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淡水走尋歷史...淡水四大廟:鄞山寺、龍山寺、福佑宮、清水巖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活動時間:2024.01.20
天氣:過中午後開始下小雨(解散~)
參加隊伍:國家山岳
路線行程:紅樹林捷運站-紅樹林生態小徑-殼牌倉庫-鄞山寺-龍山寺(淡水的啦)-祖師廟-福佑宮-教堂-多田榮吉故居-吃阿給-淡江高中(門口)-真理大學-港口(下小雨先解散啦~)

淡水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就是台灣重要據點,留有很多古蹟和豐富的人文景點。是不是覺得這個淡水古蹟主題在本部落格很面熟?不要懷疑,淡水大概可以來個100集(誇飾法),這次看到國家山岳可以跟戴寶村教授走訪淡水,喔耶~專家解說,要緊緊跟在戴教授旁邊聽(下一次還有戴教授的基隆砲台團)。
對了!本篇的扛棒照片是不可以聚賭石碑喔!沒有戴教授介紹,根本不知道還有這種東西(笑~)

raw-image

交通:搭捷運至紅樹林站

捷運紅樹林站

9:00 在紅樹林站集合,今天有專家文史講解,參加的人不少
彙整人數後約9:20從捷運站後方的步道,走一段紅樹林生態小徑,再接自行車道往淡水。紅樹林-高厝坑
木棧步道旁一條條垂下來的植物就是胎生的水筆仔,像一支支筆的這個是水筆仔的胎生幼苗。

淡水氣候觀測所

9:44 接著走自行車道經過某白色建築物,以前都直接忽略,現在經介紹知道是:淡水氣候觀測所。以前船都停在挖子尾(挖台語音同彎)八里那邊
淡水氣候觀測所位於鼻仔頭水上機場上方,籌建於1937年,正式啟用於1941年,在日治時代配屬於淡水水上飛行場的航空氣象觀測所,除了用以觀察氣象外,也觀測沿岸潮汐變化,是日治時期北部重要觀測所之一,當時稱為「淡水出張所」,一直記錄著淡水地區歷年來的氣候變化,現屬氣象單位管轄。

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公告為縣定古蹟(今新北市定古蹟),原有的辦公廳舍建物因損毀嚴重而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拆除,現僅存風力塔及廳舍階梯殘蹟。

raw-image

經過路旁一處圍牆內是整片荒煙漫草,我一直以為是荒地之類,聽戴教授講,居然是"黃東茂別墅"舊址,1939年時 ,鼻頭村的一切土地及建造物,都被日方收購拆除,二、三十戶村民被強迫遷離,黃東茂的豪華公館亦難逃拆遷命運。1941年這地方興建淡水飛行場,1942年在旁邊架設觀測站(就是上面提到的氣候觀測所)。回來查資料,剛剛看到的水筆仔和他也有關係哩!
黃東茂排行第五,當時稱他為「五舍」。光緒十四年(1888)二月間渡海來台,設籍在大稻埕,日本大正二年,遷居淡水竿蓁林鼻頭村,台北、淡水兩地往來居住。他在鼻頭村(今淡水氣象聯隊所在地)靠淡水河小丘上建造了一棟豪華洋樓別墅,院子有網球場和苗地,臨河區建了汽艇庫,更利用潮汐建一座游泳池。淡水紅樹林在日據時期可能已絕滅,黃東茂為了防止在鼻仔頭上興建的豪華公館、網球場、游泳池及汽艇倉庫等遭海浪侵蝕,就從鼓浪嶼引進水筆仔,種在游泳池和汽艇庫旁,讓其繁殖以防河浪之沖擊,這就是淡水水筆仔紅樹林的濫觴,後來因土質、水流、水溫等因素,紅樹林漸漸往關渡繁殖成一大片。

