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記不記得我們去年到美濃,路上經過一棟標示著電影拍攝場景的建築?待會吃過飯我們看這部愛的麵包魂。」
這是一部描寫青梅竹馬對抗白馬王子,或者土土的台客對洋派完美情人的選擇。
看完電影,有修過電影學分的A寶說:「有趣是有趣,不過有些情節會不會太誇張了?」B寶嗆她姊姊:「不要管合不合理,爸爸不是常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看電影就要讓自己像傻子一樣完全投入,不要去分析,不要管電影的邏輯,要假裝劇中所演的劇情就是百分百的真實,這樣的投入我們才會有更多體會與感悟。」
我點點頭附合B寶:「其實愛的麵包魂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去選擇,或處理情人跟自己的人生目標的差異?是堅持自己的夢想?還是放棄自己的追求來配合情人?若你是主角曉萍,會選擇從小跟自己一起長大的糕餅,安份地待在鄉下開了一個小小的麵包店,還是實現自己的夢想跟一個國際知名主廚到國外闖天下?」
A寶回答:「就像電影那皆大歡喜的結局,選擇家人喜歡的青梅竹馬,但是也鼓勵那未來伴侶勇於接受挑戰,一起追求夢想。」
我搖搖頭說:「真實世界,能像電影有這麼完美結果的其實不太容易,絕大部分的情況,是你跟另一半的專業或能夠施展自己才華的領域不同,比方說,你在這個城市已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你的伴侶必須到另一個城市或另外的國家發展時,你該怎麼辦?」
B寶若有所思:「難怪電影一開始,糕餅向曉萍求婚時,曉萍就直接問,你結婚以後,有什麼打算?」
A寶點點頭:「所以糕餅一副這有什麼好問的樣子,說就像現在一樣,繼續做麵包啊,答案不符合曉萍的夢想,想到法國巴黎見見世面,所以曉萍沒有答應。」
我也附合她們的觀察:「以前男女結婚,通常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生只是先生的附屬品,夫家只期待你多生幾個孩子,當個賢妻良母就夠了,女人是沒有自己的生涯規劃的,結婚後,不但喪失了自己的姓,自此之後也只能以先生的未來當作自己的未來。古代有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性是無法獨立存在的。但是時代變了,女人可以獨立,也必須獨立。」
B寶感慨:「我覺得女生比男生強多了,不管在功課或社團表現上都是。」
A寶同意妹妹的觀察:「現在宅男很多,整天掛在網路上玩遊戲,我去聽演講上一些課程,都是女生在進修,很少看到男生。」
我也同意她們:「女生雖然比男生溫柔,但是堅韌多了,我們總說大地之母,沒有人說大地之父,因為女生承擔了生命繁衍的主要任務,以生理或演化的角度來看,男生在傳宗接代上只負責提供精子那剎那的貢獻,再來的懷胎,生產、哺乳、養育,都還是由女性來負責,所以女生比較會注重男生未來的發展,因為她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可以提供給孩子比較好的生長環境或者願意幫忙照顧孩子的配偶,這也是曉萍面對糕餅求婚時,問他,結婚以後有什麼打算的原因。」
A寶為糕餅捏一把汗:「幸好曉萍在到機場途中被糕餅攔下,最後因為家人親情的牽絆,而留在台灣,不然糕餅從小呵護著曉萍,卻被那個只來台灣幾個星期的布萊德給騙走,那豈不是太冤了嗎?」
我哈哈大笑,問AB寶:「像曉萍跟糕餅從小被雙方家人視為一對,或者其他已論及婚姻的情侶,可以突然愛上別人或跟別人跑嗎?」
A寶有點猶豫:「好像不太好,雖然人是自由的,任何時刻都有自由選擇權,但是假如轉變的太突然,會引起對方的不滿,搞不好會有衝突或傷害。」
B寶似乎不太同意:「難道只是因為交往很久,就一定是非他莫屬嗎?」
因為這是個重要的議題,所以我稍微嚴肅的告訴她們:「在交往之初,要多花點時間觀察,我們所謂談戀愛,戀愛要用談的,就是多方溝通了解對方的性格,夢想或者家庭狀況……等等,若是等到雙方定情,也就是變成公認的情侶,甚至有了親密關係,才發現對方跟自己在價值觀或生涯事業的追求有重大歧異,那時候再分手,就會兩敗俱傷,處理不好,連A寶說的傷害或肢體衝突都有可能發生呢?」
A寶有點憂慮:「看來要找到符合自己一切的適當對象似乎不太容易耶!」
我安慰A寶:「其實不必太擔心嫁得出去或嫁不出去,絕對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讓自己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最重要,若與嫁到有問題的對象相比,不結婚搞不好還是比較好的選擇,雖然擁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主張,能力強的女生也許不太容易討男生的歡心,但是我們真的不必要為了婚姻而放棄自己的人生。」
看著AB寶若有所思的表情,以及太太悄悄遞過來的眼色,唉!天下父母親,一方面擔心女兒沒人追,另一方面又擔心女兒眼光太高耽誤了婚期,但是說實在,在這個人口已太多的時代,真的也不是人人都得結婚,至少要先問自己以及伴侶一聲: 「結婚之後,有什麼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