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地上、現在的水下:嘉義東石壽島與雲林口湖成龍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兩邊水位的高低差非常有趣

兩邊水位的高低差非常有趣

自然風景一直是我喜歡的攝影題材,只為了證明台灣其實擁有不輸國外的風光,另一個擁有這種特質的就是人文攝影了,那是在台灣生活的人們與自然相互適應後的平衡與痕跡,例如金山的梯田、蘭嶼的地下屋,但是也有種反例,是人們與自然抗爭後敗下陣的結果:西南沿海的海上殘磚和地下屋瓦。

第一眼見到這番景象總會投射一種浪漫的想像:竟然把房屋蓋在海上,也太酷了吧!這是要學習荷蘭嗎?實則是過去40年為了產業發展,西南沿海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的結果。

這些畫面應該是悲哀與不幸的,但是站在攝影與紀錄的角度來說,卻又是那麼的真實與具有意義,提醒著我們大自然的力量與過去的錯誤。我因為環島走了西南沿海好幾次,今年過年又有機會舊地重遊,順手整理了一些可以看到水上房屋的地點(很不想稱之為景點,畢竟是種災害),我想作為一種機會教育的地方也很不錯。


嘉義東石壽島白水湖:不是湖也不是島,如今成汪洋

台南西濱一直是鹽業重鎮,七股鹽田、北門井仔腳鹽田都是赫赫有名的景點,周遭的小漁村則訴說著這裡的漁業故事,我先前寫過一篇 水運與鹽田:回味臺南北門區,如果不想去台南市區人擠人的話,推薦到西濱走走。而從台南西濱往北的路途上,就可以慢慢看到地層下陷的一些景色了。

泡在水裡的土地公廟

泡在水裡的土地公廟

來到台南與嘉義交界的東石鄉,就有一個因為鹽業沒落和海水倒灌形成的海上浮村風景:白水湖壽島。

白水湖壽島

白水湖壽島

有個有趣的形容:白水湖不是胡,壽島不是島。壽島的地形其實是一座沙崙,會隨著潮汐而有地形和面積上的變化,被稱為「移動國土」的外傘頂洲也是一例;因為沙崙上有松樹與榕樹,因而取其長壽意象稱為壽島,早期的正是地名則是松仔港。至於白水湖稱號的由來,是因為松仔港過去以鹽業為主,每當大潮或颱風來襲時,高漲的水位總會把鹽巴沖上水面而形成一片雪白景色,因此得名。

隨著時代變遷、鹽業沒落,這裡曾經改以漁業為主,但是周遭的開發導致土沙流失,使得海岸線退縮,再加上抽取地下水導致的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更為嚴重,島上的建設便逐漸荒廢。如今雖不見白水湖,但是漲潮時仍可以看見泡在水裡的鹽寮和魚寮廢墟,而海堤一旁的蹲式馬桶就是在地層下陷後未拆完的建設,現在也變成知名景點了,既好笑又矛盾。

壽島一旁的打卡點:馬桶

壽島一旁的打卡點:馬桶

因為電影《消失的情人節》在此取景,這裡又慢慢熱鬧了起來,在Google地圖上只要搜尋「白水湖壽島」就可以抵達,不過如果想往下走到廢棄工寮,要先查好潮汐預報才行,在乾潮的前後2小時會比較安全。


雲林口湖成龍村:地下房屋與水上電線桿交錯的濕地

往北來到雲林口湖,將可以看到另一個因為颱風加上超抽地下水形成的特別景色:插在水裡的一排電線桿。

湖口湖濕地(成龍濕地)的電線桿

湖口湖濕地(成龍濕地)的電線桿

這一排電線桿位於雲林縣口湖鄉文光國小湖口分校旁,其實這是中央廣播電台口湖分台的天線,原本座落在陸地,一夜大雨加上越來越低窪的地勢,從此以後電線桿就只能泡在水裡,就連維修都要滑著竹筏才能抵達。

雲林因為沒有大型蓄水設施,天然降雨也少,因此當地的農業、漁業、工業長期仰賴抽取地下水,所以每逢大水必淹,久而久之魚塭、農地都無法再繼續使用,住民生計受到影響,即便已經禁止抽取地下水,但造成的傷害一時半刻間也難以挽回了。

泡在水裡的電線桿與房屋,甚至是土地公廟及墳墓,都是人們曾經活動過的證明,甚至現在走在路上,都能看到地下半層樓的房屋:大門要彎腰才能進出、窗戶邊緣緊臨馬路。這是為什麼?移時市政府為了應對不斷下陷的狀況,只好年年墊高馬路,這才出現房子建在地面以下的錯覺。

雲林沿海有許多地下房屋

雲林沿海有許多地下房屋

不過現在的口湖已經逐漸轉型,既然農地魚塭都無法再用,那現在意外形成的口湖濕地(成龍)可以有什麼價值?因為長年以來沒有太多人為活動,濕地的生態資源相當豐富,成了野鳥及潮間帶生物絕佳棲息地,再加上為了服鎮當地認同而邀請國際藝術家前來與當地人一起進行藝術共創,都是試圖翻身的努力。


台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之王易主?