raw-image

捷運淡水站

9:55 快到淡水捷運站時,看到殼牌倉庫,現在整個園區淡水博物館的一部分。門前的地板上有編年史,還有殼牌倉區當初的配置圖,都是放油品的儲存槽。

殼牌倉庫

進入殼牌倉庫區,除了多座紅磚型的屋舍(倉庫)之外,地上還有條鐵軌,因此處以前是港口,於是設鐵路運送貨品。不知道是否為當初北淡線留下來的,還是後來設置在園區區裡做為裝飾意象的一環。查維基百科看到園區內的軌道是亞細亞支線保留下來的部分軌道及月台,嘉士洋行倉庫這邊為終點站。
殼牌公司之儲油倉庫及油槽,前身便是「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內有四座大倉庫、三座小建築物、油槽遺址,當初進口油品都放在殼牌倉庫,1944年美國轟炸重點也在這,據說歷經三天三夜才被撲滅,這即是淡水人口耳相傳的「火燒臭油棧」。
淡水捷運利用以前北淡線的舊有路線。光緒27年(1901)8月25日,臺灣首條鐵路支線「北淡線」開通,自臺北站起訖,途經圓山、劍潭、士林等站,跨過基隆河,穿越關渡平原,沿著淡水河岸抵達終點站淡水,從最初以運輸縱貫鐵路建設所需資材為目的,大正5年(1916),因應民眾的休閒需求,自淡水線分歧,增設新北投線。一路營運至1988年,並在1997年繼續以捷運的形式存在。(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淡水昔日火車交通)

淡水曾經是台灣三大商港之一,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在此設通商貿易港(所以才有海關、小白宮等那些稅務單位)。清末淡水進口貨品中,最大是鴉片(居然!)因為開港通商之後,茶、樟腦的出口帶來高利潤,財富增加,鴉片消費量因而增加...,其餘進口大宗還有紡織品和臭油(煤油)。出口貨品則是以茶、樟腦等為大宗。其中烏龍茶出口值佔了1868-1894年淡水港總出口值的88%,而「福爾摩莎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更享譽全球,至今英國知名品牌唐寧茶(Twinning)仍有Formosa Oolong Tea的品項(資料來源:淡水古蹟博物館-清代滬尾關)。淡水海關也靠茶葉出口,收稅賺很大。

戴教授讓大家看腳下踩的磚頭,有TR的記號,介紹說這是日治時期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的高級磚頭,為日據時代最大的製磚公司。
1913年,當時日本人後宮信太郎以三百萬資本金在台北市成立了台灣煉瓦株式會社。TR就是「台灣煉瓦(Taiwan Renga)株式會社」的英文縮寫商標,代表著日治時期台灣最高品質的紅磚建材。「煉瓦」為日文漢字,中文即為「紅磚」之意(資料來源:TR磚傳承歷史介紹)有興趣了解台灣煉瓦的發展和燒窯技術,請看上面TR磚介紹的連結。

raw-image

鄞山寺

10:16 簡單參觀殼牌倉庫後,過大馬路沿著學府路走,來到鄞山寺,雖然我搭公車上山會經過此地,但是從來沒有想要進去看看耶~因為都沒看到其他香客啊(原來鄞山寺是淡水四大廟宇之一)
鄞山寺1823年創廟,中華移民習慣把家鄉的神明帶到新地方,例如漳州--開漳聖王,泉州--黑面祖師公。永定移民(汀州)則是定光佛,定光佛姓鄧,淡水的鄧公路也是因此命名。因此拜定光佛表示為永定客家人,淡水當地人較少來此(鄞山寺)拜拜,因為此廟屬於客家人的神明。臺灣定光佛寺只有兩間,淡水鄞山寺及彰化車站附近。。

鄞山寺建於道光二年(1822),至今超過200年歷史,是福建汀洲的客家人移民到臺灣來時,將故鄉守護神分香來台建立的廟宇,1985年指定為國定古蹟。鄞山寺的建築格局為「二殿二廊二護室」,前有水池,不同於漳州、泉州的廟宇。本來在古蹟廟宇中第一優先都習慣看匾額,看看是誰送的匾額,有多古老,像這個霸氣的"坐鎮海門"為同治五年明經科進士立的。

