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澤市區的絕對主角: 金澤城和兼六園。相信大多數人遠道而來都是為了這裡別致的景色,我也不例外。在結束了先前的開胃菜: 西茶屋街和武家屋敷後,我來到了尾山神社前的長階梯,迎接來的是屬於金澤的冬季之美。
同場加映: 踏入北陸小京都 金澤自由行 西茶屋街、長町武家屋敷漫遊
尾山神社
尾山神社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是一座祭祀加賀藩(金澤地區舊稱)創建者前田利家公的神社。它雖然是歷史悠久的武將神社,但最獨特之處在於其建築風格。神社最著名的地標是建於明治時代初期的神門。這座三層樓高的木造大門,巧妙地融合了日式、中式與西方的建築元素。尤其是頂層,鑲嵌有荷蘭風格彩色玻璃,使它在日本神社建築中顯得非常特別,是許多遊客來此必拍的景點。
神社主要供奉的前田利家公,是戰國時代的名將。因此,尾山神社被視為祈求勝運、事業成功和家庭安泰的守護神。在主殿後方,還有一個模仿加賀國地形設計的神苑(日式庭園),為遊客提供了一處靜謐的休憩空間。

尾山神社極具特色的 -- 神門

前來觀光與參拜的人熙來攘往

最特別的是御守販售處,設有獨立的玻璃櫥窗販賣所,內頭也有舒服的暖氣
金澤城公園
鼠多門
鼠多門位於金澤城西側城郭的玉泉院丸,是通往金谷出丸(今尾山神社境內)的出入口,經由木製的鼠多門橋連接。這是一座在大門上加蓋櫓的城門,屬於櫓門的一種。設立年份不詳,但根據圖畫,可知江戶時代前期便已存在。當城內大多數建築物都毀於寶曆9年(1759)的大火時,此門亦得以倖免於難,經過多次修繕,一路保存至明治時代。
和官網照片不同,取而代之的是橋上滿滿的雪

橋上俯瞰下方的車道

許多關於鼠多門重建的詳細介紹

實際走訪會發覺日本對於古蹟還原的木工可謂非常之高水準,無論是結構的連接或是接縫的貼合程度,可說是將日本人的匠人精神發揮到極致,這些精神的體現在等等的金澤城內也都能再見識到。


鼠多門出來後的第一個咖啡廳: 玉泉庵
玉泉院丸庭園
走入金澤城中心前迎面而來的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庭院: 玉泉院丸庭園。玉泉院丸庭園由加賀藩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於寬永11年(1634)開始建造,之後歷經第五代「綱紀」及第十三代「齊泰」等歷代藩主著手整建,至廢藩之前,此庭園皆保存在金澤城內的玉泉院丸。此庭園與作為設宴場地的兼六園相比,更接近能夠凸顯個人特色的藩主內院。

斜坡上往下拍的玉泉院丸庭園

圓潤潤的積雪為蕭瑟的冬天增添了一抹視覺上的美感
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
接下來便是金澤城的主要地標: 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這三者構成一個連續結構,整體構造為二重檐二層的五十間長屋將三重檐三層的菱櫓,與橋爪門續櫓連接起來,這些建築都是戰時為了守護二之丸所建的設施。
菱櫓原是監視大手門(前門)與搦手門(後門)的塔樓,橋爪門續櫓原是監視二之丸大手門之橋爪門升形的塔樓,五十間長屋原是武器倉庫。修復時除了採用傳統的木造軸組式工法,還加裝了樓梯昇降機與電梯等,整建完在無障礙空間的表現非常優秀。

金澤城以及兼六園的相關參觀價格


各式各樣精妙的木榫結構

昔日金澤城的廣袤面積



仔細看還會怕遊客腳冷,提供木色的電熱墊🤣


處處可見的無障礙設計

實際設立模型的木榫結構
橋爪門是在寬永8年(1631)那場大火後,為二之丸所整建的正門,形式為升形門,由高麗門形式的「一之門」、石牆與二重牆包圍的「升形」以及櫓門形式的「二之門」所構成,是城內規模最大的升形。橋爪門與「石川門」、「河北門」合稱為「三御門」,由於橋爪門是通往二之丸御殿的最後一道門,因此通行限制在三御門當中最為嚴格。事實上,橋爪門通常是許多遊客都會路過的一扇,也因為甫經修建完成,從外觀來看仍閃耀著光澤。

從外邊看的橋爪門

大雪的好處,到哪邊都有人堆雪人

雪人們和橋爪門遠近景

走道途中又開始下雪,遊客們也是不亦樂乎

兼六園入口一旁的茶店通り

回首遙望石川門
兼六園
加賀百萬石巡禮也即將來到終點,就是最別致的 -- 兼六園 !! 對於一個時常被拿來當作旅行社北陸行程廣告封面或是明信片的經典之景,進入之前是無比的期待,尤其這次還下了那麼多雪。透過先前購買的金澤城&兼六園共通券,可實現無縫銜接入兼六園而毋須大排長龍購票。
兼六園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緊鄰金澤城,是公認的日本三大名園之首(與水戶的偕樂園、岡山的後樂園並列)。它最初是江戶時代統治金澤的加賀藩主前田家的私人庭園。「兼六園」這個名稱源自中國宋代詩人李格非《洛陽名園記》中的論述,意指一個完美的庭園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六勝」: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與眺望。
兼六園雖然歷經多任加賀藩主,耗費長久歲月建造而成,但建園的基本思想是一以貫之的──即神仙思想。將大池比擬成大海,海中有島,島上住著長生不老的神仙。首位建園的五代藩主綱紀,在瓢池中建造了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仙島;而十三代藩主齊泰也在霞之池中,建造了蓬萊島。
除了徽軫燈籠,兼六園的另一標誌物便是許多松樹上都有的雪吊,為了保護松樹不被積雪壓斷,庭園會設置特殊的雪吊裝置,也因此形成兼六園在冬季獨一無二的美景。

園中的日本武尊の像



回頭拍了張出太陽的霞池
金澤神社
悠悠晃晃來到了兼六園的一角,同事也是祭祀兼園道真和加賀藩主前田家的神社。畢竟祭祀著道真公,金澤神社特別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崇敬,是祈求學業進步、考試合格和智慧啟發的熱門地點。此外,神社境內還有一處著名的「金城靈澤」,據說是「金澤」這個地名的由來。傳說古時有個叫芋掘藤五郎的人在這裡洗芋頭時發現了金沙,因而被視為招財進寶的靈地。

從放生池望去的出口鳥居

手洗池的亭子,有著亮眼的紅色

正殿供奉著菅原道真,祈求考試順利也能來拜一拜

一旁的奉納稲荷鳥居

金城零澤一旁的鳳凰山
旅程之豐富,可以一天內的文章拆成三份來介紹足以見得金澤確實擁有許多值得細細品味的人文景點。也像金澤市網站說得一樣,金澤是個緊湊的城市,許多景點都能包括在15分鐘內的步行範圍內,不管是巴士、共享單車甚至是單純的走路,都能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這充分人文氣息的城市。
接下來便是這一天的最後,也是金澤展現人文氣息的一隅: 石川縣歷史博物館和美術館等地,雖然比起先前的景點遜色不少,但還是個不錯可納入規劃的室內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