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皓角-25.10.03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筆記-財經皓角-25.10.03   

**美股創高與政府關門影響**

*美股在10月第二個交易日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市場反而因政府關門問題拉高了降息預期,流動性提升推升股市。

*Poly Market民調顯示,市場預估關門可能持續到10月15日以後,時間愈長反而愈增加降息預期,帶動資本市場上漲。

*川普趁機宣佈將裁減聯邦預算,甚至希望把關門期間的裁員視為永久措施,並將責任推給民主黨,強調是被迫精簡政府。


**兩黨對立與政策爭議

*民主黨堅持延續ACA平價醫療法案補貼,否則60歲以上或收入8.2萬美元的家庭保費可能暴增200%至300%,這會衝擊偏鄉與共和黨選區。

*對民主黨來說,補貼既能爭取選票也能保障民生,並非川普的利空。川普則態度強硬,拒絕在此時增加福利支出。

*民調顯示,選民多數將關門責任歸咎於川普與共和黨,儘管川普支持者可能低估了表態,整體輿論仍不利於共和黨。


**數據公佈與統計疑慮

*關門導致非農就業數據確定停擺,市場只能依賴ADP小非農,但其準確性有限,恐造成統計失真。

*後續CPI與通膨數據也可能延遲或失真,聯準會可能被迫依靠揣測進行政策判斷。

*BLS長期經費不足、局長離職、職位空缺率高,數據收集本就不穩定,民間招聘網站數據早已顯示職缺下滑。


**股市與勞動市場脫鉤

*過往職缺數與股市呈正相關,但自2022年底ChatGPT問世後,標普500持續創高,職缺卻一路下滑。

*顯示資本市場漲勢不再依賴勞動力市場,AI驅動的生產力提升成為核心,哪怕失業上升,GDP仍可能成長。

*類似工業革命的過程,失業增加但總體產出提升,股市表現與傳統就業數據已出現結構性分離。


**民調與政治影響

*調查顯示,32%選民怪罪川普,27%歸咎國會共和黨,34%指責民主黨。

*紐約時報民調則顯示僅27%認為民主黨該負責,整體觀感偏向川普與共和黨需負較多責任。

*輿論分歧下,民主黨要求延續補貼並不極端,而川普則以改革為由堅拒妥協。


**聯準會與獨立性

*最高法院裁定川普不得立即解職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案件延後至2026年1月,保障央行獨立性。

*這意味川普短期內無法借由人事掌控來影響降息步調,FOMC仍維持緩步降息的態度。

*川普在內政因預算卡關受限,未來施政可能稍微收斂,以免影響選情。


**美股表現與投資心態

*美股昨日延續樂觀氛圍,道瓊+78點(0.17%)至46,519點,標普+4點(0.06%)至6,715點,納指+88點(0.39%)至22,844點,費半+126點(1.94%)至6,626點。

*費半自4月以來從3,000多點漲到6,000多點,近乎翻倍,每次大跌其實都是買點。投資不宜隨波逐流,避免因情緒頻繁操作。大跌應考慮加碼,大漲則可保守應對。

*單月的劇烈波動,從長週期來看僅是小浪潮。投資最忌諱的是:不停翻動部位、空手觀望不敢進場、追陌生股、對熟悉股卻猶豫不決。


**人生隱喻與投資循環

*人生的困境與投資相似,高潮與低潮總會交替。

*投資人應理解循環本質,接受波動,並期待下一次睡公園時仍能陪伴度過。

*好股票通常基期與本益比都高,就像「好男人」在市場上不流通,能買到的往往是次級市場。牛市時,高估值不一定是壞事,但需理解背後的風險與機會。


**AI與美股估值焦點

*AI仍是市場資金核心。OpenAI近期員工股權轉讓,使公司估值達到5,000億美元,超越馬斯克的SpaceX(4,000億),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新創。其他排名包括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2,200億)等。