寺內的方柱、八角柱,正殿兩側精美的蟠龍雕塑,前殿門口的璧上龍虎雕塑,鰲魚、雀替、廊柱上華美的彩繪等,對這些廟宇結構和裝飾有興趣的,值得慢慢欣賞。
鄞山寺前面廣場旁,還有個有趣的石碑,若不是戴教授介紹,根本不會注意到。光緒十九年立的,不可以聚眾賭博的石碑,第一次看到直接立碑說不可以賭博打架等(這表示那時很常揪人打架賭博是吧!說不定還有客家人和漳州泉州等械鬥大亂鬥之類)。

鄞山寺來個合照

raw-image

剛剛提到的淡水四大廟:淡水鄞山寺、淡水龍山寺、淡水福佑宮、淡水清水巖

淡水龍山寺

10:48 從鄞山寺穿學府路,走在曲折的小巷弄,繞來繞去我都迷糊了,後來過大馬路進入熱鬧的菜市場(我還順便買了一顆小農下山賣的高麗菜),龍山寺就藏身在繁忙的淡水菜市場中,我之前逛淡水都會避開菜市場(人太多了),所以也沒來過龍山寺。
剛剛提到移民會帶著家鄉的神明來新地方建廟祈求保佑,福建移民的同安人--保生大帝。泉州、晉江、會安、南安的移民--拜觀音。淡水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是淡水地區泉州三邑移民的信仰中心,草創於乾隆年間,現存廟宇為咸豐三年(1853)動工,咸豐八年竣工。淡水龍山寺與臺灣其他四座龍山寺(艋舺、鹿港、臺南、鳳山)皆是分靈自福建晉安的安海龍山寺。
門口兩旁多是市場攤販,如果要仔細看門面的雕飾和結構,可能要等下午菜市場收攤後?
看介紹龍山寺正面是以觀音石為建材,裡面保存的一些石碑、匾額也頗有可觀之處。一進門的"慈航廣濟"(光緒五年)是淡水海關史上重要之古文物。嗯~沒注意看劉銘傳奏請光緒賜匾,光緒十二年清廷御賜的「慈航普渡」,還有一面也是和海關稅務有關的"南海朝宗",沒關係,總是要再來龍山寺的,到時再慢慢找慢慢看。

這些廟裡的柱子,上層保留木頭的材質,下面則以石柱鞏固,從門口到正殿左右兩側主要的廟柱,都是"龍"和"山"為首字的對聯耶。

其中還有咸豐戊午年(1858),龍山寺建立石碑和黃龍安三兄弟捐建石造龍柱(在後殿)。

清水祖師廟

10:58 龍山寺出來往海邊方向走一下,走上階梯就來到清水祖師廟,而清水街名稱的由來也是源於清水祖師廟,祖師廟前面有寬敞的庭院,這是淡水鼎鼎有名的廟宇,每年遶境活動是淡水的盛事。安溪來的移民,奉祀的是奉祀閩南安溪高僧-清水祖師。

