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 | 廢墟裡的腳尾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阿倫是一個愛拍廢墟的攝影愛好者,那天,他跑去台南郊區,聽聞有一棟廢棄的老屋,傳說以前辦過喪事,後來就荒廢了。

屋子外牆爬滿青苔,門口倒著幾張破木椅。奇怪的是,門一推開,裡頭竟然傳來一股淡淡的飯菜香。

「不可能啊,這屋子早就沒人住了吧?」阿倫心想。

一、桌子

他拿著相機往屋裡走,竟發現大廳中央擺著一張長桌,桌上放滿了飯菜:白飯、滷肉、煎魚,還有一碗熱騰騰的湯。

飯碗的位置很奇特——每碗飯都放在椅子前方的地上,整齊排列成一列,就像是「腳尾飯」。

阿倫背脊一涼,小時候長輩說過,腳尾飯是給亡者吃的,辦喪事時才會這樣擺,他本能地想退出去,卻聽見桌下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好像有人正在吃飯。

他蹲下來,卻什麼都沒看到,只有一隻黑貓,正舔著飯粒,眼睛閃著詭異的綠光。

二、黑貓

那隻黑貓抬起頭,喉嚨裡發出低沉的咕嚕聲,然後慢慢走到阿倫腳邊,蹭了蹭他,像在引路一樣往屋深處走,阿倫跟了過去,來到一間破舊的房間。裡面牆上貼滿泛黃的訃聞,全都是同一個姓氏,看起來是一戶人家相繼過世。

更詭異的是,每張訃聞下方都貼著一小撮貓毛,突然,黑貓猛地竄上窗台,盯著角落,阿倫順著目光望去,發現房間角落竟坐著一排影子——沒有五官,只是模糊的人形,靜靜地對著地上的飯碗低頭。

三、狂奔

阿倫嚇得舉起相機狂按快門,閃光燈一閃,他清楚看到那些影子全都抬起頭,空洞的臉齊刷刷轉向他。

黑貓忽然發出淒厲的叫聲,撲向阿倫,把相機撞掉在地,阿倫趁機跌跌撞撞往外衝,卻聽見背後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好像有一群人正跟在他身後,他死命奔出廢墟,直到陽光下才停下,轉頭發現身後空無一物,只有那隻黑貓坐在破門口,靜靜看著他。

