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楓時評》馬太鞍堰塞湖潰堤 花蓮救災卸責中央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25年9月23日,花蓮縣馬太鞍溪溢流,造成光復鄉街道滿目瘡痍。(圖:聯合報)

2025年9月23日,花蓮縣馬太鞍溪溢流,造成光復鄉街道滿目瘡痍。(圖:聯合報)

2025年9月22日至23日,強颱「樺加沙」橫掃台灣,再度戳破了這座島嶼對極端氣候的自我安慰。這場未曾登陸卻重創全台的風暴,赤裸揭示基礎設施的脆弱。花蓮首當其衝,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不僅沖毀台9線橋樑、淹沒光復鄉,連光復車站也陷入水鄉澤國。高達4378戶停水、2648戶停電,交通與民生在瞬間癱瘓。

然而,風雨之下更難堪的是地方政府完全不肯負起責任,在颱風來襲時,身為地方救災指揮官的縣長徐禎蔚沒有第一時間坐鎮救災指揮中心,更在事後將所有問題推給中央,認為是中央未有效提前處置,指責行政院補助款遲遲未到位,導致治水工程延宕;當災民在泥濘與黑暗中苦等援手時,官員卻忙著卸責與口水攻防。這不只是一次颱風的重創,更是一場治理能力的潰堤──真正需要補強的,不只是堤防與橋樑,而是政府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強颱「樺加沙」的無情考驗

2025年9月22日至23日,強颱「樺加沙」自巴士海峽北上,雖未正面登陸,卻以龐大的暴風圈與滯留豪雨重創全台。南部低窪地區淹水不斷,東部山區土石崩塌頻仍,北部亦難倖免,多處道路坍方、電力中斷,顯示這場風災的破壞力不分地域。花蓮更因馬太鞍溪暴漲導致堰塞湖溢流,沖毀台9線橋樑,光復鄉陷入水鄉澤國,數千戶停水停電,交通與民生全面癱瘓。

截至目前為止,此次馬太鞍溪溢流已經導致14死、34傷、152人失聯。這起災情不僅重創花蓮,更讓全台回想起2009年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小林村滅村的慘痛記憶。凸顯台灣防災體系與基礎建設仍存在結構性不足。

人禍比天災更為可懼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凸顯了中央與地方在防災上的巨大落差。

早在7月堰塞湖形成後,中央政府便成立應變小組,利用空拍與衛星持續監測,並多次召開跨部會會議,與地方政府協調防災與疏散計畫。颱風來襲前,中央更發布緊急預警與細胞廣播,提醒民眾避難。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公開肯定中央應變「及格」,直言若無中央緊急介入,災情恐更慘烈。

這些超前部署,展現了中央在專業監測與協調上的高度效率與前瞻性。相形之下,地方政府的反應卻顯得遲緩且混亂,兩者在危機處理上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在災害發生前,農業部林保署也曾9次對花蓮縣政府發出警示,然而花蓮縣府直到9月17日才針對疏散方案進行第一次會議討論。這種完全不積極的態度,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暴露中央與地方在救災上的巨大落差。中央政府在第一時間啟動應變機制,水利署與應變中心專業團隊進駐,調度重型機具加固堤防、防止災情擴大。相較之下,花蓮縣政府反應遲緩、指揮混亂,交通管制與民眾撤離都嚴重失能。縣長徐禎蔚未坐鎮指揮,事後更將責任推給中央,顯然是失職。

災後,副總統蕭美琴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立即前往災區勘災、慰問災民,展現中央的積極態度。然而,身為地方首長的徐禎蔚和立委傅崐萁,卻將精力用於政治口水戰。傅崐萁在臉書上聲稱早在風災特別條例協商會議上,就曾要求農業部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但事實查核發現,他並未在會議中提及此事。這對長期掌握花蓮政壇的夫婦,不僅未解決早在2003年就已形成的堰塞湖問題,災後更將責任全數推給中央,無視花蓮縣民的生命安全。

