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008 街仔海祐-八里開台天后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參拜完三重義天宮,就近前往蘆洲線三和國中站,原本這一天是要徒步前往八里、淡水,不過為了讓雙腳多休養,這段時間都採用半車半走的方式推進行程。

第一站先直奔最遠的八里,從捷運淡水站步行前往碼頭,再搭船前往八里,參拜完八里開台天后宮,再轉回淡水參拜福佑宮。


在八里下船之後,步行一小段距離,就抵達八里開台天后宮~



八里開臺天后宮

建立時間:1760年(大清乾隆二十五年)

地址: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二段191號

源頭:湄洲

官方facebook粉絲團


奉祀神明

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左邊龕觀音佛祖,右邊龕註生娘娘

左偏殿:福德正神

右偏殿:文武財神

右廂後開山廳:開山祖師


一殿一爐,加上天公爐共有五個爐,參拜順序為:

天公爐、媽祖爐、土地公爐、財神爐、開山祖爐

其中天公爐與媽祖爐各三炷香,因此共點九炷香

參拜指引

參拜指引


關於「開臺」一說

一般對於「開臺」這樣的詞句,通常會想到的就是這是台灣第一間媽祖廟,不過,綜觀全台,早於八里開臺天后宮建立的媽祖廟實際上所在多有,遠的不說,松山慈祐宮的建立時間就比八里開臺天后宮來的早。

根據開墾相關的史料,1709年(大清康熙四十八年),泉州移民合股開墾大加蚋地區,設立陳賴章墾號,其中範圍就包含大里岔(就是現在的八里),以此為開端,臺灣地區的開墾就由原本以南方為中心,漸漸有大量移民進入北方。

而到了1718年(大清康熙五十七年),清朝政府設置淡水盈餘八里岔駐防,使當地在康熙末年間,成為大甲以北的軍事重鎮,且因當地是進入臺北盆地的重要門戶,因此八里岔逐漸開始繁榮。

後來到了雍正末及乾隆初年,八里岔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除了移民大量湧入之外,官方的治理層級也漸漸提高,由於當時的八里岔是重要的北台灣海運門戶,海運的通暢與安全就漸被重視,想來八里開臺天后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建立的,也因為以整個台北為腹地的泉州移民是以八里為入口,自成一移民文化族群,因此「開臺」二字或許是表明八里岔是北臺灣開墾的入口吧!

宮門上方名稱

宮門上方名稱


對場造

對場造(對場作)也就是一般民間所稱的拚場,就是在中式建築的過程中,左右兩邊(或是其他部分)由兩位不同的師傅或是團隊分別建造,由於建築風格迥異,加上競爭性的拚場性質,因此往往會造就精采的作品。

