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來淡水,不是到河邊看夕陽,就是到老街覓美食。對於我這長住淡水近三十年的外地人,看夕陽及覓美食並非日常,而是款待來客之偶然。
早年,我最常逛的是英專路。英專路,路如其名是通往淡江英專(淡江大學前身)的主要道路。沒公車接駁的年代,莘莘學子自淡水火車站下車,沿著此路走到底,攀爬132階的克難坡後,才得以進入校園。
這兩三年退休後,我的活動範圍改變,較常上傳統市場買菜又擔任淡水古蹟博物館志工,因此老街(中正路)及河邊變成我例行必經之路。
淡水老街與台灣大多數的老街一般的無趣,有著類似的店家,賣著沒有特色的商品。至於淡水魚丸、阿給、鐵蛋、酸梅湯、炸蝦捲或古早味蛋糕等大多賣給觀光客,在地人很少買。
老街的建築物因缺乏計畫,任屋主隨意整修或重建,立面雜亂,招牌橫生,遠遜於三峽或大溪老街,實不值得一提。
幸好,淡水坐山面水,擁有四個國定古蹟及超過三十個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物,讓它不僅有令人流連的美景美食,更有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意涵。
身為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志工,常被派駐遊客較多的紅毛城、小白宮、海關碼頭或得忌利士洋行,有時也會派到甫整修開放的木下靜涯故居或滬尾小學校禮堂。
前往這些古蹟,大多都得穿過老街或淡水河邊。我在執勤日會提早出門,在遊客尚未湧進之前,緩慢地享受淡水早晨的寧靜美好。我喜歡河畔的美景,也喜歡老街街邊賣菜閒聊的老人家。
今天是我的志工日,去程途中,過了老街尾端,也就是過了馬偕銅像三角公園後,一邊散步,一邊隨手拍以下幾張照片。
過了老街後的這段中正路,大多是公務機關,人行道寬敞,遊客較少,又有樹蔭,散步真是愜意。
洋行及驛站目前有微型博物館展覽,不是很熱門的景點,但今天來了不少外籍觀光客。
傍晚執勤結束時,途經觀潮廣場,斜斜的光影正美,忍不住又拍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