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原指古代祭祀禮儀,後發展為道教特有的齋醮科儀,通過誦經、禮拜、獻供等方式溝通神明,祈求平安、解厄或超度。
「做醮」或「建醮」是為了祈求平安、答謝神明而舉行的大型宗教祭典,通常規模宏大、儀式繁瑣。基本上,建醮可分為兩類:
● 臨時醮:沒有固定時間,需要時才舉行。例如遇到瘟疫、災難、廟宇重建完工、神明指示。●定期醮:有固定的周期,例如每三年、五年、六年、十年、十二年,甚至六十年一次。到了指定年份,就會舉辦盛大的醮典。
根據舉辦天數的不同,又可分為:
一朝醮:為期一天
二朝醮:為期兩天
三朝醮:為期三天(最常見、也算是標準祭期)
五朝醮:為期五天規模最大的醮期甚至可能持續數星期。
通常醮期越長,儀式和場面就越盛大。
常見的醮典種類
●祈安醮:又叫「平安醮」、「天醮」、「春醮」,主要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各行各業興旺、地方平安。
●慶成醮:寺廟完工時舉行,以感謝神明保佑工程順利。
●開光醮:寺廟建成後,為神佛「開眼」舉行的儀式。
●瘟醮:用來祈求解除瘟疫、驅趕病邪。
●中元醮:配合中元普渡,超度孤魂、陰鬼的醮典。
●水火醮:祈求消解水災、火災厄運,並為因水火災難亡者祈福。
其他還有像羅天大醮、圓醮、神明誕醮等各式形式的醮典。
常見場合
民間活動:如廟會、節日慶典(如玉皇誕、中元節)。
家庭需求:為逝者做超度法事,或為病人祈福。
官方祭祀:古代朝廷為祈雨、退兵等舉行的國家大醮。
拜拜 Q & A一般民眾如何參與建醮?
齋戒沐浴、穿著素色衣物。隨團拜懺、獻香、贊助供品或香油錢。禁忌:經期或喪家成員通常需避開核心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