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有神明感天大帝,為著名晉代道士許遜,為官期間治水有方,被江西地方視為水神,據說活了136歲,生前除治水外,也有不少神蹟,嚴格說來,感天大帝不能算是罕見神明,但在台灣,以其為主神的寺廟卻很少,最具規模的是桃園市大園區的仁壽宮。
仁壽宮感天大帝信仰之由來,最早是1838年漳州漳浦人許文量自唐山迎請神尊來台,初供奉於民宅,後因神威顯赫,尤其在治病方面很靈驗,1885遂有建廟之議,並命名為仁壽宮,信仰圈大約是大園、田心、橫峰、溪海、和平、內海、圳頭、五權這八里。

感天大帝自1915年後,因報紙數次報導禱雨有應,靈驗事蹟又添幾樁,威名更加遠播。
第一次是1914年,大園苦旱無雨,隔年地方人士設壇祈雨,預定進行六天儀式,若祈雨失敗,將找來更多民眾一同祈雨,結果六天過去了,依舊晴空萬里,眾人大失所望,於是準備麻衣草鞋,將進行第二階段擴大祈雨。
當天下午四點,忽然天氣驟變,雷電交加,接著天降甘霖,旱象遂解。
另大園鄉志記載1917年另有一次祈雨,但報紙沒找到報導,據說此次祈雨成功,信眾為叩答神庥,翻修廟宇,果真如此,報紙當有報導,我推測可能和1915年祈雨那次是同一事件,然後1917年應該是完工年分。
1921年,大園地區又有旱象,庄長率領民眾向感天大帝祈求,這次效率很高,早上祈雨,下午送到,比那些什麼24小時配送的網購都還厲害。眾人歡欣鼓舞,又是請戲酬神,又是備辦牲禮粿品,當時報紙訪問地方耆老,有以下數語:
「感天大帝最靈,每旱魃為虐,祈禱顯應,不獨今次已也。」
該廟每年中元期間的神豬神羊比賽,也是地方一大盛事。
日本時代末期的皇民化運動,仁壽宮亦不能免於干擾,為免神尊被升天,有徐阿東者,將神尊送往台北自宅藏匿,真乃功德無量矣。
1963年,大園春耕之際卻無雨,此次北部旱情嚴重,不獨大園一地,所以各地都向庄頭大廟虔誠祈求甘霖,比如關渡地區就求關渡媽,其中在宜蘭頭城還有件趣事。
話說頭城久旱無雨,有人提議組北港媽進香團,到北港請媽祖伸出援手,然後到大甲鎮瀾宮,請大甲媽到頭城主持祈雨儀式;但有人反對,認為此時景氣不佳,哪有餘力負擔旅費,後來縣議員呂營陳到到慶元宮問神,慶元宮媽祖的回覆是:
「不必迎請北港媽祖,吾神一樣可以求到雨!」
我怎麼覺得慶元媽在講這句話的時候,有點心酸感......
回到主題,仁壽宮此次再度讓農民度過難關,該年還大豐收,仁壽宮之廟志有以下數語:
「......自民國十三年(日據大正十三年)甲子歲以還,經六次之大旱懇請大帝祈雨......」可見感天大帝除醫治百病外,祈雨的成功率也是相當高,而每次成功,信眾小則獻供請戲,大則發起重修,也因此仁壽宮廟貌堂皇,不過,要在廟中看到古物,也相對的機會就比較少。仁壽宮歷次拆下的舊物,有些被放在圳頭村的軍史公園,有興趣者可前往一觀。

位於圳頭村軍史公園的仁壽宮舊物
2022年,媒體盛傳該廟抽出的國運籤,早已預言林智堅會退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當時的報導來看,至於媒體的「解籤」正不正確,見仁見智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