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行動人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演講時遭槍殺震驚全美。案發至今,槍手仍在逃,執法部門週四晚間公布了「相關人士」的新照片,並懸賞10萬美元徵求線索。
FBI局長抵達猶他 宣布懸賞追兇
FBI局長帕特爾(Kash Patel)已親赴奧勒姆,並將與猶他州州長柯克斯(Spencer Cox)、聯邦探員與州公共安全廳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進展。據了解,現場收繳的一支步槍與部分彈藥上寫有涉及「文化議題」的字句。聲音鑑識專家也確認,擊中柯克的是「單發超音速子彈」,顯示兇手行動精準,專門鎖定目標。
總統川普在9/11紀念儀式上宣布,將追授柯克「總統自由勳章」,表彰其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川普表示,柯克「以真理與自由為信念,如今成為象徵性的殉道者」。
副總統范斯(JD Vance)則親自陪同柯克靈柩,從猶他轉運回亞利桑那州。影片顯示,他在靈柩旁駐足,將手放在棺木上,隨後與第二夫人一同護送柯克遺孀與兩名年幼子女返鄉。范斯在長文悼文中稱柯克是「真正的朋友」。
校園與目擊者:驚恐與混亂
槍擊當時,現場學生杭特・科扎克(Hunter Kozak)正在提問,他在社群媒體表示「仍無法消化這場悲劇」。他強調,儘管自己曾公開反對柯克的言論,但「不同意見不該以暴力解決」。
另一名學生德爾斯(Henry Dells)透露,問答人選在活動前僅五分鐘才臨時決定,問題涵蓋墮胎、種族等爭議議題。
目擊者貝爾德(Creighton Baird)拍下現場影像,顯示槍響後人群陷入恐慌,數千人爭相逃生,有人跌倒、有人被擠壓,場面一度失控。他形容:「孩子們拼命想擠進大樓,很多人被推擠在門口,場面混亂至極。」
柯克的遇害在言論自由圈引發廣泛譴責。FIRE基金會聲明:「政治暴力從來不是回應言論的方式。」PEN America則強調,「大學應是安全的思想交流場域」。
一名保守派組織者施拉普(Matt Schlapp)呼籲年輕人「延續柯克的精神,但要在結束辯論後,仍能與對手坐下喝咖啡」,提醒政治分歧不能抹殺人性。
民主黨參議員馬克・凱利(Mark Kelly)則以妻子吉福茲2011年中槍的經歷警告:「政治言辭有後果,領袖應謹慎。」他直言,美國必須「降溫」公共語言,以免更多悲劇發生。
目前,FBI與猶他州公共安全廳正全力追緝嫌犯,並設立數位檢舉平台。州長柯克斯嚴正警告兇手:「我們會找到你,並依法追究到底。」
這起案件不僅是一起針對政治人物的槍擊案,更凸顯美國社會在兩極化語境下的危險處境。當意識形態撕裂逐漸演變為暴力,整個民主體系也隨之承受衝擊。查理・柯克之死,已成為美國必須正視的集體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