*AI狂潮推升晶片股市值單日增加約2,000億美元,美股半導體板塊漲勢最亮眼。從4月以來,半導體指數平均漲幅70~80%,全年漲幅達40%。


**特斯拉案例與競爭壓力

*特斯拉第三季交車49.7萬輛,年增7.4%,高於預期43萬輛,帶動股價一度大漲3.5%,但隨後回落。市場擔心需求疑慮與補貼效應消退。

*特斯拉估值居七巨頭之首,本益比逾百倍,顯示市場對自駕車與機器人(Optimus)的高度期待,但高估值同時帶來風險。

*中國車企在歐洲市佔快速提升,8月市佔9.8%,年增率達89%,比亞迪成長114%,小鵬+62%,極氪+188%。即使面對高額關稅,仍表現亮眼。這對特斯拉形成強勁競爭壓力。


**美中談判與川習會背景**

*川普與習近平預計在10月底至11月初於韓國APEC峰會期間會面,美中有望在11/10達成貿易休戰。

*談判重點包括農產品採購,尤其是大豆,美方考慮重啟2020年第一階段協議。

*川普任內中國履行承諾大量採購,但拜登任期內缺乏要求,中國轉向巴西採購,導致美國出口下降。

*美方現希望中國減少自巴西進口,改由美國供應。


**大豆與農產品議題

*中國自1995年以來大豆進口市場快速擴張。

*2010年前美國與巴西競爭激烈,2018年貿易戰後美國出口大跌,2020年因協議稍有回升,但拜登上台後再度停滯。

*目前中國幾乎由巴西取代美國成為最大供應國,談判關鍵在於是否恢復美國進口。


**台灣因素與政治角力

*外媒如《紐約時報》、《彭博》指出,中方將台獨議題 作為觀察美方立場的訊號。

*美方近月對台態度有所游移,談判過程可能涉及台灣問題。


**海底電纜安全與風險

*全球99%的跨國網路通訊仰賴海底電纜,支撐AI運算、軍事協調與每日超過10兆美元的金融交易。

*台灣今年發生中國貨輪宏泰58號斷纜事件,法院判船長3年徒刑,屬首次判刑案例。

*台灣每年約有7–8起海纜事故,北京稱為意外,但外界懷疑蓄意破壞。

*隨著台灣、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大規模建設資料中心,電纜安全成為美中談判潛在爭點。


**AI科技競爭與合作

*中國以舉國體制發展AI,將資源投入新經濟產業,AI、新能源、醫療、新材料已占經濟1/3。

*中國雖落後美國,但擁有完整產業鏈,從晶片設計、製造、先進封裝到大模型皆可自給。

*代表企業包括阿里、百度、騰訊、華為、字節跳動,以及科大訊飛、商湯、360與DeepSeek等。

*美國持續出口管制,但中國建立替代方案,雖整體不如美國,仍具完整鏈條。


**NVIDIA與華為競爭

*輝達在中國AI加速器市占率54.4%,華為僅27.9%,AMD僅3.9%。

*儘管中國積極推動國產晶片,仍需與輝達合作,尤其在B100/B200/B300新晶片領先下。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遭美國鷹派挑戰,未來合作可能有變數。


