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薇閣私小,1950|台北北投|板橋林家的家業|日據期的紅頂商人|父親的踟躕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往薇小的路,因為約好的時間在下午,特意繞至善路上平菁街,先到平等小蹓躂,又到松竹園吃了土雞,然後轉陽明山前山公園走湖山路繞紗帽山,去湖山小看長廊泡腳,再轉泉源路到新北投後入薇閣小。

這一路車上我一直反複聽著莫差爾特的K364交響協奏曲。平日我非常喜歡這曲子,特迷第二樂章開頭中提琴那帶著陰鬱的甜美風情。

不知怎地,這曲子從頭到尾我就是覺得小提琴和中提琴就是一路的吵架,從第一樂章開頭沒幾個音節開始,就是你一言我一語、喋喋不休的吵個卅多分鐘,像是熱戀剛過的情侶、像是前世冤親債主的夫妻,更像是有青春期兒子的父子對話

..

當天這曲子更像我心頭翻滾的思緒,因為我要決定是否要把他送進薇閣。

那小子一路陪我走訪三所國小:在平等小的操場跑,在湖山小的泡腳池踩水,我眼底瞧著這小娃,心底百般糾結思量的是:要這樣送他進入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和那些菁英家庭的娃早早混一起,及早培養他未來的能力?脫離老爸這中產階級的悲哀否?

..

薇閣小在新北投站後,穿過捷運高架後面,磺港溪繞著校門前曲徑迂迴,不起眼的雙短白柱校門、一道鐵門一進式直通門後蒼柏,校地才0.7公頃多,卻要容納千五百娃,參訪的過程中心底不斷浮現的是:這狹隘的腹地,孩子怎麼活動?

台北士林薇格私小

台北士林薇格私小


而當年的學費、雜費等等夯不啷鐺算下一學期要接近7萬,雖然早已超過我月薪很多,但我仍想讓小子可以有機會賭一把,想來這真的是天下父母心啊。

.

薇閣小是板橋林家的資業。林家是日據時台灣三大家族之一,當年家主縱橫捭闔殖民母國、台地鄉紳和祖籍大陸的革命黨人孫文等眾。
這位林熊徵先生的外交手腕,真把紅頂商人的八方雲集使得淋漓盡致,想來不就是投資的基本思維--分散風險的最佳教科書範本?薇閣二字就是他的字,後人為了成就其遺願而設立的學校。

前面提到的K364,聽的是我珍藏的烏克蘭人大衛和他兒子伊果的傳世版本,錄音技術特差的年代卻可以留下超技琴音,想來世上就是有這麼多二元對立糾葛不是?


那天結束後,我心中已經有點頭緒。

日常雖然常有這樣的二元對立,像是選擇題,要讓人做出選擇,而且是絕難的選擇,可到最後還是要下定決心做出抉擇。

後來某娃還是沒有去唸薇小,倒不是因為那令人咋舌的學費讓我有壓力,關鍵是後來在薇小的校園中,我看他頗感無聊的晃晃,而我站在入門建築的空地上,前看後看,就這麼兩三棟建築啊,擠進36個班會是怎樣的盛景?我思索的是:孩子的童年是要我這樣的幫忙嗎?

我一直沒有問他喜不喜歡這裡?娃太小無法回答真正的意圖,所以就回到他的公立學校就讀了。

多年之後他突然問我:

「你不是說我小時候,想把我送去唸薇閣?後來幹嘛又沒有去?」

我努力的回想,也想不出當年婉拒入學的理由是什麼?不過後來聽著大衛伊果的演奏,突然想到:那天他在平等小操場、晒著太陽、滿頭大汗的奔跑的臉龐,還有他在湖山小椰子樹下、泡腳池內踩水的眼神,都比在微小慢慢踱步的神情讓我神往

不過我還是回答他:「我忘記了!」

雖然到今天我還是會問自己:「如果......當年他進了薇閣,那現在會怎樣呢?」

@台北北投,育仁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8會員
799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歡迎歡迎歡迎歡迎歡迎
Thumbnail
歡迎歡迎歡迎歡迎歡迎
Thumbnail
打從晌午出發才行到北埔,卻莫名在這小鎮耗了一個午後,在太陽下山前終是上車續開台3北行。 這已是連假結束前的倒數幾小時,我們不走塞車機率大的國道,改行一路風情的省道台3。 此段台3頗蜿蜒,正在一路順行時,他突然說想去前方的莫內咖啡,這透著熱帶風情的咖啡館讓我想到這天一杯咖啡都還未上貢五臟神啊!
Thumbnail
打從晌午出發才行到北埔,卻莫名在這小鎮耗了一個午後,在太陽下山前終是上車續開台3北行。 這已是連假結束前的倒數幾小時,我們不走塞車機率大的國道,改行一路風情的省道台3。 此段台3頗蜿蜒,正在一路順行時,他突然說想去前方的莫內咖啡,這透著熱帶風情的咖啡館讓我想到這天一杯咖啡都還未上貢五臟神啊!
Thumbnail
現學現賣的自行車調整後,上午搭火車至台東。車廂只有我一個人,台鐵在花東都是做愛心服務的,敬佩!
Thumbnail
現學現賣的自行車調整後,上午搭火車至台東。車廂只有我一個人,台鐵在花東都是做愛心服務的,敬佩!
Thumbnail
喜歡搭區間車的小旅行 從松竹到豐富走走停停 乘客昏昏欲睡雨開始下 學長接車說就現在最大
Thumbnail
喜歡搭區間車的小旅行 從松竹到豐富走走停停 乘客昏昏欲睡雨開始下 學長接車說就現在最大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Thumbnail
週末的老街散步,碰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從海關碼頭還車的國中生、到街尾河的小哥彈吉他,再到人們拍照追逐夕陽,每個畫面都充滿趣味和驚喜。
Thumbnail
週末的老街散步,碰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從海關碼頭還車的國中生、到街尾河的小哥彈吉他,再到人們拍照追逐夕陽,每個畫面都充滿趣味和驚喜。
Thumbnail
往薇小的路,因為約好的時間在下午,特意繞至善路上平菁街,先到平等小蹓躂,又到松竹園吃了土雞,然後轉陽明山前山公園走湖山路繞紗帽山,去湖山小看長廊泡腳,再轉泉源路到新北投後入薇閣小。 這一路車上我一直反複聽著莫差爾特的K364交響協奏曲。平日我非常喜歡這曲子,特迷第二樂章開頭中提琴那帶著陰鬱的甜美風
Thumbnail
往薇小的路,因為約好的時間在下午,特意繞至善路上平菁街,先到平等小蹓躂,又到松竹園吃了土雞,然後轉陽明山前山公園走湖山路繞紗帽山,去湖山小看長廊泡腳,再轉泉源路到新北投後入薇閣小。 這一路車上我一直反複聽著莫差爾特的K364交響協奏曲。平日我非常喜歡這曲子,特迷第二樂章開頭中提琴那帶著陰鬱的甜美風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