raw-image

淡水的清水巖祖師廟,分靈自艋舺清水巖,奉祀的神像是蓬萊老祖,有落鼻示警(重要事件鼻子會掉下來)的傳奇事蹟,因此有落鼻祖師的尊稱。清同治六年(1867),此尊「蓬萊老祖」神像在一次現今石門區出巡時,顯靈落鼻示警,村民驚相走報,人人離家圍觀,突然發生地震而全村屋毀,但由於村民盡出村中無人,竟無人傷亡。據說1884年的清法戰爭滬尾戰役,法國要打過來時,鼻子有掉下來,淡水居民曾迎出清水祖師助戰,最後清軍擊退法軍,因此光緒皇帝特別御賜「功資拯濟」匾額(現掛於艋舺祖師廟正殿),頌讚祖師顯靈助陣建功。當初因淡水無祖師廟,等到淡水淡水祖師廟建成,正殿掛有「功資拯濟」匾額之複製品。
此次參觀清水祖師廟時,900多年歷史的老祖神像剛好在(正中央那尊),神像的歷史由來相傳安溪清水巖在宋代得到一塊巨大的沈香木,雕製六尊清水祖師神像,後代稱為「六古佛」。咸豐年間則有一僧侶自泉州的安溪清水巖奉一尊「古佛」來臺。(就是這樣從宋代起算是900多年啦~)

raw-image

清水祖師廟內還有很多和歷史相關的(傳奇)文物,例如未爆彈做成的燭台,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淡水,祖師廟也遭受砲火砰擊,有2顆炸彈落在廟裡但沒爆開,後來清除火藥後將砲彈改為燭台,正殿兩側就可看到。
殿內有希臘風廟柱、 「功資拯濟」匾額(複製品,據說匾額本尊在艋舺祖師廟)等文物。

在門邊牆壁上留有彈孔,是當初飛機掃射留下來的。此外門內有塊隆起的岩石,是為龍珠,旁邊有解說牌說明當初廟址是擲筊後清水祖師選的,此處為龍脈,神像坐落的位置為龍首。

祖師廟的龍柱、石雕、木雕等也都是當時的名家,後來因去日化,代表日本年代的字眼被塗掉(這面牆上雕刻的"昭和"都被塗掉了)

raw-image

站在清水祖師廟前的庭院,看出去的紅屋瓦,則是正在修復中的古蹟,是「施家古厝」大三合院落,看何時修復完善才會開放參觀了。

raw-image

福佑宮

11:16 沿著熱鬧的老街走到福佑宮-媽祖廟,此處為1796年建廟,淡水當初是大港,祈求媽祖保佑需要,福佑宮也面向淡水河,以前船舶都停在外面港口河道,居民在油車口增建一座「望高樓」(燈塔),以便船隻能出入平安。福佑宮內有光緒賞賜匾額,但因福佑宮正在整建中,很多廳堂都圍起來,神像也暫時移到後方的臨時行宮供信徒參拜,因此那些有歷史的雕塑和匾額則看不到,等整建好還要再來一次看看光緒及其他清朝時的匾額,還有保存在此的望高樓碑誌

淡水禮拜堂
11:41 穿過我最喜歡的陳澄波戶外美術館,來到有美麗彩繪玻璃的教堂。淡水1860年開港通商,馬偕三件事:傳教、教育、醫療。傳教足跡至宜蘭、花蓮、基隆,甚至苗栗。教育則是培養臺灣人去傳教,因此建有牛津學堂、淡江中學等。醫療方面雖是醫生,但無醫師執照,設馬偕醫院。淡水禮拜堂是迷你版哥德式教堂,詳細介紹看前篇(淡水古蹟紀行)。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11:48 順著馬偕路往上走,過天橋來到多田榮吉故居。詳細介紹也是看前篇:淡水古蹟紀行

吃阿給囉~

11:58 時間差不多也該吃飯了,既然是淡水古蹟遊,就帶來吃阿給。我來淡水以前只吃過一次阿給,因為我搞不懂阿給是在吃什麼的,明明就是豆皮包冬粉然後淋一大堆醬啊~
阿給名稱的由來是日語「あぶらあげ」,就是油豆腐,簡化音譯剩下後面的讀音:阿給。阿給的大概是由三種食材組成,油豆腐、魚漿、冬粉。雖說被帶來這間創始老店吃阿給,但老實說醬料太多了,完全都是沾醬的重口味,吃不出什麼魚漿冬粉的感情。