四、照片

回到家後,阿倫立刻檢查相機,相片裡的飯桌清清楚楚,桌邊一整排黑影正低頭吃飯,而最後一張照片裡,影子們全都抬頭,嘴角掛著未嚥下的飯粒。

在照片的最角落,阿倫竟看見自己,也坐在地上,低頭吃著「腳尾飯」。

後記

後來,阿倫發燒一週,口中一直喃喃自語:「吃太飽了、吃太飽了……」

據說,當地人偶有經過那棟廢屋時,不時仍會聞到飯菜香,有時還能看到一隻黑貓蹲在門口,綠色的眼睛在暗處閃爍。

有人說,黑貓不是來害人的,而是守在那裡,提醒路人——千萬別去碰那桌腳尾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廣說鬼 | 鬼故事、凶宅、都市傳說,說給你聽
4會員
32內容數
在城市的黑暗角落,總有一些故事被人悄聲傳述。 有人說,在凌晨三點的廢棄大樓,會聽見人聲低語; 有人堅持,某條小巷的監視器裡,出現過不存在的人影; 這些故事,或許只是幻覺,或許真的發生過。 小廣說鬼,帶你走進那些「不該知道」的角落。 敢聽嗎?你可能會發現,真相比鬼故事更可怕
2025/09/30
阿翔在台北某家保險公司上班,這間公司加班成風,業務壓力大,許多同事都說自己快被操到吐,某天,公司裡來了一位新女同事,名字叫小婉,她個子嬌小,笑起來甜甜的,但身體似乎很虛弱,每隔幾天,小婉就會突然臉色蒼白、掩著嘴衝出辦公室,蹲在茶水間猛吐。
2025/09/30
阿翔在台北某家保險公司上班,這間公司加班成風,業務壓力大,許多同事都說自己快被操到吐,某天,公司裡來了一位新女同事,名字叫小婉,她個子嬌小,笑起來甜甜的,但身體似乎很虛弱,每隔幾天,小婉就會突然臉色蒼白、掩著嘴衝出辦公室,蹲在茶水間猛吐。
2025/09/26
阿傑和小茹結婚三年,兩人攢了點積蓄後,終於在新北市某個老社區買下了一間中古大樓的套房。雖然屋齡超過三十年,但地段方便,距離捷運站只要五分鐘,小夫妻滿心期待能在這裡展開新的生活。搬進去的第一天,樓下的鄰居就來敲門。那是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男子,穿著皺巴巴的白汗衫和藍色拖鞋,手裡提著一袋自製的小菜。
2025/09/26
阿傑和小茹結婚三年,兩人攢了點積蓄後,終於在新北市某個老社區買下了一間中古大樓的套房。雖然屋齡超過三十年,但地段方便,距離捷運站只要五分鐘,小夫妻滿心期待能在這裡展開新的生活。搬進去的第一天,樓下的鄰居就來敲門。那是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男子,穿著皺巴巴的白汗衫和藍色拖鞋,手裡提著一袋自製的小菜。
2025/09/24
我叫劉志明,今年五十歲,在這棟商辦大樓當夜班保全。這份工作說穿了,就是巡樓、看監視器、處理突發狀況,表面上很輕鬆,但只有做過的人才懂,夜裡的大樓,從來不是你以為的「空」。
2025/09/24
我叫劉志明,今年五十歲,在這棟商辦大樓當夜班保全。這份工作說穿了,就是巡樓、看監視器、處理突發狀況,表面上很輕鬆,但只有做過的人才懂,夜裡的大樓,從來不是你以為的「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高雄大學學生在夜晚騎車探險時遇到的靈異事件。與朋友們夜遊至阿公店水庫時,他意外發現自己身邊出現了不明的身影,讓他對那次夜遊留下深刻印象。這不僅是一次刺激的冒險,也是一個難以忘懷的靈異經歷。文章中還附有插畫版影片,講述其他靈異故事,極具吸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高雄大學學生在夜晚騎車探險時遇到的靈異事件。與朋友們夜遊至阿公店水庫時,他意外發現自己身邊出現了不明的身影,讓他對那次夜遊留下深刻印象。這不僅是一次刺激的冒險,也是一個難以忘懷的靈異經歷。文章中還附有插畫版影片,講述其他靈異故事,極具吸引力。
Thumbnail
第一章:廢棄的學校 在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偏遠村莊裡,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廢棄學校。這所學校荒廢多年,只有破舊的建築在荒草叢中矗立,藤蔓沿著牆壁肆意蔓延,窗戶的玻璃早已破碎,門上的油漆斑駁脫落,散發著一股陰森的氣息。村民們對這個地方避而遠之,因為這裡流傳著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說:學校裡住著一個被遺棄的孩子
