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降息25bps至4.00%-4.25%,並示意年內再降兩次;美股期指走高,Nasdaq漲近1.2%,VIX跌6%。另輝達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晶片股領漲。 聯準會(FED)今年首度降息25個基點,並釋出再降兩次的可能,雖然鮑威爾語調偏保守,但市場選擇關注資金面轉鬆。加上輝達入股英特爾的重量級合作,美股風險偏好升溫,科技股與小型股表現尤為強勢。 **FED降息內容為何,市場如何解讀** FED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4.00%-4.25%,為2025年首次降息,點陣圖顯示今年可能於10月與12月各再降一次。鮑威爾稱此為「風險管理」操作,因失業率逐步上行、勞動需求轉弱、今年消費放緩拖累GDP,房市活動也偏弱。他強調目前屬「中性政策立場」,保留機動性。決策非全數同意,新任理事Stephen Miran主張一次降50bps,並預估2025年底利率可低到2.875%,顯示內部對經濟走勢與降息力度存在分歧。市場則押注FED最終可能降得比官方預測更深,短線交易重點轉向每週初請失業金與就業數據。 **美股期指大漲,哪些板塊最受惠** 降息與再降息預期疊加,推升風險資產:S&P 500期指+0.9%、道瓊+0.7%、Nasdaq+近1.2%,小型股代表Russell 2000勁揚1.6%,波動率VIX下跌6%。利率下降對成長股與長存續資產較友善,科技股率先受益;歐洲科技股亦同步回升約2.1%。另一方面,利率走低通常利多房地產與高股息資產,但銀行股可能面臨淨利差壓力。商品面,黃金震盪、早盤一度小跌約0.4%;油價在供過於求與需求偏軟牽制下,於每桶約64-68美元附近整理。整體來看,資金正押注「利率下行+企業獲利韌性」的組合。 **鮑威爾語調偏保守,就業風險升溫** 鮑威爾直言「勞動市場正在降溫」:失業率邊走高、勞動需求轉弱、勞工供給受移民變化影響而下降,同步出現供需雙降的「不尋常情況」。他提到年輕族群與少數族裔受衝擊更大;同時AI正在重塑初階工作市場。通膨仍在高位,且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短暫也可能延續,使政策兩難從「抗通膨」逐步轉向「守就業」。他強調FED獨立性與「依據數據、逐會議決策」,並表示本次沒有廣泛支持更大幅度降息,決策「等待至今」是正確的。訊息總結:FED偏中性但更關注就業風險。 **晶片雙雄合作利多,英特爾能翻身** 輝達宣布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雙方將合作多世代客製化資料中心與PC產品,並以NVLink連結兩家架構,結合輝達的AI/加速運算與英特爾的CPU與x86生態。消息帶動英特爾盤前大漲,成為科技股上攻催化劑之一。這筆民間資金支持,承接先前白宮推動政府入股英特爾的政策背景,有助英特爾在AI浪潮中重獲版圖、強化產品組合與生態互通性。中期關注重點包括產品落地時程、與超微在CPU/GPU/加速器的競合,以及此合作對資料中心採購版圖與毛利的實質貢獻。 **小型股與避險資產,走勢透露訊號** 小型股(Russell 2000)上漲1.6%,顯示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且押注美國內需循環股受惠降息。避險指標方面,VIX下滑、金價震盪,代表壓力並未解除但緊張度下降。油市仍受美國需求偏軟與供給面壓力牽制,短線以區間整理為主。加國央行同步降息25bps、年內可能再降一次;英國央行按兵不動;挪威降息,日銀預期按兵不動——全球主要央行大體步調轉鬆或觀望,支持股市評價面,但真正決定行情高度的仍是美國就業、通膨與企業獲利。 Josh 評論: 本次FED降息屬「保守式寬鬆」,搭配AI資本支出帶來的成長想像,對股市評價面是順風。未來股價關鍵在三項:就業數據是否持續走弱、通膨是否回落至可控區間、以及第三季到第四季財報與指引是否確認獲利成長延續。若就業降溫但不急劇惡化、通膨緩步下行,市場可延續「低波動上行」;反之,一旦失業快速上升或通膨再度黏著,降息也難以單獨扭轉基本面。 受惠股以AI與長存續資產為主:輝達(NVDA)、英特爾(INTC)、微軟(MSFT)、Alphabet(GOOGL)、亞馬遜(AMZN)、超微(AMD)受資本開支與估值下行利率支撐;房地產基礎建設如American Tower(AMT)、Prologis(PLD)也偏正面。相對承壓者可能是銀行股,如摩根大通(JPM)、美國銀行(BAC)、富國銀行(WFC)的淨利差壓力續存;若油價受需求轉弱拖累,埃克森美孚(XOM)、雪佛龍(CVX)短線表現或落後。高貝他成長如特斯拉(TSLA)則取決於降息對需求與交付的實質改善。
降息+AI題材雙引擎推動風險偏好回升,但就業降溫與通膨黏性仍是變數。布局上偏向逢回分批、聚焦高品質成長與現金流穩健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