吃完阿給後往上走經過小白宮,這是稅務司官邸,參觀要門票,領隊讓大家有興趣以後自行入內參觀。(小白宮參考前篇:淡水古蹟紀行

12:51 再往上走是淡江高中,馬偕很重視教育,於是1882年設立一所神學院「理學院大書堂」(Oxford CoIIege),後世以「牛津學堂」著稱,為台灣神學院和真理大學的前身。1914年,淡水中學校(Tamsui Middle School)在牛津學堂舉行開學典禮。請看校名英文(Tamsui)是台語發音喔!在淡江中學後方有馬偕及張聰明(馬偕妻)的墳墓。
淡江中學最有名的建築應該是八角樓,但不好隨意進入校園參觀,門口這個仿八角樓的警衛亭代表一下。

raw-image

旁邊則是純德幼兒園,不過仔細看正中央校舍,放大看上面還保有純德女中時"淡水女學校"的刻字。

真理大學-牛津學堂

13:11 來到真理大學,真理大學的大禮堂外型也是仿八角樓建築風格。牛津學堂是用故鄉牛津郡為名,授課內容什麼都教,天文地理、解剖(醫學)、化學等。詳細介紹也是看前篇(淡水古蹟紀行)。

13:26 經過紅毛城門口往下方馬路走來到海關碼頭時,開始下小雨,雨勢不歇,於是今日的小小走讀淡水先告一段落,戴教授說淡水反正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下次有機會繼續走讀啦~下雨就地解散囉!

前篇:我逛了淡水好多古蹟之-淡水古蹟紀行(一滴水紀念館、滬尾砲台、淡水海關碼頭園區、紅毛城、真理大學、小白宮、多田榮吉故居、得忌利士洋行、淡水天主堂、滬尾偕醫館、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淡水清水巖、殼牌倉庫)

