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分鐘》是台灣首部以高鐵為題材的災難驚悚片,故事以一樁發生在台北鬧區的炸彈攻擊案拉開序幕。三年後,曾參與爆炸案的拆彈專家宋康任(林柏宏 飾)與刑警妻子黃欣(宋芸樺 飾)搭上從台北到高雄僅需96分鐘的高鐵直達車,卻在中途接到前長官李傑(李李仁 飾)的電話,請他協助找到藏在列車上的炸彈...
《96分鐘》由林柏宏、宋芸樺、李李仁、王柏傑等人主演,歷時9年製作、斥資1.6億,更引進好萊塢的特效預演拍攝技術,在動作、CG特效、爆破場面等畫面都展現出了其野心與細膩程度,讓大家看到國片也能拍出浩大場面。
96分鐘:推薦看點
1. 全員演技在線,探討人性背後的抉擇
大螢幕很容易放大演員的缺點,但《96分鐘》全員演技在線,完全不會有尷尬點。林柏宏飾演的拆彈專家不僅要直面內心的秘密,還有不少動作戲和特寫,著實不太好演。但林柏宏將情緒掌握得恰到好處,雖然飽滿卻不會過於煽情,而且氣場完全沒有被李李仁吃掉。李李仁的演技更是不用說,將人性掙扎的黑暗面詮釋的恰到好處。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王柏傑...已經快要變成渣男專業戶了嗎(喂)在劇中雖然和宋芸樺一樣戲份不多,但卻是推進故事前進的關鍵,演出很有記憶點;反而是女主角宋芸樺因劇本緣故沒有太多可以表現,稍顯可惜;姚以緹、蔡凡熙、李銘忠、呂雪鳳、巫建和等人也各有亮點,即便只是個平凡人,在面對災難與危機時刻,都考驗著人性背後的抉擇。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2. 推理結合動作驚悚片,不是只是單純爽片!
老實說對於《96分鐘》沒抱太多期待,就是抱著一個支持國片+看爽片的心態去看的😂但看著電影一步步推進、抽絲剝繭地解開當年震驚全台的雙炸彈案時,還是有起雞皮疙瘩的。比較可惜的是犯人比較像是自爆讓觀眾知道是誰,若是推理成分再多一些,感受上會更為深刻。如果二刷以全知視角的觀點再重看一次,應該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3. 劇情節奏緊湊、反轉再反轉
故事圍繞著當年的雙炸彈案,一開始觀眾只知道爆炸卻不知道拆彈的過程,一直是到在高鐵上的96分鐘才藉著不同人的視角,一再的揭開當年的謎團,反轉再反轉的過程相當精彩。劇情前半段相當緊湊,看得非常過癮,後半段因加入動作戲與情感鋪陳,節奏顯得有點冗長,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以下爆雷!會直接揭露犯人是誰,建議觀影後再往下看!***
96分鐘:不專業影評
《96分鐘》獲得許多觀眾的好評,雖然仍有許多可以改進和更好的地方,但整體來說瑕不掩瑜,個人覺得在缺乏資金&資源的情況下,國片能拍出這樣的程度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劇情整體來說圍繞著當年的雙炸彈案進行,以一場追思會來讓當年的受害者與其家屬團聚。犯人透過威脅的方式來逼迫宋康任道出當年雙炸彈案背後的真相。一棟已經疏散完民眾的大樓 v.s. 一棟滿是人潮的百貨公司,選擇前者便會讓自己、上司與心愛之人死亡,選擇後者會讓多人犧牲,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編劇透過殘酷的二選一來揭開人性背後的醜陋與抉擇,犯人犯案的動機是認為警察沒有資格決定誰應該被救、誰不應該被救,既是報復也是痛訴;但站在警察的角度,如何讓生還者更多、誰更有被救活的可能,才是決定當下要考量的要素。兩者角色的不同,似乎更註定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我自己看完並不覺得李傑是反派,也不覺得他自私,以結果論來說我們知道後面發生什麼事,自然可以批判他所做的決定;但在三年前雙炸彈案的當下,他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能夠考量,更無從得知炸彈客說的究竟可不可以相信,拆除眼前的炸彈是當下警察唯一能夠做的事。(但後面讓無辜的犧牲者揹鍋變成犯人、隱瞞真相...就不予置評了哈哈)

