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宅故事 10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10.

上一篇講到,小四改聽《夜光家族》之後,我就不聽古典樂了。

事實上,我第一個定期收聽的廣播節目是《翡翠湖》,原因是小時候(真的很小,才8歲)喜歡伍思凱、喜歡劉傑,而他們在帶狀的節目中,週三有個小單元是一起主持的,播送時間是23:00-1:00,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晚睡,開始與劉奶奶的廣播碟戰時期!

在小學三年級前,我是沒有自己的房間,卻有自己的床的。家裡的主臥室就擺著爺爺奶奶的雙人床加上我的單人床。嚴格說起來,三張床,都是我的。床頭邊放著收錄音機,卡帶的那種。

每晚睡前,劉奶奶會隨手挑一片音樂卡帶聽,AB面聽完,我也差不多睡了,但是在某天我自己發現了「廣播」的功能之後,情況就改變了。那是一個AM>FM的年代,復興廣播電台是當時在我家聽得最清楚的AM頻道,由於某天誤打誤撞地聽到了伍思凱與劉傑「魔性」的笑聲,我開始從每週三晚上的固定單元,聽到一整個帶狀節目。

對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超過23點睡覺是很不可取的。因此劉奶奶會在23:30一到關掉收音機,然後劉小攸會在劉奶奶睡著後偷偷地再把收音機打開,蓋上棉被把音量轉到只有我聽得到的大小,悄悄地、小小聲地把節目聽完。有時伍爺爺和劉姥姥實在太好笑了,還要掩飾笑聲假裝咳嗽,就怕驚醒了奶奶。

接著,我從《翡翠湖》聽到了《就在今夜》(包含最後一集),從《就在今夜》聽到了飛碟電台開播;從卡帶收音機聽到了Sony Walkman,再到CD player,接上耳機我再也不用擔心吵醒劉奶奶會被罵。(奇妙的是,Walkman是爺爺買給我的??)

小時候(也就是8歲的時候),我會錄製自己的廣播節目錄音帶,從節目開場、播歌、主持到節目尾聲跟大家說再見~奇妙的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當廣播人,倒是曾經想過要讀新聞系,成為媒體人(我想這也是選擇大學系所的遠因)。

不過,我不喜歡愛樂電台(外公家是24小時鎖定的...),因為中間串場的國語過於文謅謅,聽起來很彆扭,因此我會在曲目介紹或是台呼的時候轉台上廁所,等下一首曲子進來是再回來。

以上,是我小小的廣播收聽史,紀念今年沒啥亮點的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身為一個無論身在何處,一定會收看三金頒獎的電視兒童來說,今年我真的好無言。

