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裡,常聽到一句話:「會賺的人靠技術,不會輸的人靠資金管理。」 剛開始我不以為意,直到自己真的跌過跤,才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分量。
為什麼 All in 很危險?
很多人初入市場,看到一檔自己看好的股票,就忍不住重押,甚至 All in。結果呢?方向看對時,固然能賺一筆,但只要錯一次,往往會讓本金大傷,甚至直接出局。
市場的殘酷就在於:它只要錯一次,就能把你長期的努力全數抹去。
我的資金配置方法
經過反覆的嘗試與調整,我現在的資金分配,已經是一個相對穩健的比例:
- 長期部位(50%) 存股與長期波段,追求的是複利的穩定累積。 這部分幾乎不隨便動,通常選擇殖利率穩定、基本面可靠的公司。 就算短期有波動,我也願意抱住,因為這是我的資產核心。
- 短期波段(約 33%) 這是另一半資金裡的三分之二。 主要追求中短期的價差,一檔行情走完就獲利了結,不會長抱。 在這裡我會比較積極,但仍然嚴格控制停損與停利。
- 當沖資金(約 10–12%) 每次只會用小部分資金去嘗試。 目標是以快打快,避免凹單,保持高流動性。 對我來說,這一塊更像是「練習心態與技巧」的地方,而不是主要收入來源。
- 備用金(約 5–7%) 這筆錢不動用,單純是預防市場出現特殊狀況,或自己遇到突發需求時有資金可以調度。
這樣的分配好處是什麼?
不管市場好壞,都能保持一定的「穩定核心」。 短期部位靈活,能抓到行情,但就算看錯也不會動搖全局。
當沖只是一小部分,不至於因為一兩次操作失誤就打亂整體資產。
備用金讓自己心態更穩,不會因為全資金都在場內而焦慮。
沒有資金管理,再好的技術也只是空談。
市場永遠會有機會,但本金一旦耗損,就再也追不回來。資金分配不是限制你賺錢,而是保護你能走得更久。
慢慢理財,也是慢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