成長的國家中,現金購買力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銀行也將現金庫存視為「風險」。例如:最近OO銀行將房貸主要業務從購屋型(政策限制等因素)轉為理財型(無政策限制),並提出年利率2.3%的優惠方案,接案絡繹不絕!這提醒了我們,當在台灣六都蛋黃區有資產與信用良好M型右邊絕對自律的富裕人士,已經懂得利用低利貸款擴大投資,降低現金庫存風險,同時可以持續累積資產讓M型右邊又更右邊了,哈。
因此小資族與其讓「現金無效工作」(放在銀行沒有被有效運用),必須要將其投入到能跟上通膨的資產標的(例如存股或存房),讓它除了能夠在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下創造被動收入,同時跟著通膨穩健成長,這是讓金錢變壯變強🏋️♂️聰明的做法,也是讓生活可以越來越輕活的方式!
當金錢變壯變強後,它可以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地為我們工作,這使得我們的二十四小時可以更自由地朝向輕活的目標前進。隨著時間的推進,將有機會慢慢感覺,自己的一天好像擁有了四十八小時!⏳
這一小篇文章,從運動員的自律中覺察並應用於自身「身心健康」💪與「金錢」💰的體能訓練,同時也分享了個人一點的實踐經驗。希望這一點領悟與經驗分享,能像是一個引子,幫助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每一段馬拉松。
包含先前已分享的每一小篇文章,接下希望也能安排出時間來繼續分享,在實際的投資這路條上,是如何透過「存股」與「存房」,一步步邁向輕活小股東的目標。
它源於自律,來自於對自己身體與金錢的負責,人人可複製。
它是一場長期馬拉松,需要我們像運動員一樣,持續不懈地練習、學習與恢復。
這場比賽,我們只需要將「通膨(現金貶值)」當成共同的對手,專注於自己與團隊的步調,與隊友一同穩健前行。因為最大的資產,永遠是我們自己的時間,以及身邊關心你的人與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