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是個講了許久的議題,其實在努力整治下,如今下陷程度已經有所改善。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資料,2022年台灣地層下陷檢測顯示,嘉義地區目前顯著下陷面積0平方公里,歷年最大累積下陷量1.63公尺;雲林地區目前顯著下陷面積239.5平方公里,歷年最大累積下陷量2.72公尺。

可以看出來嘉義已經趨緩,但是雲林還是持續有下陷危機,2023年的下陷面積又擴大到247.7平方公里,再去深究這份資料,會發現原本最嚴重的沿海地區已經不再是需要重點防守的區域了,反而是內陸的大埤鄉、虎尾、土庫、元長及北港較為嚴重,這些地區以務農為主卻又是非灌溉區,因此還是只能抽取地下水,而這些地區又是高鐵沿線經過的地區,所以高鐵也有著潛在的營運危機。

想想其實也挺有趣的,作為需要靠地下水支撐、服務各地的台灣農倉,卻要自行吸收地層下陷的後果。

台灣雖然多雨,但是分佈極不平均,北多南少、夏豐冬枯,如何有效率運用水資源真的是一大難題,雲林縣政府就表示為改善地層下陷狀況,將增設調蓄池及臨時性滯水設施。當然,雖然也有適應改變的口湖濕地的案例,不過在大自然的力量下,人類還是終究還是還那些本就不屬於我們的土地回去。

在旅人的聖影鏡頭下,這些滄桑殘破的地景有種浪漫而悲哀的淒美,好拍也好玩,但是打卡之餘還是要想一下,這些特殊的風景到底從何而來。攝影不該只是跟風,還要了解背後的人文歷史與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茶壺風暴-avatar-img
2024/03/11
看著這些照片真的是好感慨....
曾令懷/懷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1
茶壺風暴 是啊,是台灣一道特色風景,背後的代價卻何其沈重
avatar-img
懷仔的沙龍
137會員
155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懷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台北最高峰七星山也不過1,120公尺,大屯山的話則是1,092公尺,能看雲海的日子真的不多。 但這並不減大屯山的魅力。夏季的星空夜景、秋季的夕陽芒草、冬春之交的雲海交響夜,是我過去頻頻上山的理由,從東邊的七星山一直到西邊的關渡、八里、淡水,站在大屯山巔,整個大台北一覽無遺。
Thumbnail
2025/02/27
台北最高峰七星山也不過1,120公尺,大屯山的話則是1,092公尺,能看雲海的日子真的不多。 但這並不減大屯山的魅力。夏季的星空夜景、秋季的夕陽芒草、冬春之交的雲海交響夜,是我過去頻頻上山的理由,從東邊的七星山一直到西邊的關渡、八里、淡水,站在大屯山巔,整個大台北一覽無遺。
Thumbnail
2025/02/15
夜弄土地公的習俗已經有超過百年歷史,而社子島這座台北市常淹水的「遺落國度」因為50年限建的緣故,保留了相對傳統的儀式與習俗文化,象徵年節結束的元宵節炸土地公,除了「來年越炸越旺」的意象外,也有叫醒土地公繼續保護社子島土地的意思。鞭炮引爆當下,漫天塵煙、震耳欲聾,也炸亮了平常靜謐的社子島天際線。
Thumbnail
2025/02/15
夜弄土地公的習俗已經有超過百年歷史,而社子島這座台北市常淹水的「遺落國度」因為50年限建的緣故,保留了相對傳統的儀式與習俗文化,象徵年節結束的元宵節炸土地公,除了「來年越炸越旺」的意象外,也有叫醒土地公繼續保護社子島土地的意思。鞭炮引爆當下,漫天塵煙、震耳欲聾,也炸亮了平常靜謐的社子島天際線。
Thumbnail
2025/02/09
大年初一,太平山上厚厚的積雪仍然殘存,從台平山莊的蹦蹦車、山腰的見晴懷古到山腳下的鳩之澤溫泉,跟著過去的太平山林業從高海拔一路玩到平地。
Thumbnail
2025/02/09
大年初一,太平山上厚厚的積雪仍然殘存,從台平山莊的蹦蹦車、山腰的見晴懷古到山腳下的鳩之澤溫泉,跟著過去的太平山林業從高海拔一路玩到平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佛堂小鎮 義烏附近的佛堂小鎮位於中國浙江省,是一個保存了許多古代建築的小村落。這裡的街道和巷弄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彷彿穿越回到了民國初年甚至清朝時代。小鎮上有簡單的平房小店,也有二層樓的木造建築,展示著當時的建築風格。一些建築甚至經過改造,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但依然保留了傳統的風貌。
Thumbnail
佛堂小鎮 義烏附近的佛堂小鎮位於中國浙江省,是一個保存了許多古代建築的小村落。這裡的街道和巷弄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彷彿穿越回到了民國初年甚至清朝時代。小鎮上有簡單的平房小店,也有二層樓的木造建築,展示著當時的建築風格。一些建築甚至經過改造,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但依然保留了傳統的風貌。
Thumbnail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看到舊人哭。多年前石門水庫建造完成,解決了桃園以及新竹湖口一帶看天田的困境,但失去家園的移民們,也很值得我們關心。
Thumbnail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看到舊人哭。多年前石門水庫建造完成,解決了桃園以及新竹湖口一帶看天田的困境,但失去家園的移民們,也很值得我們關心。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