1927年(日本昭和二年)八里開臺天后宮重建,即邀請石雕名匠張火廣辛阿救拼對場,雖然後續的兩次重修改變了當時的面貌,但現今仍留存石堵、龍柱等精彩作品,值得一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孫老師的足跡
3會員
19內容數
孫老師的足跡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2023-12-1 臺北市 參拜完台北天后宮,感覺雙腳的狀況還可以,就慢慢的從西門町走到大稻埕,以往偶爾也會去大稻埕迪化街走走,印象中也是有很多宮廟,卻沒有印象有一間規模較大的媽祖廟,快走到慈聖宮的時候,先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排廟口小吃!真是滿滿幸福感啊! 大稻埕慈聖宮 建立時間:186
Thumbnail
2025/02/11
2023-12-1 臺北市 參拜完台北天后宮,感覺雙腳的狀況還可以,就慢慢的從西門町走到大稻埕,以往偶爾也會去大稻埕迪化街走走,印象中也是有很多宮廟,卻沒有印象有一間規模較大的媽祖廟,快走到慈聖宮的時候,先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排廟口小吃!真是滿滿幸福感啊! 大稻埕慈聖宮 建立時間:186
Thumbnail
2025/02/04
2023-12-1 臺北市 邊注意雙腳的狀態,邊從啟天宮慢慢走向台北天后宮;看著導航,邊思考,「怎麼從來沒有印象那裏有間媽祖廟,不就是一條商店街嗎?」 到了目的地之後才發現小時候其實是有印象的,或許是因為外觀跟一般宮廟實在很不一樣,所以才沒被確實記錄在腦海中。 除了外觀的驚喜,參拜過程亦有驚喜
Thumbnail
2025/02/04
2023-12-1 臺北市 邊注意雙腳的狀態,邊從啟天宮慢慢走向台北天后宮;看著導航,邊思考,「怎麼從來沒有印象那裏有間媽祖廟,不就是一條商店街嗎?」 到了目的地之後才發現小時候其實是有印象的,或許是因為外觀跟一般宮廟實在很不一樣,所以才沒被確實記錄在腦海中。 除了外觀的驚喜,參拜過程亦有驚喜
Thumbnail
2024/07/26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2024/07/26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3-12-01 臺北市 在新莊待了兩個晚上,今天該向下一個住宿點前進啦!畢竟在雙北境內,交通方便,所以打算先行把重裝行李送到松山的宿點,接著一樣是半車半走的方式進行這天的行程。 但在出發之前,新莊慈祐宮可還沒參訪哪!因此先將行李寄放在櫃檯,前往新莊慈祐宮。 不過由於當日,拜殿的部分正
Thumbnail
2023-12-01 臺北市 在新莊待了兩個晚上,今天該向下一個住宿點前進啦!畢竟在雙北境內,交通方便,所以打算先行把重裝行李送到松山的宿點,接著一樣是半車半走的方式進行這天的行程。 但在出發之前,新莊慈祐宮可還沒參訪哪!因此先將行李寄放在櫃檯,前往新莊慈祐宮。 不過由於當日,拜殿的部分正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延著淡水線到關渡站,步行前往北投關渡宮,關渡宮與關渡捷運站其實有一段距離,蹣跚的步行二十多分鐘,關渡宮映入眼簾! 北投關渡宮 建立時間:1712年(大清康熙五十一年)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源頭:未知 北投關渡宮官方網站 奉祀神明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延著淡水線到關渡站,步行前往北投關渡宮,關渡宮與關渡捷運站其實有一段距離,蹣跚的步行二十多分鐘,關渡宮映入眼簾! 北投關渡宮 建立時間:1712年(大清康熙五十一年)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源頭:未知 北投關渡宮官方網站 奉祀神明
Thumbnail
◎三重區◎ 國曆05/26日農曆04/19日(日)三重文聖宮武安尊王南巡進香回駕遶境 宮址:新北市三重區昌隆街67號 ◇進香行程表◇ ☆回駕遶境路線☆ 約下午3點半 環河南路220號下馬→【南天宮】→右轉新興路→直行集美街126巷【大甲媽聯誼會聖鳳宮】→左轉集美街→右轉新興路→右
Thumbnail
◎三重區◎ 國曆05/26日農曆04/19日(日)三重文聖宮武安尊王南巡進香回駕遶境 宮址:新北市三重區昌隆街67號 ◇進香行程表◇ ☆回駕遶境路線☆ 約下午3點半 環河南路220號下馬→【南天宮】→右轉新興路→直行集美街126巷【大甲媽聯誼會聖鳳宮】→左轉集美街→右轉新興路→右
Thumbnail
更 新 時 間 國 5 / 2 4 0:00 ◎基隆地區◎ 國曆05/25日農曆04/18日(六)基隆-獅球嶺恭迎關渡二媽遶境{年例} 國曆05/25日農曆04/18日(六)基隆天顯宮伍顯大帝東北海巡香宜蘭地區回駕 宮址:基隆市中正區和平街118號 ◇巡香行程表◇ ◎三峽區、土城區、板
Thumbnail
更 新 時 間 國 5 / 2 4 0:00 ◎基隆地區◎ 國曆05/25日農曆04/18日(六)基隆-獅球嶺恭迎關渡二媽遶境{年例} 國曆05/25日農曆04/18日(六)基隆天顯宮伍顯大帝東北海巡香宜蘭地區回駕 宮址:基隆市中正區和平街118號 ◇巡香行程表◇ ◎三峽區、土城區、板
Thumbnail
愛媛遍路行程日誌:第五十二番太山寺至第六十四番前神寺
Thumbnail
愛媛遍路行程日誌:第五十二番太山寺至第六十四番前神寺
Thumbnail
愛媛遍路行程日誌:第四十一番龍光寺至第五十一番石手寺
Thumbnail
愛媛遍路行程日誌:第四十一番龍光寺至第五十一番石手寺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從八里再坐渡輪回到淡水,進入老街,赫然發現淡水福佑宮正在進行整修,不過不像三峽興隆宮是原地重建,因此,兩廂的神明依然在原處,而媽祖則移至後殿供奉。 淡水福佑宮 建立時間:1782年(大清乾隆四十七年)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 源頭:湄洲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從八里再坐渡輪回到淡水,進入老街,赫然發現淡水福佑宮正在進行整修,不過不像三峽興隆宮是原地重建,因此,兩廂的神明依然在原處,而媽祖則移至後殿供奉。 淡水福佑宮 建立時間:1782年(大清乾隆四十七年)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 源頭:湄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