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推開厚重的木門,迎面而來的是筆墨與紙張交織的氣息。」
旅人在漫長的道路上行走著,穿過層層疊疊的茂密森林,經過彎彎曲曲的潺潺小河,來到了位於靜謐森林深處--紙堆書•屋。
一棟棟小屋自中心的嶄新的兩層小樓擴散而建,範圍……似乎還正在擴大著,像一個人群與書籍聚集成的小鎮,人來人往卻絲毫聽不見人聲鼎沸的熱鬧,反而僅有一些小聲的交談與無聲的比劃著,別有一番趣味。
這裡一棟棟的小屋也十分特別,並非常見的水泥、木頭等等樣式的外貌,從內圈、中層到外圍都有不同的風景。
外圍的小屋牆面覆蓋著一片片的電子板,上面顯示著文字、數字、符號、圖形等等組成的各式知識、問題與解答,年輕的學子互相指著電子板,手中拿著或大或小的電子產品討論著什麼;中層的小屋外牆像是一本本特製的書本建立而成每一本都是能打開的書籍,包含了各種包羅萬象的知識與故事;內層的小屋與中心的兩層小屋的看似只是普通的竹子屋,但走進會發現,每一面牆都像是一卷舊日的竹簡經過修復過得樣子,書寫者許許多多的文言文和各種不同筆鋒書寫下的毛筆字,年長的長者正與一旁的學者討論、比對著牆上的毛筆字。
旅人在內層的小屋了解書屋的歷史由來與中央服務中心的作用,在中層的小屋和許多不同年齡的人聽著台上的師長介紹、講解著不同領域、不同深度的知識,在外層借閱不同的電子書並透過小屋的系統加入討論平台與他人暢聊、分享或提問著;旅人在此處學習著、探討著又或者發現著,感覺此處看似平凡卻蘊藏深邃,像海洋般深邃、也像天空般開闊。
有人在這裡專研知識與學問持續精進著、探索著;有人在這裡學習著并將所學傳授給更多的人,為他人答疑解惑;也有人在此處學習後便離去,走向他處應用自己所學的技巧與知識,幫助他人並持續精進自己的技能。
或許,旅人會選擇留下,埋首研究;也或許,他會帶著新知離開,但不管如何,最終能決定的,只有旅 人自己,踏著屬於自己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