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一杯咖啡,為自己開啟一天的到來。
說起來,我對咖啡的要求並不高,什麼中、淺、深焙在我口中差異並不大,在咖啡愛好者眼裡應該是不可原諒的吧(笑)。
但比起口感上的講究,自己似乎更在意的是,咖啡喝完後,留下的咖啡渣還能做什麼?
過去,咖啡渣頂多被我留下來作為除臭用 ─ 放冰箱、鞋櫃或者煙灰缸。
直到開始接觸製作手工皂後,便想把咖啡渣加入,作為平日的清潔用皂。感謝現今網路資訊的便利,即使老師沒特別教過,也都能從網路上找到很多相關的作法。
前製作業
咖啡渣要事先乾燥,不然混入皂液後容易發黴;
而家事皂的油品比例與身體皂的也不同
清潔力要足夠,所以棕櫚油與椰子油比例會較高。
但也可能讓皂的質地偏硬,需要提早切皂,或直接做成單顆皂。
嗯….原來是這樣呀~看著網路大大們的經驗分享。
為了確保咖啡渣是完全乾燥的狀態,在製作前又先送進烤箱回烤了一下。
這時屋內頓時又充滿了淡淡的咖啡香。
原本即將被丟棄的咖啡渣感覺又在此時活過來了~

不疾不徐的秤著水、油品、氫氧化鈉,雖然這是我第二次獨自做皂,但在這樣的時刻依舊感到舒服與自在。從攪拌、注意皂液的變化,到最後倒入模具,過程有種安定的節奏,讓心很踏實。
這是一份踏實感
做皂的過程或許大同小異,而自己也不太懂什麼特殊技巧,但每次看著皂液灌入模具的時刻,總是感到期待與滿足。
一開始自己也曾考慮要買什麼樣式的皂模,但有次意外發現,我們吃完的豆腐盒、餅乾內盒都是PP 5 的塑膠材質,問過老師確認安全無虞(食品級的安全)。清洗消毒後,它們就成了我現在的皂模。這些盒子不僅容易取得,而且還意外的好用,切皂時有清晰的格線,送朋友時也很方便整盒送出。

雖然外型稱不上精緻漂亮,但我更喜歡這種「再利用」帶來的滿足感,一種由內心深處所感受到的滿足與踏實。不論是豆腐盒再利用還是咖啡渣,都有種終於將它們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暢快感。
一杯咖啡的結束
或許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一塊半調子的手工皂,它可能不完美、不均勻,甚至看起來有點傻,但我很喜歡這塊皂的踏實。它不只是個作品,似乎也是另一種生活方式 ─ 我們可以選擇用更溫柔的的樣貌,來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