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是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妳明白吧?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東野圭吾˙《白夜行》
東野圭吾是日本相當多產的推理小說家,在出道30多年的時光裡,經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已然多達上百本之多。假如只能選擇推薦一本或兩本東野圭吾的小說,相信許多人都會有不同的口袋名單。
儘管如此,《白夜行》應該是很多人都相當熟悉的經典之一。

《白夜行》是於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間在集英社《小説すばる》連載的長篇推理小說作品,單行本於1999年8月發行,除了曾經被改編為電視劇之外,也曾被改編為電影。
故事從1973年10月間發生於大阪的懸疑命案開始講起──經營當舖業的桐原洋介被發現遭凶器刺入心臟,陳屍在一棟廢棄大樓裡,形同密室的事故現場令辦案陷入膠著,而一度受到警方懷疑的西本文代,不久後也因為瓦斯漏氣而在自家身亡......
緊接著,故事猛然轉向兩名主要角色──亮司與雪穗──的一生,直到小說末尾,當年那起廢棄大樓命案的真相,才接近完整地被揭露出來。
然而早在故事中途,讀者其實就已經被多次暗示該起事件的兇手身分。重點並不在得知該起命案事件的兇手身份,而是如同謎團一般的女主角唐澤雪穗,以及她與桐原亮司之間隱微卻宛如命運共同體的聯結,勾引讀著踏入一段彷彿在白夜中行走的人生。
《白夜行》具有相當獨特的敘事手法,對於時代背景的描繪相當生動。故事起始於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之時,中間跨越長達十九年歲月,時代演進的軌跡在書頁中處處可見,可說亮司與雪穗二人極為擅長利用人性與科技技術的發展,為自己製造翻身的有利「時機」。
獨特之處在於,作者刻意不去描繪兩人間的實際互動,卻不斷暗示有某條隱藏在黑暗中的線,使兩人建立了形同「互利共生」的關係。兩人為了達成目的,都有冷靜且不擇手段的一面,一明一暗,形成鮮明的對比。
「槍蝦啊,會挖洞,住在洞裡。可是有個傢伙卻要去這在牠的洞裡,那就是蝦虎魚。不過蝦虎魚耶不是白住,牠會在洞口巡視,要是有外敵靠近,就擺動尾鰭通知洞裡的槍蝦。他們合作無間,這好像叫做互利共生。」
在日文當中,「白夜」指的是發生在高緯度地區的永晝現象,由於太陽長時間不落於地平線之下,因此即便是在夜晚也有光亮。然而根據《白夜行》中雪穗的一席話,讓她將黑夜當作白天的並非真正的太陽。而即便雪穗在他人眼中已是如同太陽一般耀眼的存在,她卻將自己的天空描述為永恆的黑夜。究竟雪穗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呢?
直到最後一刻,讀者仍然未能真正看進雪穗的內心,不管是愛還是恨,似乎都隱藏在她完美的外貌底下。在故事最後一幕,描寫雪穗從手扶梯上樓,一次都沒有回頭。或許,再也沒有人能夠瞭解雪穗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