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嘉義走一趟文化深度之旅嗎?民雄保生大帝廟與嘉義市西門振安宮是當地信仰的重要中心,不僅見證了地方發展的歷史,也融合醫神保生大帝的濟世精神。本文帶你了解兩座廟宇的歷史沿革、祭祀主神、參拜流程,並整理交通方式、必吃在地美食與周邊景點,讓你輕鬆安排一日參拜+美食+文化之旅,深度體驗嘉義的宗教與人文魅力。
一、民雄保生大帝廟

民雄保生大帝廟(圖片截圖於網路)
- 創建年代:初建於清乾隆19年(1754年),由蕭作揖、林玉麟、陳啟輝、洪榮光、周文成、周俊盛等六戶出資興建。
- 重修歷程:
- 光緒元年(1875年)進行重修 。
- 光緒32年(1906年地震倒塌),於民國元年(1911年)重建 。
- 最終現貌為民國66年(1977年)重建完成 。
- 廟址象徵:位於舊民雄「西門」地帶,即中樂路、西安路、安和路和民族路交會處,是早期村落中心之一 。
#主祭與配祀神明
- 主祀神明:保生大帝(即北宋醫師吳夲)。稱號包括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被奉為醫藥神。
- 配祀神尊如中壇元帥、土地公、太陽星君、月慧娘娘等 。
- 廟內展現保生大帝醫神身分的對聯與匾額如「濟世安民」彰顯其醫療濟世的神格 。
#建築風格與特色
- 建築融合傳統閩南廟宇風格,三川殿形式,雕刻與剪粘精緻,還可見八卦藻井、龍虎石雕等工藝美學 。
- 正殿或三川殿常見對聯、匾額與彩繪,強調醫術與庇護地方意涵 。
#參拜流程與祭祀活動
參拜流程與一般台灣廟宇無異:先入香爐敬香、參拜主神、祝禱,燒金紙與求簽等儀式常見。具體流程如需深入了解,可至廟方諮詢或參觀時詢問廟方人員。
#交通方式
- 自行前往:位於民雄鄉民族路54號,可由台1線或台鐵民雄車站轉乘短途交通工具抵達。民雄車站(1903年啟用)交通便捷,周邊設施完整 。
- 公共交通:嘉義市公車紅線(忠孝新民幹線)延駛至民雄工業區方向,可抵達鄰近區域 。
#周邊小吃推薦
- 慶源芋圓/黑糖粉粿:廟旁斜對面,特色芋圓與黑糖粉粿,口感Q彈、風味在地推薦 。
- 椪皮麵:使用炸豬皮製麵條,口感脆Q,湯乾兩相宜 。
- 羅記民雄肉包:24小時營業,古早氣派裝潢,包子多樣(肉包、蛋黃、芋泥等) 。
- 更多推薦:鵝肉街、火雞肉飯、牛肉麵、芋圓甜品、碳烤雞排等都很值得一試 。
#周邊景點推薦
- 景點:旺萊山鳳梨園、金桔觀光工廠、三隻小豬農場、絨毛玩具館、菁埔彩繪村、星巴克特色門市、鬼屋咖啡等 。
- 文化資源:附近有大士爺廟(三級古蹟)、騎虎王廟、聖媽廟、觀音廟等具豐富歷史文化的廟宇 。
二、嘉義市西門振安宮

嘉義西門震安宮(圖片截圖於網路)
#歷史沿革與背景
西門振安宮主祀保生大帝。傳說由一位蔡姓商人自福建同安白礁慈濟宮恭請分靈至嘉邑下菜園,因靈驗護疫,成為地方信仰中心。光緒年間曾建廟;後日治時遷至西門町公廳,戰後經合祀、整合等複雜變遷發展 。
#主祭神明與配祀
- 主祀:保生大帝。
- 配祀:土地公、註生娘娘、中壇元帥、虎爺公、文昌帝君、五路財神、魁星夫子、月老、關聖帝君、三官大帝、玄天上帝等,祀尊豐富多元 。
#建築風格與特色
雖缺詳盡照片,但作為市區多年歷史宗教場所,其整體風格應結合傳統與市區特色,應具特色風格與香火鼎盛現象。
#祭祀與信仰特色
信徒普遍認為振安宮靈驗顯赫,其中疫病與平安保佑廣為流傳。此外,宗教信仰融合多尊神明,涵蓋醫療、財富、文昌、婚姻等多方面需求,是市區重要的信仰中心 。
小結建議行程規劃提示:
- 上午/中午:從嘉義市搭公車或火車至民雄,參拜保生大帝廟。
- 午餐與小吃:享用椪皮麵、肉包、芋圓等地道小吃。
- 下午:造訪周邊景點,如鳳梨園、鬼屋咖啡、彩繪村等。
- 傍晚回程:若時間充裕,可順道至嘉義市區拜訪西門振安宮,並繼續探索嘉義市其他文化古蹟。
作者|悠遊時光
走訪嘉義,不只是品嚐火雞肉飯,還能感受濃厚的人情味與信仰文化。民雄保生大帝廟與西門振安宮都承載著百年歷史,每一次參拜、每一道香煙,都是地方居民心靈的寄託。希望這篇文章能帶你規劃一場輕鬆的一日文化之旅,親身體驗嘉義的信仰底蘊與美食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