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通膨壓力持續攀升的現今社會,大學生的生活開銷已成為許多家庭的經濟重擔。一則在「家有中學生」臉書社團的分享文,揭露了台北地區學生驚人的月支出現況,引起眾多家長的關注與討論。
租屋成本居高不下

一位擁有20年租屋經驗的房東透露,每年開學季都會接到家長的抱怨電話,普遍認為每月給予孩子1萬5千元生活費應該足夠,但實際情況卻大相逕庭。
根據市場行情,台大周邊的公館、科技大樓地區,最基本的雅房租金已達1萬2千元起,若要有獨立衛浴的套房,月租更是高達1萬5千至1萬8千元不等。這樣的價位還必須是有對外窗、非頂樓加蓋的正常房型。
餐費支出超出預期

除了住宿費用,飲食開銷同樣可觀。以每日三餐平均350元計算,一個月的基本餐費就需要約1萬500元。這個數字還未包含學生常見的手搖飲料、宵夜點心或水果等額外消費。
綜合開銷逼近3萬大關

當房租、餐費加上交通費、手機費、生活用品、教科書、社團費等必要開支時,大學生的月支出往往接近3萬元水準。這樣的數字讓許多家長感到震驚,遠超過他們對學生生活費的既有認知。
網友反應兩極化

這則分享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支持者表示:「台北的物價水準確實不低,每日350元餐費其實算是節省的」、「即便住家裡,每月也需要給孩子1萬3千元零用錢」。 然而也有不同聲音指出,生活方式因人而異,「有人1萬元就能過得很好,有人5萬元也覺得不夠用」。
部分網友建議學生應該透過打工來分擔家庭負擔,「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100%支援孩子的大學生活」。
家長焦慮情緒升溫

面對如此高昂的教育成本,許多家長開始擔憂未來的經濟壓力。一位雙胞胎家長就坦言:「真不知道將來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要怎麼負擔」。
這個現象反映出台灣高等教育成本的現實問題,也凸顯了不同世代對於學生生活費認知的巨大落差。在物價持續上漲的環境下,如何在教育品質與家庭經濟負擔之間取得平衡,將是許多家庭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建議
學生優先考慮合租或校內宿舍,降低租金負擔,如台大附近雅房可選1萬2千元以下的選項。選擇鄰近學校的房源,減少交通費。針對高物價,建議家長與學生共同制定預算,鼓勵打工補貼生活費,如校內助教或兼職工作,以減輕家庭壓力,同時培養財務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