Thumbnail
第一章:廢棄的學校 在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偏遠村莊裡,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廢棄學校。這所學校荒廢多年,只有破舊的建築在荒草叢中矗立,藤蔓沿著牆壁肆意蔓延,窗戶的玻璃早已破碎,門上的油漆斑駁脫落,散發著一股陰森的氣息。村民們對這個地方避而遠之,因為這裡流傳著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說:學校裡住著一個被遺棄的孩子
Thumbnail
  那時鬼屋板材倒塌,大批學生逃出,街上途人見狀怕有危險、報警陳情。就近警局調派四名巡警趕抵現場,釐清案件始末,要求酒吧店長錄取口供。   僅以汗衣裹着花臂的劉民赤膊上身、坦然配合警方查問,包括舉辦鬼屋活動及孫兒因口角而打架,更澄清不曾向未成年人士販售酒精飲品。掃見店長手臂血滲的勢頭不減,警員循例
Thumbnail
  那時鬼屋板材倒塌,大批學生逃出,街上途人見狀怕有危險、報警陳情。就近警局調派四名巡警趕抵現場,釐清案件始末,要求酒吧店長錄取口供。   僅以汗衣裹着花臂的劉民赤膊上身、坦然配合警方查問,包括舉辦鬼屋活動及孫兒因口角而打架,更澄清不曾向未成年人士販售酒精飲品。掃見店長手臂血滲的勢頭不減,警員循例
Thumbnail
這是一間鬼屋 我是裡面的幽靈 每天做了四人份的飯菜 即便只有我一人入座 每天去打開三間房門 即便裡面空無一人......
Thumbnail
這是一間鬼屋 我是裡面的幽靈 每天做了四人份的飯菜 即便只有我一人入座 每天去打開三間房門 即便裡面空無一人......
Thumbnail
那棟垃圾屋的獨居怪人被發現死在路邊。 鄰里已沒人記得他的名字了。 清潔隊花了一周才將屋內的垃圾全數清出來。社區也終於都鬆了口氣。
Thumbnail
那棟垃圾屋的獨居怪人被發現死在路邊。 鄰里已沒人記得他的名字了。 清潔隊花了一周才將屋內的垃圾全數清出來。社區也終於都鬆了口氣。
Thumbnail
日本古宅鬼屋傳說-深山裡有一座古老的日式宅院,竹林層層圍繞,傳說中這裡曾是日治時期一位富商的別墅,自從富商一家離奇失蹤後便成為了當地居民口中的鬼屋。宅院內出現連環恐怖事件,帶著攝影機的探險者想探究真相。結果卻更令人毛骨悚然。讓我們一起解開這個深山古宅的神祕面紗。
Thumbnail
日本古宅鬼屋傳說-深山裡有一座古老的日式宅院,竹林層層圍繞,傳說中這裡曾是日治時期一位富商的別墅,自從富商一家離奇失蹤後便成為了當地居民口中的鬼屋。宅院內出現連環恐怖事件,帶著攝影機的探險者想探究真相。結果卻更令人毛骨悚然。讓我們一起解開這個深山古宅的神祕面紗。
Thumbnail
再次來到小孟家,距離外面鬧區不到30公尺的距離,卻讓我再三感慨其中差別:大巷口外,車水馬龍,巷子內,沈靜如水。 搬動箱子的過程尤其不順,一股腦的抗力似乎非常不歡迎我的到來。 明明一趟不到10分鐘的過程,半小時都還沒搞定,但是要我就此離開,未免太過天真。 剛到樓下便感到一陣騷動,不好!前陣子事情
Thumbnail
再次來到小孟家,距離外面鬧區不到30公尺的距離,卻讓我再三感慨其中差別:大巷口外,車水馬龍,巷子內,沈靜如水。 搬動箱子的過程尤其不順,一股腦的抗力似乎非常不歡迎我的到來。 明明一趟不到10分鐘的過程,半小時都還沒搞定,但是要我就此離開,未免太過天真。 剛到樓下便感到一陣騷動,不好!前陣子事情
Thumbnail
可以幫幫我嗎?我不想要任由房子荒廢腐爛下去了! 家,作為建築物,只是容器,人,做為居民,才是選擇家的模樣最重要的。 透過恐怖來療癒世人受傷的心,最宜家宜居的勸世輕恐怖小說,營繕師異譚系列第三集熱騰騰上市! 獨步文化又帶我來到新世界,我以前最喜歡的恐怖小說家之一是朱川湊人,每每都從他的都市恐怖作
Thumbnail
可以幫幫我嗎?我不想要任由房子荒廢腐爛下去了! 家,作為建築物,只是容器,人,做為居民,才是選擇家的模樣最重要的。 透過恐怖來療癒世人受傷的心,最宜家宜居的勸世輕恐怖小說,營繕師異譚系列第三集熱騰騰上市! 獨步文化又帶我來到新世界,我以前最喜歡的恐怖小說家之一是朱川湊人,每每都從他的都市恐怖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