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登上A股股王的中國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寒武紀(Cambricon),近日股價持續下跌,9月4日收盤重挫14.5%,失去股王地位,且從創下高點後已回跌24.3%,跌入空頭市場,主要因為上海交易所調整科創50指數(STAR50)權重,以及阿里雲否認採購寒武紀15萬片繪圖處理器(GPU)。(See:2025/09/04,自由時報,中國AI股泡沫破裂 寒武紀股價回跌24%、市值蒸發6943億)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在俄羅斯、北韓等26國國家領導人的陪同下舉行閱兵儀式,向世界展示強國形象,同時也是對美國和歐洲發出不要挑戰中國的警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出席,更進一步強化反西方的意味。(See:2025/09/03,中央社,美媒:中國閱兵意在炫耀軍力 同時對美發出警告)
中國在天安門舉行的解放軍閱兵儀式,規模與10年前相比明顯縮水,與歷屆閱兵展現「舉國一致」的高昂氣勢,形成強烈對比。日本明治大學講師近藤大介撰文剖析,認為因為經濟下滑,中國國內輿論普遍質疑閱兵花費的合理性,更有中國媒體從業者表態:「在如此嚴重的不景氣下,還花大錢辦閱兵,大家都覺得不妥」。
我國安單位官員情資掌握,中國光是在這一場閱兵活動上,就耗資至少360億元人民幣,合計新台幣破千億元(約台幣1543億元)。這不單單顯示中國的國防發展早就超過自身的國土安全需求,也超越僅僅為了宰制第一島鏈的需要,現在的北京當局正把目光放眼全球威懾力,包括對美、對歐陸更大更精準的打擊能力。
(See:2025/09/04,TVBS新聞,中國經濟惡化、習近平威嚴不再 日本學者:93閱兵剩鴿子沒縮水、三立新聞,中國經濟慘!習近平狠砸1543億元辦閱兵 國安官員:秀宰制第一島鏈能力)
張又俠上升為正國級? 閱兵座次大變洩驚人信號! 閱兵總指揮「降級」 習被公開羞辱 美公海重擊中共販毒鏈!(See:2025/09/04,希望之聲,張又俠突升正國級?竟公開羞辱習 美公海重擊中共毒鏈)
儘管中共持續加大對台軍事施壓力道,且美國也示警中國將在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不過,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本月3日發布報告表示,雖然「統一」仍是中共長期對台海的主張,未來亦是如此,但是受限多種現實狀況,使得中共武統台灣屬「極度不可能」。因此報告建議,美國應適度降溫對台海危機的過度渲染,並減少以「中國武統台灣」為前提的防務資源投入。包括武統台灣失敗恐讓中共統治正當性喪失,進而動搖政權穩定性;除此之外,一胎化、糧食自給率不足、及以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都讓北京發動對台戰爭都將面臨極大挑戰,一旦失敗恐將萬劫不復。雖然就現實層面評估,中共直接入侵台灣可能性極低,不過報告書也指出,北京更可能採取「脅迫外交」(coercive diplomacy)方式,例如海上封鎖、網路攻擊等。其主要目的是透過這些手段迫使台北做出政治讓步。(See:2025/09/04,Newtalk新聞,武統只能喊不能做? 美智庫:這些「因素」讓中國極不可能攻台)
中國 3 日舉行九三閱兵,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專家哈特(Brian Hart)分析指出, 中國展示的無人潛艇令人印象深刻,可能被用於中國海上封鎖台灣的作戰計畫之中;有專家也點出,中國閱兵中未展示中短程導彈,出現的可搭載核武的導彈,其射程都足以攻擊美國本土。哈特說,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的海陸空無人機,尤其中國首次公開展示無人潛艇,具備秘密部署水雷的功能;共軍有可能在海上封鎖台灣時,利用無人潛艇來封鎖台灣港口。(See:2025/09/04,聯合報,中國九三閱兵出現無人潛艇 華府智庫:可用於封鎖台灣)
美國智庫指出,中國已在台灣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強行設置鑽井平台,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僅約30英里(48公里)。專家示警,越南過去因持續抗議才成功阻止北京推進,倘若台灣選擇沉默,恐使中國「蠶食」主權成為常態。(See:2025/09/03,中央社,美智庫:中國在台專屬經濟區鑽探 逼近東沙限制水域)
從「國際關係理論」角度來看這次中國九三閱兵,傳遞諸多訊號:
1.依「戰爭轉移注意力理論(Diversionary Theory of War)」,由於中國內部衝突不斷,對內,自需移轉注意力。而依「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 Theory)」,習誤以為「東升西降,」過度自信,對外,自然挑戰美國等霸權。
2.依「嚇阻理論(Deterrence Theory)」,中國刻意亮出射程可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展示遠程核武,乃為嚇阻美國。
3.依「封鎖戰略(Blockade Strategy)」,中國展示的無人潛艇,即在顯示其不需一開始就全面攻台,只要「癱瘓台灣經濟」並延緩美國介入,就能迫使台灣在談判桌上讓步。
這次的中國九三閱兵,最具警示意涵的,並非洲際導彈的戰略嚇阻,而是首次公開展示的無人潛艇。此舉凸顯中國正在思考如何透過「封鎖戰略」達成不戰而屈人的效果。
此等「封鎖戰略」的核心邏輯乃:不需全面攻台或大規模登陸。只要癱瘓台灣港口與海上交通,切斷能源、糧食、物資補給,即可逐步削弱台灣的經濟與社會韌性。同時延緩美國及盟邦介入,使台灣在談判桌上陷入被動。
這是一種「低成本、高風險轉嫁」的戰術運用,特別是:無人潛艇布雷與持續監控能力,能在戰爭升級之前就造成極大壓力。
誠如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所言:「封鎖比炮火更能擊垮一個國家。」
中國已經正在破壞台灣的國際海纜,其實,正是此等「封鎖戰略」的施行開端。根據此等「封鎖戰略」,中國攻台的戰術,不需全面攻台或大規模登陸。只要癱瘓台灣港口與海上交通,包含能源、物資及資訊傳遞。再加上中共同路人與木馬屠城的運用,台灣堪稱已經危在旦夕。唯有覺醒警惕、積極備戰,才能掌握自己未來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