**AI模型與使用體驗差距

*2024年初,中國AI模型測試分數約1100,美國超過1200,但差距近來縮小。

*中國AI應用在智慧家居普及率甚至高於美國。

*未來比拼重點在使用體驗與生態習慣,而非單純技術。


*整體來看,美中談判不僅圍繞農產品,還涉及台灣議題、海底電纜安全、AI科技與半導體供應鏈,呈現「競合並存」局面。


**Meta啟動AI廣告化與隱私爭議

*Meta宣布將利用用戶與Meta AI的對話內容,用於廣告投放與個人化推薦,12月16日起生效。

*雖不會蒐集Messenger等端對端加密內容,但與AI的互動將被使用,可能導致用戶隱私疑慮,例如詢問私密問題後被推送相關廣告。

*祖克柏強調只限於AI互動,卻引發市場對「AI搜尋摘要是否會被廣告模式滲透」的關注。


**AI基礎設施與合作擴展**

*Meta與CoreWeave簽下142億美元長期合約,合作至2031年,可延長至2032年,凸顯算力需求。

*Meta同時導入輝達最新GB300系統,消息帶動CoreWeave股價一度大漲15%。

*其他AI終端應用逐漸落地,硬體觀察點落在特斯拉,軟體則有法律AI新創崛起。


**AI法律助理新創發展

*美國公司If完成1.03億美元融資,估值達10億美元,專注於法律助理AI。

*應用包括案件整理、數據收集、文書起草,對效率和勝率要求高的律師群體接受度高。

*若律師廣泛採用,將快速推動AI在法律產業滲透。


**AI濫用風險與監管措施

*AI問必答但答案未必正確,甚至可能誤導。

*近期美國一名青少年輕生事件後,OpenAI宣布為ChatGPT推出家長監控功能。

*功能包含限制青少年使用模式,偵測心理困境時即時通知家長,透過簡訊或App提醒,甚至人工審查員可直接聯繫家長。


**資料中心與能源需求激增

*美國營建支出顯示辦公大樓投資持續下滑,電力設備投資則不斷攀升。

*資料中心建置量已超過辦公室,耗電需求急速上升,伺服器冷卻要求更嚴苛。

*2025年美國電價平均漲幅接近110%,東北部五年翻倍,其他州如維吉尼亞、愛荷華、內華達漲幅15–39%。

*能源價格飆升恐使家庭成最大受害者,企業則更依賴廉價電力來源。


**晶片戰爭再版與半導體博弈

*《晶片戰爭》新版加入兩章:一是AI時代與台灣關鍵角色,二是作者致台灣讀者的親筆信。

*書中回顧2008日本、2016–17英特爾、2020–21三星的產業退場,反映半導體十年一變局。

*台灣半導體崛起靠政府支持、張忠謀與華裔人才回流,以及國際技術授權。

*美國透過實體清單、出口管制法規,逐步封鎖中國高階產能。

*民主與集權體制在補貼政策上的差異,加劇各國半導體競逐,美國以關稅施壓,中國則大舉補貼。

*台積電與台灣處於地緣政治兩難,顯示晶片戰爭不僅是技術競賽,也是制度與資源的對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口天的沙龍
165會員
278內容數
股市與投資來看看
吳口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2
筆記-財經皓角-25.10.02 **市場與AI題材 *費半在輝達創高帶動下走強,市場並傳出Intel與AMD可能合作的消息,舊聞新炒強化AI利多循環。 *焦點在於半導體榮景是剛起步還是已足以對沖景氣下行,產業是否呈現極化與資本市場是否只需聚焦AI趨勢。 **美國政府關門脈絡與政策節奏
2025/10/02
筆記-財經皓角-25.10.02 **市場與AI題材 *費半在輝達創高帶動下走強,市場並傳出Intel與AMD可能合作的消息,舊聞新炒強化AI利多循環。 *焦點在於半導體榮景是剛起步還是已足以對沖景氣下行,產業是否呈現極化與資本市場是否只需聚焦AI趨勢。 **美國政府關門脈絡與政策節奏
2025/10/02
筆記-股癌-Podcast-25.10.01 **市場操作與減碼心態 *本週市場再度慣性反彈,週五若有減碼,隔週看到行情強漲會覺得自己像白痴。 *記憶體族群中,減碼後仍有股票開高甚至漲停,容易讓人懷疑自己操作是否錯誤。 *但操作不做事後論,必須依循策略執行。 *投資夥伴A軍今年績效比自己高
2025/10/02
筆記-股癌-Podcast-25.10.01 **市場操作與減碼心態 *本週市場再度慣性反彈,週五若有減碼,隔週看到行情強漲會覺得自己像白痴。 *記憶體族群中,減碼後仍有股票開高甚至漲停,容易讓人懷疑自己操作是否錯誤。 *但操作不做事後論,必須依循策略執行。 *投資夥伴A軍今年績效比自己高
2025/10/02
