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選擇障礙:釐清內在需求,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發現,內心一旦開始糾結,腳步就會跟著停下來。

有時是,眼前有太多選項,每條路看似都能通往美好的康莊大道,但卻讓人不知從何選起,結果連一步都邁不出去。

有時正好相反,眼前少到沒得選,只有唯一一條道路可以走,那種被逼著走的感覺特別難受,結果也一樣連走都不想走。

總之,選擇太多或太少都讓人煎熬,最後只好原地打轉,白白消耗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後來我漸漸想通了~

選項多寡或許是問題,但真正的關鍵其實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當心裡的需求模糊不清時,再光鮮亮麗的選項都與我們無關。

所以,繞了一大圈,問題核心其實是:「我們內在的需求」。

需求就像引擎,點燃我們的動機,讓我們有力氣去產生或刪除選項,用這把尺衡量哪個最適合自己。

這整個過程,都源於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

說到需求,它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東西,它會透過生活中的各種小訊號發聲,最常聽到的就是我們的身體反應和情緒反應。

比方說,突然湧上心頭的焦慮,或身體莫名的疲憊,這些都在告訴我們,有些需求還沒被好好對待。

我把這些訊號當作內心深處的對話,只要我願意停下來聽,自然就能在面對選擇時,輕鬆判斷哪些該保留、哪些該捨棄,哪些是想都不用想就非它不可的。

現在我特別喜歡每天早上透過冥想和寫日記來反思。

這就像是給自己一個專屬空間,讓我能靜下來好好跟那些情緒和身體反應對話。

我也會把最近發生的事拿出來反芻,觀察自己當時怎麼想的、有什麼感覺,最終做了什麼決定,然後再從這些行為裡破譯出自己真正的需求。

這感覺就像是偵探在解讀一樁懸案,每找到一個線索,就離真實的自己更近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lalin的沙龍
0會員
14內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