https://vocus.cc/article/67ad8463fd89780001a080a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3會員
123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4
竹東三山是2023年底火紅的路線,因本來要連續走這三座山,有一半路線都是在踢馬路,後經竹塹山徑探勘隊多次探路與清理整徑,將這三個基石與附近步道串聯,大鄉自然步道為中心,連結七里香步道、普照宮步道、竹東森林步道、新具庄步道及員崠子山步道等,總計約13公里,爬升與下降約400m,還可眺望鵝公髻山~加里山
Thumbnail
2025/09/04
竹東三山是2023年底火紅的路線,因本來要連續走這三座山,有一半路線都是在踢馬路,後經竹塹山徑探勘隊多次探路與清理整徑,將這三個基石與附近步道串聯,大鄉自然步道為中心,連結七里香步道、普照宮步道、竹東森林步道、新具庄步道及員崠子山步道等,總計約13公里,爬升與下降約400m,還可眺望鵝公髻山~加里山
Thumbnail
2025/08/27
2023年底天氣正好,不太熱也沒下雨,就是走街串巷好時機。從鶯歌走到大溪,山友稱為鶯溪縱走,大致上沿著大漢溪自行車道路線,中途遇到什麼景點可轉去逛逛。這路線最適合的時間其實是桃園彩花節時,因附近農田休耕,種植一整片花卉地毯。走到大溪老街就是放牛吃草了,要吃吃喝喝一路買,要看古蹟建築華麗門面任君選擇。
Thumbnail
2025/08/27
2023年底天氣正好,不太熱也沒下雨,就是走街串巷好時機。從鶯歌走到大溪,山友稱為鶯溪縱走,大致上沿著大漢溪自行車道路線,中途遇到什麼景點可轉去逛逛。這路線最適合的時間其實是桃園彩花節時,因附近農田休耕,種植一整片花卉地毯。走到大溪老街就是放牛吃草了,要吃吃喝喝一路買,要看古蹟建築華麗門面任君選擇。
Thumbnail
2025/08/06
前一天雖說摸了個百岳,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跟摸魚差不多,今天要認真走點路,昨日訪中央山脈,今日闖海岸山脈!安通越嶺,GO~ 起至花蓮玉里安通溫泉區,終至臺東長濱竹湖村,安通越嶺道是第一條穿越花東海岸山脈的步道。這是阿美族與平埔族結親路,是傳教士入後山的傳教路,也是居民走私魚貨菸草的運輸路。
Thumbnail
2025/08/06
前一天雖說摸了個百岳,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跟摸魚差不多,今天要認真走點路,昨日訪中央山脈,今日闖海岸山脈!安通越嶺,GO~ 起至花蓮玉里安通溫泉區,終至臺東長濱竹湖村,安通越嶺道是第一條穿越花東海岸山脈的步道。這是阿美族與平埔族結親路,是傳教士入後山的傳教路,也是居民走私魚貨菸草的運輸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今天帶你們去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打卡地點——淡水的真理大學巫登益美術館!如果你還在煩惱炎炎夏日不知道要去哪裡玩?懶得去太遠的地方,也許淡水會是一個完美的假日去處。在這個風光明媚的小鎮上,除了眾所皆知的淡水老街和漁人碼頭之外,真理大學巫登益美術館也是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打卡景點。走 !跟著我一起去真理
Thumbnail
今天帶你們去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打卡地點——淡水的真理大學巫登益美術館!如果你還在煩惱炎炎夏日不知道要去哪裡玩?懶得去太遠的地方,也許淡水會是一個完美的假日去處。在這個風光明媚的小鎮上,除了眾所皆知的淡水老街和漁人碼頭之外,真理大學巫登益美術館也是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打卡景點。走 !跟著我一起去真理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紅毛城是台灣歷史中一個知名建築物。這裡歷經近四百年的西方列強爭奪,時至今日;這裡成為一個新北市淡水區觀光知名地點。紅毛城屹立不搖的建築物,可說是觀光客來此回憶歷史與觀看早期西方建築物。歷史學者更能從這裡找尋歷史的真相與歷史考古。 紅毛城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Thumbnail
紅毛城是台灣歷史中一個知名建築物。這裡歷經近四百年的西方列強爭奪,時至今日;這裡成為一個新北市淡水區觀光知名地點。紅毛城屹立不搖的建築物,可說是觀光客來此回憶歷史與觀看早期西方建築物。歷史學者更能從這裡找尋歷史的真相與歷史考古。 紅毛城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參拜完三重義天宮,就近前往蘆洲線三和國中站,原本這一天是要徒步前往八里、淡水,不過為了讓雙腳多休養,這段時間都採用半車半走的方式推進行程。 第一站先直奔最遠的八里,從捷運淡水站步行前往碼頭,再搭船前往八里,參拜完八里開台天后宮,再轉回淡水參拜福佑宮。 在八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參拜完三重義天宮,就近前往蘆洲線三和國中站,原本這一天是要徒步前往八里、淡水,不過為了讓雙腳多休養,這段時間都採用半車半走的方式推進行程。 第一站先直奔最遠的八里,從捷運淡水站步行前往碼頭,再搭船前往八里,參拜完八里開台天后宮,再轉回淡水參拜福佑宮。 在八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最左邊是崁頂里大龜崙福德正神廟,當時附近還很荒涼,現在附近建了許多高樓。 淡水新市鎮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北端,北臨台灣海峽,東至水源國小,西側邊界緊鄰台灣海峽。整個淡海新市鎮的規模高達1,748公頃,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新市鎮開發案。 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始於1990年代,當時行政院經建會規劃將淡海地區打
Thumbnail
最左邊是崁頂里大龜崙福德正神廟,當時附近還很荒涼,現在附近建了許多高樓。 淡水新市鎮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北端,北臨台灣海峽,東至水源國小,西側邊界緊鄰台灣海峽。整個淡海新市鎮的規模高達1,748公頃,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新市鎮開發案。 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始於1990年代,當時行政院經建會規劃將淡海地區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