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並不是第一次推出,也不是蘋果手機專利技術,但這次蘋果秋季發表會裡eSim成為其中一個討論焦點,是在於第一次有手機(iPhone Air)只支援eSim。
簡單的解釋實體Sim卡和eSim,就是前者是一片薄薄的小塑膠片附有金屬晶片,後者是甚麼實體都沒有,就是一個電子紀錄。
最先不支援實體Sim卡的蘋果產品,應該是今年稍早推出的iPad家族的5G版。當時可能iPad本身就不支援電訊通話,只支援數據,所以大家的討論也不大,畢竟我們都習慣使用「副卡」作為數據卡給平板使用。
手機方面,可能蘋果自家也沒有「勇氣」一次過去實體Sim卡化,正常版的iPhone 17、Pro系列也是保留在Sim卡槽的。究其原因是和全球電信商的步伐不一致有關吧?一下太雷厲風行,可能就會像中國內地那邊情況,能選擇的電信商變少,甚至卡關無法開售。而eSim既不是蘋果專利,也沒有甚麼獨佔或者綁定客戶的好處,利益有限的情況下對蘋果而言也真的沒有非大力推行不可。
在這裡我先插播一段Sim發展史。如果你是有10年以上的手機使用體驗,至少會看過一些「三合一Sim卡」樣子,就是一片信用卡大小的卡片(Fullsize Sim)裡,啪出一張Mini Sim卡,然後再啪出迷你一樣的Micro Sim卡,最後再啪出Nano Sim卡。其實實際上會應用到的就是金屬部份。你可能很難想像,但很多年前的手機是整張信用卡大小插進去手機的。

圖片來源:https://www.cnet.com/pictures/legendary-motorola-startac-revisiting-the-worlds-first-flip-phone/
現在實體Sim技術成熟,或者說技術已經到了頂端,金屬端的組成部份已經沒有再減省餘地。Nano Sim是為實體Sim最終形態也不為過份了。要再進一步就唯有羽化了......
那讀者可能會問,既然eSim只是將那薄薄的一片膠片換成電子化,實際省去的空間看似有限(以現在99.9%的手機都是使用nano Sim來說),那好處又在哪兒?
就坊間慣常理解,eSim的好處如下:
- 能節省手機內部空間,從而容納更大的電池和其他先進部件。
- 環境的益處,不再需要塑料SIM卡
- 出國旅行時,使用eSim換卡更快更容易,一台手機可以儲存更多的eSim檔案,使用時才調出來使用。
- 不會再被迫選用高價電信服務。
- 一些顧客再不需要親自去電信商的實體店鋪辦理SIM卡,節省時間。
左先生是一個順應潮流的人,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我相信eSim會在3-5年內成為市場裡的主流,然後只餘下入門機仍然會提供支持實體Sim的卡槽。但以上的eSim好處我還是要吐嘈一下。
第4點其實沒必然,我當然也有貪方便不想換卡去外遊而直接買電訊商的日費券,但更多時候我是為了怕被錯收漫遊費,所以是故意買外遊用的Sim卡,而這些卡根本有很多款並且便宜到不行,競爭太激烈,我去內地日本澳門這些地區,基本盤是NT$40/日,用心點找一定可以找到更便宜的。貴或便宜是市場競爭,印刷Sim的成本或是換卡與否的因素對價格其實非常輕微。
第5點和第3點的一半我也是覺得為堆優勢而堆的。我已經忘了我甚麼時候為了要去弄實體Sim而到店了,現在不管是Sim的耐用性和月費合約綁定都隨隨便便在2年以上。如果為了那2-3年才會去一趟的「省時間」,我覺得真的可以撇開不考慮了。
看來最大優勢還是省手機內部空間。因為要讀Sim卡(尤其雙卡雙待),是要有讀卡槽的金手指,這些加上去也有一定厚道。而省了這個位置,對手機演進是一個可行的突破(另一舉足輕足的就是電池的微縮技術)。而且也終於可以離開3 選2插槽這個技術泥沼了,在Android陣營,為了省空間,3選2插槽真的已經很多年了。
當然eSim對用家而言就以上「好處」,從業界而言,資安考慮額外有以下好處:
- 理論上,eSim無法進行克隆或物理轉移,這對高技術的盜竊或SIM卡交換攻擊有更好的防範。雖然在電訊世界幾乎沒可能同一個號碼同時登入網絡,但克隆Sim卡是實際可行的,這不免會有一個「漏洞」令有心人去使用克隆Sim卡在網絡上出現。
- 相較於手機,eSim的做法對穿戴裝置、物聯網的微小監察器有更大的突破。以往無人機、後樓梯的煙霧感應、機房的溫濕度計、CCTV、空氣監測等等的裝置,可以更微縮和免於被破壞。也不需再考慮如何防止工業用Sim卡被拔出放到其他裝置而令非授權裝置登入內聯網絡。
其實「沒有Sim卡」這個概念並不是在現在才產生的。在九十年代,比起GSM (2G網絡)還要早的時候,有些地區是有推出過CDMA的。香港那時也有,主要的手機供應商也是Samsung,沒有Sim的,電話號碼/服務全部和手機編碼配對了。當時的手機還能換電,所以手機沒電時不是拔Sim卡到另一台手機,而是換上後備電池組。不過那時候連電話號碼都不能攜走轉台倒真的很不方便。
暫時看來,如果你會在今年買只支援eSim的手機,對用家而言唯一壞處就是當你想將eSim轉移至其他手機時,電信商會逐次收費,多少令人會有點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