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星 有人說投資高股息 ETF 不只要看殖利率,更要看總報酬率,可是投資高股息ETF不就是要挑殖利率高的嗎?
小真 對,兩個指標都很重要,只是在不同時間點,我們關注的重點不同。簡單來說,總報酬率 = 殖利率 + 價差報酬率。
以 00878 為例,它在 2020 年中旬發行,我整理了它 2021 年到 2024 年的數據圖表,可以觀察到:股價從 16.1 元穩定成長到 22.18 元。總報酬率波動較大,從 42.66% 到 -9.64% 都有,但四年平均仍有 17%。殖利率則相對穩定,從 6.08% 緩慢上升到 9.22%。這顯示 ETF 的整體趨勢是平穩向上的。

如何運用總報酬率與殖利率?
我將高股息 ETF 的投資分為兩個階段來說明:
1. 挑選標的:主要看總報酬率,其次看殖利率
在選擇 ETF 時,首先要看總報酬率是否呈現長期向上的趨勢。
總報酬率代表了 ETF 的整體績效。如果總報酬率長期不好,代表股價沒有成長,未來發放高股息的能力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總報酬率向上」是高殖利率的根本前提。
接著,再確認它歷年的殖利率是否穩定且符合你的期望。
舉例來說,00878 四年來的平均總報酬率為 17%,股價也從 16 元成長到 22 元,殖利率更從 6% 穩定提升到 9%。如果我對這樣的總報酬率和殖利率都感到滿意,就會考慮將它列入投資標的。
2. 實際買進:主要看殖利率,定期檢視總報酬率
當你選定標的後,實際買進時,我建議將注意力放在殖利率上。
由於高股息 ETF 的殖利率相對穩定,你可以更容易設定預期的殖利率目標。例如,如果 00878 的殖利率平均有 6%,你可以設定一個「買進目標殖利率 6% 以上」,只要股價符合這個條件就持續買進。這樣做可以讓你的投資計畫更具體,也更容易堅持長期投資。
每年底,你可以回頭檢視一次總報酬率。如果績效表現仍在可接受範圍內,就繼續持有或加碼。但如果長期表現不佳,或是配息不穩定,為了避免機會成本損失,這時就可以考慮是否要調整持股。
不過,我個人不會過度追求總報酬率和殖利率的最大化,那樣反而容易患得患失、頻繁換股。只要整體績效令人滿意,持續持有即可。
為什麼買進時要看殖利率,而不是總報酬率?
阿星 為什麼買進高股息 ETF 時主要看殖利率,而不是總報酬率呢?
小真 總報酬率的波動很大,主要來自於股價的價差。如果買進時過度關注總報酬率,實際上就是每天在看股價的漲跌,這樣很容易受到市場情緒影響。
如果你專注於股價漲跌,可能會發生什麼?
當股價大跌時,你會感到恐懼,信心動搖。隨著帳面虧損擴大,你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投資判斷,最後在恐慌情緒下賣出,結果往往是「買高賣低」。
如果你專注於殖利率與股利,情況會如何?
當股價下跌時,代表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買到更高的殖利率。你的心態會從「帳面虧損」轉變為「撿便宜」。你會專注於累積張數,因為張數越多,未來能領到的股利就越多。
我當年就是這樣做的。在 2022 年股價下跌時,我持續買進 00878,把注意力放在累積張數上,最終我的平均成本降到 17 元。當 2025 年 3 月股價漲到 22 元時,加上累積領到的股利,總報酬率讓我非常滿意。
至於市值型ETF,基本上只看長期總報酬率挑選就好,不用管殖利率。然後不要管股價的漲跌,定期定額一直買就對了,不解釋。
重點是找到一個能讓你心無旁騖地長期投資的方法。當你不再受股價波動影響,才能真正享受複利帶來的成長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