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淡水散步之路:滬尾礮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多數人來到淡水,不是到河邊看夕陽,就是到老街覓美食。對於我這長住淡水三十年的外地人,看夕陽及覓美食並非日常,而是待客之偶然。

由於擔任淡水古蹟博物館志工,常徜徉於淡水山水,徘徊於百年古蹟,浸淫於這塊曾見證19世紀末期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也是清唯一的一場勝戰)的土地。

前日在滬尾礮臺值勤。

雖已是10月,一早溫度就超過30度,幾經思考,放棄敬老乘車優待,安步當車徒步到礮臺。

由我家走到滬尾礮臺或其他值勤地點,通常得先穿過繁忙的捷運站,再沿著河邊或老街前進。天氣酷熱,決定走老街,換得一些陰涼,經過老街中點馬偕銅像,來到較安靜的老街後段。

曝曬在酷日之下,汗流浹背,途經海關碼頭,再沿著木板棧道前進,常見的釣客不見蹤影,已合龍的淡江大橋就在眼前。

淡江大橋成為淡水的新地標。

淡江大橋成為淡水的新地標。

在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的十字路口過馬路,過馬路後就是車少人少,非常適合散步的林蔭大道(中山北路一段6巷及8巷,兩巷併行)。

中山北路一段8巷,隔著成排的樟樹是6巷。

中山北路一段8巷,隔著成排的樟樹是6巷。

右側馬路(6巷),依序有鬱金香飯店及和平公園(有數座石雕),進入公園後可由有詩有畫的滬尾藝文步道,走向一滴水紀念館。

左側馬路(8巷)的左側為新北市忠烈祠,過忠烈祠後與6巷會合,前行不遠即可見到滬尾礮臺(國定古蹟)及淡水高爾夫球場(台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

礮臺及球場之間的小路仍為6巷,繼續往前可抵雲門劇場。


滬尾礮臺的內臺門,上有劉銘傳「北門鎖鑰」題字橫匾。

滬尾礮臺的內臺門,上有劉銘傳「北門鎖鑰」題字橫匾。

滬尾礮臺的前世今生

滬尾礮臺建於1886年,為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於北部建設的四座礮臺之一,用以防衛淡水港。礮臺位於五虎崗第一崗,可俯瞰淡水河口(現已被樹林遮蔽),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礮臺四周有高約6.5公尺的土坡護牆,與胸牆及臺牆(主牆)之間有壕溝。臺牆厚約4.2公尺,高達7公尺。

照片左側為土坡護牆,與胸牆及臺牆之間有壕溝。攝於礮臺與球場之間的小巷。

照片左側為土坡護牆,與胸牆及臺牆之間有壕溝。攝於礮臺與球場之間的小巷。


臺牆下為拱狀結構兵房(甬道),主要作為彈藥庫及士兵起居空間,上方覆蓋厚土及植被,外牆有門窗,拱頂有通氣孔,以增加空氣對流。兵房初建時有53間,現多已打通。


礮臺於北及西北兩側有Y字型運彈坡,通往北、東北、西北及西南四處礮盤(礮座),礮座上原配有英製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火力強勁。



初建時,中央廣場設有一棟五開間的官廳,為軍官辦公及休息處所,現僅存地表殘跡及一處殘壁。

這座結構完善、設備精良的礮臺建成之後,並未參與過任何一場戰役,因此保存完好的樣貌。可惜多數來淡水的遊客,鮮少到此參觀,錯失瞭解台灣近代史及軍事建物的機會。

如何到滬尾礮臺?

  1. 步行:由捷運站步行至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的路口約25-30分鐘,由路口步行至滬尾礮臺約10分鐘。
  2. 公車:滬尾礮臺站(或稱為滬尾休閒園區、忠烈祠、淡水球場等)下車後步行。往淡海方向的公車會停在過休閒園區的路口,唯一開進到礮臺及球場的公車是836,班次很少。
  3. 自行開車:停車場依序為,滬尾藝文休閒園區(收費停車場,第 1 個小時 120 元,之後每 30 分鐘 60 元),和平公園、忠烈祠或淡水高爾夫球場(免費停車場)。

需要購買門票嗎?

  1. 滬尾礮臺門票80元,學生、超過65歲的老者、少於12歲的幼童、新北市民等憑證件免費。憑票根可進入紅毛城、小白宮及滬尾礮臺三處古蹟,也是淡水唯三收費的古蹟(票價與免票對象)。
    開放時間:平日,上午9點半至下午5點,周末或假日至下午6點,每個月第一周周一休館,如遇假日順延。
  2. 一滴水紀念館免費參觀,開放時間:上午9點至下午4點半,周一休館。

除散步,還能做甚麼?