恭喜所有我認識的入圍者、得獎者,你們很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小攸。字字句句
0會員
13內容數
終於決定要找一個地方,重新把字字句句拼成文章。
2025/09/20
11. 這段往事聽起來有點晦暗,但是其實在我心中只是個未解之謎,這幾年理解了,就拿出來說說。 我常講,我和爸媽單次相處的時間,是不超過一年的。反倒是自小被帶出國的妹妹,在跟著媽媽出國前還有跟爸爸、阿姨、弟弟一起生活過兩年的時間,因此我妹向來比我更親近我爸、阿姨和弟弟,這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小學
2025/09/20
11. 這段往事聽起來有點晦暗,但是其實在我心中只是個未解之謎,這幾年理解了,就拿出來說說。 我常講,我和爸媽單次相處的時間,是不超過一年的。反倒是自小被帶出國的妹妹,在跟著媽媽出國前還有跟爸爸、阿姨、弟弟一起生活過兩年的時間,因此我妹向來比我更親近我爸、阿姨和弟弟,這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小學
2025/09/20
8. 想寫寫我自己。 我出生的第一個家,在新店玫瑰中國城,那是一個山腰上的小社區,在最早的印象中,還有媽媽牽著我的手,走下社區大門口的公車站的畫面。新店的家鋪著深色的木地板,濕濕冷冷的山區天氣,出門總是濛濛霧霧的,這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印象,也許也因此往後我不怕濕冷,反倒是害怕褥暑的原因。 國
2025/09/20
8. 想寫寫我自己。 我出生的第一個家,在新店玫瑰中國城,那是一個山腰上的小社區,在最早的印象中,還有媽媽牽著我的手,走下社區大門口的公車站的畫面。新店的家鋪著深色的木地板,濕濕冷冷的山區天氣,出門總是濛濛霧霧的,這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印象,也許也因此往後我不怕濕冷,反倒是害怕褥暑的原因。 國
2025/09/20
7. 寫妹妹對我來說是一件難事,因為妹妹跟我太不一樣了,獅子座的妹妹是國王,外硬內軟,骨子裡有華人文化傳統保守的一面,但是自幼在西方國家長大;而我是夜后,外軟內硬,明明在一個正常到不行的台灣家庭出生長大,卻滿腦子抵抗儒家思想。 我的妹妹母語是德語,小時候我們是用英文溝通的,直到他大學後去了中國交
2025/09/20
7. 寫妹妹對我來說是一件難事,因為妹妹跟我太不一樣了,獅子座的妹妹是國王,外硬內軟,骨子裡有華人文化傳統保守的一面,但是自幼在西方國家長大;而我是夜后,外軟內硬,明明在一個正常到不行的台灣家庭出生長大,卻滿腦子抵抗儒家思想。 我的妹妹母語是德語,小時候我們是用英文溝通的,直到他大學後去了中國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這是我家五歲小子剛剛講的床邊故事,因為實在太跳 Tone 了,我們全家邊聽邊笑,在這裡做個記錄。以下故事沒有經過我加油添醋......
Thumbnail
這是我家五歲小子剛剛講的床邊故事,因為實在太跳 Tone 了,我們全家邊聽邊笑,在這裡做個記錄。以下故事沒有經過我加油添醋......
Thumbnail
住在五權六街二樓的出租小公寓, 直到準備升國中離開前的那六年, 是我前半生中最安靜的歲月。 前三年只有我跟我媽, 還有每周六日才會來訪, 順便過夜的小舅和小阿姨。
Thumbnail
住在五權六街二樓的出租小公寓, 直到準備升國中離開前的那六年, 是我前半生中最安靜的歲月。 前三年只有我跟我媽, 還有每周六日才會來訪, 順便過夜的小舅和小阿姨。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放學最開心的事,就是傍晚6點的卡通時間。在那個年代,電視頻道只有三台,中視、華視還有台視,電視節目都一定的時刻安排。傍晚6點是卡通,晚上7點是新聞,8點則是婆婆媽媽們最愛的八點檔連續劇。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放學最開心的事,就是傍晚6點的卡通時間。在那個年代,電視頻道只有三台,中視、華視還有台視,電視節目都一定的時刻安排。傍晚6點是卡通,晚上7點是新聞,8點則是婆婆媽媽們最愛的八點檔連續劇。
Thumbnail
每天睡前10分鐘的故事時間,是我兩個兒子最喜歡的時刻,重點不在講什麼書,而在於這段時間他感到幸福與放鬆,就是他最重要的睡前儀式感。
Thumbnail
每天睡前10分鐘的故事時間,是我兩個兒子最喜歡的時刻,重點不在講什麼書,而在於這段時間他感到幸福與放鬆,就是他最重要的睡前儀式感。
Thumbnail
往薇小的路,因為約好的時間在下午,特意繞至善路上平菁街,先到平等小蹓躂,又到松竹園吃了土雞,然後轉陽明山前山公園走湖山路繞紗帽山,去湖山小看長廊泡腳,再轉泉源路到新北投後入薇閣小。 這一路車上我一直反複聽著莫差爾特的K364交響協奏曲。平日我非常喜歡這曲子,特迷第二樂章開頭中提琴那帶著陰鬱的甜美風
Thumbnail
往薇小的路,因為約好的時間在下午,特意繞至善路上平菁街,先到平等小蹓躂,又到松竹園吃了土雞,然後轉陽明山前山公園走湖山路繞紗帽山,去湖山小看長廊泡腳,再轉泉源路到新北投後入薇閣小。 這一路車上我一直反複聽著莫差爾特的K364交響協奏曲。平日我非常喜歡這曲子,特迷第二樂章開頭中提琴那帶著陰鬱的甜美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