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

含有「動機」共 1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諮商一段時間了,想整理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首先會想去諮商,一定有一個超級強烈的動機驅使自己去,那個動機就是主要的訴求,當然可能也不只一個也許有兩、三個。 自己至少得知道目前的困境在哪,例如:工作上總是充滿不如意、感情上受挫、家庭不和諧、受到霸凌、長期的憂鬱、受到同儕欺壓排擠等等。
Thumbnail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4/13
是啊!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4
宇牛 嘿嘿 宇牛大是不是被動機騙過幾次, 我自己就很常被動機耍😅
透過這部看似荒誕的電影,我們可以看到成功者背後的寂寞孤獨,也可以看到鋌而走險的綁匪,曾經不斷的努力卻盡付流水。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4/12
謝謝慕風分享!感覺真的很好看!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4
❦ 莊小昕 有空要看看喔!好看又有深意。
投票
阻礙運動的理由
有的!我今天上班有走到路,我對運動的定義就是這麼廣😏😏😏
跳鼠飛行日記 平平都是走路,說不定跳鼠大是跳著走,那絕對有運動效果的啊🤣🤣🤣
在這個訊息往來頻繁的時代,「已讀不回」幾乎成為了一種常見的溝通現象。當我們傳出訊息,看到對方「已讀」卻遲遲不回時,內心可能會開始不安、焦慮,甚至腦補各種可能的原因。但真相是,已讀不回並不一定代表「故意忽略」,不同人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動機。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已讀不回」的 5 種心理動機’’
Thumbnail
  就像如果一個孩子想要製作風箏,他自然需要弄懂一部份的幾何學、認識空氣阻力、並參與木工技能的實踐。而我們參與過的那些數學課、自然課和美術課,卻沒有問過孩子學習這些東西的動機,直接叫他們學會。在這個時代成長的人,只要對任何一件事情感興趣,都能夠輕易找到這個學習英文的動機:「我想要看懂這部教學影片」。
時堂-avatar-img
2025/03/10
心有戚戚焉!以前那個年代,老師教學就是「背、背、背」,填鴨式教學,唉!
2025/01/06(一)日記 午後曬冬陽時,腦中遐思到宗教議題──我認為「無神論者」行善是「最勇敢」的,因為他們不求因果輪迴的善報、不求天堂的應許,不求超自然的種種慰藉。 就純粹行善動機而言,有神論者(宗教徒)不見得比較無私,只是他所求的可能是更遙遠的回報──比如說死後的天堂或下輩子的福
Thumbnail
sunnielei-avatar-img
2025/03/10
「行善的酬報」就是能夠 -繼續行善-。行善所得到的最大滿足,就是和善的本體-神連結在一起,與神同行。箴言14章14節,所羅門說:「行善之人必從自己的行為得以知足。」 真正的行善源於內心的良善,要首先擁有良善的生命,然後自然而然地去行善。 行善背後的動力是知道也經歷過 神就是愛 的恩典後的甦醒 https://vocus.cc/article/66677114fd89780001a12423 . 希望你知道 你被這個世界愛著 —來自sunnielei發佈於⏳熵妮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677114fd89780001a12423
幾年磕磕絆絆的經驗,情緒起起伏伏。 看了精神科、找過諮商。 經驗上精神科的藥抑制了太過激烈的情緒,但看著手上成把的藥物,心理多少還是難受。出現過典型的情緒: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什麼?要吃藥到幾時? 諮商老實說自己也封閉,給諮商師的訊息不夠多,諮商師也菜。不夠合拍,也不太有耐心。常常耗了時間,彼此
你有沒有發現, 有些人學得快、進步明顯, 好像比較容易超越其他人? 其實他們並不一定比較聰明, 根據我自己八年的講師、諮詢顧問經驗, 以及交流超過上萬人的觀察中發現, 這些人的關鍵特質是......
你並不需要使出渾身解數,讓別人對於錄取你感到有非收自己不可的壓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