這場災難不只是天災,更是人禍。它揭示了地方政府在危機處理上的無能,以及部分民意代表只顧政治操作、漠視人民性命的冷酷現實。

這場風災的結局,不應只是災民家園的重建,更應是台灣防災體系與政治文化的徹底反思。當政治人物將災難視為權力鬥爭的工具,當地方政府的無能與怠惰成為常態,每一次的風雨來襲,都將成為對人命的無情考驗。我們必須嚴肅追究失職者的責任,並要求一個真正能為人民安危負責的政府。唯有如此,這座島嶼才能從悲劇中汲取教訓,不再讓「人禍」凌駕於天災之上,真正為下一次的風雨做好準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台灣
5會員
14內容數
自由,是這塊土地的靈魂 民主,是這塊土地的精神 人權,是這塊土地的堅持 自由、民主、人權,組成了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自由台灣 身為台灣的我們,盡我們自身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園 Team Taiwan 挺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遊玩太魯閣的經驗,包括2023年9月海葵颱風天後的風景、燕子洞步道和天祥的遊覽行程,以及住宿分享,也對於2024年0403地震造成景點損壞的感慨。深入描述了旅遊的細節和感受。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遊玩太魯閣的經驗,包括2023年9月海葵颱風天後的風景、燕子洞步道和天祥的遊覽行程,以及住宿分享,也對於2024年0403地震造成景點損壞的感慨。深入描述了旅遊的細節和感受。
Thumbnail
2024.07.19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為改善西區、南屯區內,公益路、五權西路二段、大忠街及大進街所圍區域內污水下水道建設,現正推動污水下水道工程。此區域鄰近麻園頭溪,生活污水部分藉由道路兩側雨水側溝排入麻園頭溪,經監測結果顯示麻園頭溪現屬於中度污染程度,為改善此情形,水利局於日前舉辦「
Thumbnail
2024.07.19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為改善西區、南屯區內,公益路、五權西路二段、大忠街及大進街所圍區域內污水下水道建設,現正推動污水下水道工程。此區域鄰近麻園頭溪,生活污水部分藉由道路兩側雨水側溝排入麻園頭溪,經監測結果顯示麻園頭溪現屬於中度污染程度,為改善此情形,水利局於日前舉辦「
Thumbnail
日本透地雷達車再度抵臺,協助花蓮市健檢403強震後的道路安全。17日下午,日本ジオ・サーチ株式會社社長雜賀正嗣率領技術團隊抵達花蓮,與花蓮市長魏嘉彥、花蓮縣議員魏嘉賢等人,共同商討市區道路安全的檢測合作計劃。此次合作是繼0206地震後的再次合作,旨在協助花蓮市重要道路的全面檢測,確保市民行車安全。
Thumbnail
日本透地雷達車再度抵臺,協助花蓮市健檢403強震後的道路安全。17日下午,日本ジオ・サーチ株式會社社長雜賀正嗣率領技術團隊抵達花蓮,與花蓮市長魏嘉彥、花蓮縣議員魏嘉賢等人,共同商討市區道路安全的檢測合作計劃。此次合作是繼0206地震後的再次合作,旨在協助花蓮市重要道路的全面檢測,確保市民行車安全。
Thumbnail
0403地震造成花蓮多處災情,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昨日(4/9)率領團隊前往花蓮多個受災地點及花蓮縣消防局新秀消防分隊,以關心居民受災情形並慰問仍在太魯閣前線執行搜救勤務的消防員。
Thumbnail
0403地震造成花蓮多處災情,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昨日(4/9)率領團隊前往花蓮多個受災地點及花蓮縣消防局新秀消防分隊,以關心居民受災情形並慰問仍在太魯閣前線執行搜救勤務的消防員。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看到花蓮強震後滿目瘡痍的太魯閣我真的很難過! 2020年2月我們一家人去花蓮玩! 要去太魯閣的前一天晚上剛好發生地震! 我說隔天不要去太魯閣了會很危險! 回台北前! 我們開車繞去太魯閣的入口處拍了東西橫貫公路牌樓與那塊大石頭! 沒去成太魯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看到花蓮強震後滿目瘡痍的太魯閣我真的很難過! 2020年2月我們一家人去花蓮玩! 要去太魯閣的前一天晚上剛好發生地震! 我說隔天不要去太魯閣了會很危險! 回台北前! 我們開車繞去太魯閣的入口處拍了東西橫貫公路牌樓與那塊大石頭! 沒去成太魯
Thumbnail
今天4/3才準備出發今天的行程,接收到大新聞,花蓮發生大地震, 震度達7.3 ,天啊,除了花蓮,北部也很嚴重,全省都超有感。心中似有千斤重擔,慢慢的,臉書不斷傳來災情,花蓮有二棟大建築倒塌,公路落石不段,災情不斷擴大,天佑台灣。 今天要到遠程,來回要5個小時,目地的是皇陵古城,也就是古都,在順化,
Thumbnail
今天4/3才準備出發今天的行程,接收到大新聞,花蓮發生大地震, 震度達7.3 ,天啊,除了花蓮,北部也很嚴重,全省都超有感。心中似有千斤重擔,慢慢的,臉書不斷傳來災情,花蓮有二棟大建築倒塌,公路落石不段,災情不斷擴大,天佑台灣。 今天要到遠程,來回要5個小時,目地的是皇陵古城,也就是古都,在順化,
Thumbnail
0403花蓮大地震造成花蓮市區很多大樓毀損,也重創了太魯閣國家公園和蘇花公路,但花蓮人展現了團結、自助、互助,並在經過地震後很快地恢復生活的能力。
Thumbnail
0403花蓮大地震造成花蓮市區很多大樓毀損,也重創了太魯閣國家公園和蘇花公路,但花蓮人展現了團結、自助、互助,並在經過地震後很快地恢復生活的能力。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上午,花蓮市再度遭受強烈地震的襲擊。在這場地震中,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對於花蓮市公所團隊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地震當日市公所團隊憑藉著過去0206地震的經驗,迅速於中華國小開設收容所,以應對災情,充分展現了平日的訓練成果以及出色的應變能力。 魏嘉賢表示,這場地震是對花蓮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上午,花蓮市再度遭受強烈地震的襲擊。在這場地震中,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對於花蓮市公所團隊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地震當日市公所團隊憑藉著過去0206地震的經驗,迅速於中華國小開設收容所,以應對災情,充分展現了平日的訓練成果以及出色的應變能力。 魏嘉賢表示,這場地震是對花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