圖片來源:96分鐘 粉絲專頁
電影中有不少設定蠻突破的,像是炸彈的秒數受到兩班高鐵的時速&距離影響,身為物理補教名師的劉楷瘋狂在算公式推敲(好笑到有點出戲,但我是稱讚意味);兩班高鐵上都裝有炸彈,還原當年的雙炸彈案,而媽媽觸發的炸彈最後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夜店章成為找到兇手的關鍵(夜店章頗有新意!),這些都是《96分鐘》的亮點。
雖然看電影的時候冷不防有種看柯南劇場版的既視感,不管是拆炸彈(引爆摩天樓)、高鐵上打架(緋色的彈丸)都有種...熟悉的感覺XD 跳高鐵則是莫名讓我想到《痞子英雄》,乘客逃離車廂、爭相跳車也有種《失速列車》既視感。但這並不代表《96分鐘》有很多部劇集或電影的影子,反而比較像是種致敬與掀起動作片腎上腺素的張力。
《96分鐘》有兩個我蠻喜歡的劇情安排,第一個是電影中劉楷在知道兩台列車上都裝有炸彈,拆了其中一個,另一個就註定爆炸的絕望感。雖然王柏傑在劇中演的是想挽回老婆的渣男,但當他知道老婆還在車上、兩個炸彈沒辦法同時拆除的時候,所迸出的那句「他(兇手)叫你做什麼,你(兇手)就做什麼喔?」真的效果十足。不只是帶點幽默,也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

圖片來源:華影國際
編劇用雙炸彈案來呈現出二選一的抉擇,但跳脫出框架,其實還是有別的選擇能夠解決難題。第二個橋段,是三年前雙炸彈案時,李傑將對講機拿到麥克風旁,前面都沒有描述宋康任聽到了什麼,是什麼讓他決定剪了炸彈上的那條線。
直到他面對死亡之前,回憶的時候才將這段回憶完整-李傑給他聽到的是同樣在大樓內黃欣還沒有撤出的聲音。如果他選擇挽救了百貨公司內所有人的性命,不僅自己會喪生,也會讓自己心愛的人跟著一同死去。這段劇情的鋪陳,勝過任何描繪他們相處或是恩愛的過程。
因為宋康任自始至終想要保護的人,就只有黃欣而已。
最後,來講講這部電影稍微可惜的地方。第一個就是推理部分,因為劇情著重在拆炸彈身上,所以在描寫兇手動機的部分我覺得稍顯薄弱。即便他想要報復警方,炸掉百貨公司、在高鐵上裝炸彈...我都覺得不如直接綁架黃欣來的有說服力,更何況兇手後半段還直接KO李傑...。而且,明明兇手應該是要對李傑最有恨意的,結果矛頭最後都指向宋康任?(難題都是他在解欸)
第二個是後半段應該要是劇情的高潮,卻顯得稍微冗長,節奏變得非常混亂。最後關頭的12分鐘(這裡指的是拆彈剩12分鐘)不僅要塞下宋康任找尋&拆解炸彈、宋康任vs阿輝的打鬥場面、宋康任&黃欣的生死訣別...,後半段的劇情高潮和情感高點,反而因為想塞太多東西而讓情緒被打亂,沒有被堆高的感覺。
第三點是劇中的高鐵人員和一些臨演的演技和咬字有點小令人出戲,尤其是高鐵人員的咬字讓我覺得有種中國口音,不知道是不是太講求字正腔圓?最後一點是,阿輝作為共犯的動機太薄弱,讓人有一種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再生什麼氣的感覺😅蔡凡熙很難得畫特效裝演反派,但表演上還是顯得有點表面,實在是無法對這個角色產生共情。
最後,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是因為李銘忠太常演反派,第一個直覺就覺得他是演壞人XD(絕對不是因為他長得像反派🤣)整體來說,《96分鐘》算是一部表現亮眼的災難動作國片,當然,相較於其他國外的動作片、災難片來說當然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以成本和資源上來說,我覺得拿它和其他成熟的大片來比也不太公平。但以一部初次嘗試、擁有爆破大場面的國片來說,個人覺得還是值得肯定的,推薦大家可以走進戲院,用行動支持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