  1. 導覽:滬尾礮臺每天早上10、11點,下午2、4點,有30分鐘的專業導覽。
  2. 用餐:淡水高爾夫球場、鬱金香飯店或Mall有餐廳可以用餐,雲門劇場有星巴克咖啡。
  3. 攝影:斑駁的石牆、拱頂的甬道、單向光源的兵房、有著煙燻磚的運彈坡都非常適合拍攝看起來有歷史感的照片,建議早晨或黃昏,陽光較斜時拍攝。平日早上除非有團體參觀,否則沒幾名遊客。

最後,祝格友們中秋節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5.1K會員
284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3
過了淡水老街後的這段中正路,大多是公務機關,人行道寬敞,遊客較少,又有樹蔭,散步真是愜意。
Thumbnail
2023/10/23
過了淡水老街後的這段中正路,大多是公務機關,人行道寬敞,遊客較少,又有樹蔭,散步真是愜意。
Thumbnail
2023/06/25
遶境之日,鑼鼓喧天,萬人空巷。各大宮廟、神將、獅陣、龍陣、鼓陣、旗陣、軒社、藝陣等隨行隊伍規模龐大,早年亦廣設筵席,招待賓客,又被稱為「淡水大拜拜」。
Thumbnail
2023/06/25
遶境之日,鑼鼓喧天,萬人空巷。各大宮廟、神將、獅陣、龍陣、鼓陣、旗陣、軒社、藝陣等隨行隊伍規模龐大,早年亦廣設筵席,招待賓客,又被稱為「淡水大拜拜」。
Thumbnail
2022/07/10
年輕時與好友手牽手走鐵軌過山洞的悸動,醞釀成眠月之行。
Thumbnail
2022/07/10
年輕時與好友手牽手走鐵軌過山洞的悸動,醞釀成眠月之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紅毛城是台灣歷史中一個知名建築物。這裡歷經近四百年的西方列強爭奪,時至今日;這裡成為一個新北市淡水區觀光知名地點。紅毛城屹立不搖的建築物,可說是觀光客來此回憶歷史與觀看早期西方建築物。歷史學者更能從這裡找尋歷史的真相與歷史考古。 紅毛城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Thumbnail
紅毛城是台灣歷史中一個知名建築物。這裡歷經近四百年的西方列強爭奪,時至今日;這裡成為一個新北市淡水區觀光知名地點。紅毛城屹立不搖的建築物,可說是觀光客來此回憶歷史與觀看早期西方建築物。歷史學者更能從這裡找尋歷史的真相與歷史考古。 紅毛城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參拜完三重義天宮,就近前往蘆洲線三和國中站,原本這一天是要徒步前往八里、淡水,不過為了讓雙腳多休養,這段時間都採用半車半走的方式推進行程。 第一站先直奔最遠的八里,從捷運淡水站步行前往碼頭,再搭船前往八里,參拜完八里開台天后宮,再轉回淡水參拜福佑宮。 在八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參拜完三重義天宮,就近前往蘆洲線三和國中站,原本這一天是要徒步前往八里、淡水,不過為了讓雙腳多休養,這段時間都採用半車半走的方式推進行程。 第一站先直奔最遠的八里,從捷運淡水站步行前往碼頭,再搭船前往八里,參拜完八里開台天后宮,再轉回淡水參拜福佑宮。 在八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最左邊是崁頂里大龜崙福德正神廟,當時附近還很荒涼,現在附近建了許多高樓。 淡水新市鎮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北端,北臨台灣海峽,東至水源國小,西側邊界緊鄰台灣海峽。整個淡海新市鎮的規模高達1,748公頃,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新市鎮開發案。 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始於1990年代,當時行政院經建會規劃將淡海地區打
Thumbnail
最左邊是崁頂里大龜崙福德正神廟,當時附近還很荒涼,現在附近建了許多高樓。 淡水新市鎮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北端,北臨台灣海峽,東至水源國小,西側邊界緊鄰台灣海峽。整個淡海新市鎮的規模高達1,748公頃,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新市鎮開發案。 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始於1990年代,當時行政院經建會規劃將淡海地區打
Thumbnail
這間咖啡廳位於馬偕上傳處表象附近,是眺望淡水最美景致的點之一。周遭是人們喜歡散步的熱門區域,吸引了許多遊客和當地居民。從捷運站開始,穿越河濱公園一直延伸到淡水碼頭,而這家咖啡廳則位於這條線路的中間位置。 沿著這條路往右走,你會經過榕堤,然後是海巡署的崗哨,最後抵達第一漁港,形成了一條風景優美的路線
Thumbnail
這間咖啡廳位於馬偕上傳處表象附近,是眺望淡水最美景致的點之一。周遭是人們喜歡散步的熱門區域,吸引了許多遊客和當地居民。從捷運站開始,穿越河濱公園一直延伸到淡水碼頭,而這家咖啡廳則位於這條線路的中間位置。 沿著這條路往右走,你會經過榕堤,然後是海巡署的崗哨,最後抵達第一漁港,形成了一條風景優美的路線
Thumbnail
初訪月津港燈節,意外發現小鎮迷人丰采。原來到月津港,不只可以看燈節,更可以閱讀這個有四百年歷史的小鎮。
Thumbnail
初訪月津港燈節,意外發現小鎮迷人丰采。原來到月津港,不只可以看燈節,更可以閱讀這個有四百年歷史的小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