筆記-股癌-Podcast-25.10.01 **市場操作與減碼心態 *本週市場再度慣性反彈,週五若有減碼,隔週看到行情強漲會覺得自己像白痴。 *記憶體族群中,減碼後仍有股票開高甚至漲停,容易讓人懷疑自己操作是否錯誤。 *但操作不做事後論,必須依循策略執行。 *投資夥伴A軍今年績效比自己高
2025/10/02
筆記-股癌-Podcast-25.10.01 **市場操作與減碼心態 *本週市場再度慣性反彈,週五若有減碼,隔週看到行情強漲會覺得自己像白痴。 *記憶體族群中,減碼後仍有股票開高甚至漲停,容易讓人懷疑自己操作是否錯誤。 *但操作不做事後論,必須依循策略執行。 *投資夥伴A軍今年績效比自己高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美國公布5月通膨數據進一步下滑、能源與運輸價格壓力下降推動,但目前沒有明顯需求擴張,市場預計續權衡經濟增速與物價的平衡,聯準會決議下調降息預期至1碼並延後降息速度至2026年低於3%,股債市回吐部分漲幅,穩定的利率政策有利於企業投資與消費環境,關注服務業與消費需求是否能續支撐製造活動,維持週期表現。
Thumbnail
美國公布5月通膨數據進一步下滑、能源與運輸價格壓力下降推動,但目前沒有明顯需求擴張,市場預計續權衡經濟增速與物價的平衡,聯準會決議下調降息預期至1碼並延後降息速度至2026年低於3%,股債市回吐部分漲幅,穩定的利率政策有利於企業投資與消費環境,關注服務業與消費需求是否能續支撐製造活動,維持週期表現。
Thumbnail
台股加權指數在跌破了十日線之後,短暫的一個交易日,因為黃仁勳先生的演講,有了短暫的激情。在美國經濟情勢的不明朗和台灣政治的紛擾,台股要上攻的力道比較好。美國現在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降息」題材,因為一旦使用了降息,這表示所有的利多出盡,若經濟情勢沒有相對的好轉,那就代表著絕對的衰退來臨。
Thumbnail
台股加權指數在跌破了十日線之後,短暫的一個交易日,因為黃仁勳先生的演講,有了短暫的激情。在美國經濟情勢的不明朗和台灣政治的紛擾,台股要上攻的力道比較好。美國現在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降息」題材,因為一旦使用了降息,這表示所有的利多出盡,若經濟情勢沒有相對的好轉,那就代表著絕對的衰退來臨。
Thumbnail
美股自大跌後已經連續上漲三週啦!接下來是否還會繼續漲漲漲呢?
Thumbnail
美股自大跌後已經連續上漲三週啦!接下來是否還會繼續漲漲漲呢?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24 *目前美股大盤在下跌後反彈,但根據過往經驗,不容易一次V轉回到前高,比較可能會看到反覆震盪。 從高點回檔大約5%,幅度不算大,市場情緒還沒有到非常恐慌。 *過去半年的市場情緒變化: 極度不看好市場→半信半疑→有一點樂觀。 *但目前市場還不算是很樂觀,因為中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24 *目前美股大盤在下跌後反彈,但根據過往經驗,不容易一次V轉回到前高,比較可能會看到反覆震盪。 從高點回檔大約5%,幅度不算大,市場情緒還沒有到非常恐慌。 *過去半年的市場情緒變化: 極度不看好市場→半信半疑→有一點樂觀。 *但目前市場還不算是很樂觀,因為中
Thumbnail
2024/04/02美股收盤頭條|市場擔心降息將被推遲,股市下跌|通膨擔憂重燃導致股市走低
Thumbnail
2024/04/02美股收盤頭條|市場擔心降息將被推遲,股市下跌|通膨擔憂重燃導致股市走低
Thumbnail
2024/03/22美股收盤頭條|標普 500 指數今年在風險推動下創下第 20 個新高:市場總結|降息希望提振美股再創新高
Thumbnail
2024/03/22美股收盤頭條|標普 500 指數今年在風險推動下創下第 20 個新高:市場總結|降息希望提振美股再創新高
Thumbnail
美國公布2月通膨數據在緣政治與天氣因素使增速僵固,製造活動的早期復甦階段可能淡化降息,美股維持多頭震盪、輪動表現,尚未有特定方向改變的表態,維持格局不變,關注經濟增速與通膨增速變化。
Thumbnail
美國公布2月通膨數據在緣政治與天氣因素使增速僵固,製造活動的早期復甦階段可能淡化降息,美股維持多頭震盪、輪動表現,尚未有特定方向改變的表態,維持格局不變,關注經濟增速與通膨增速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