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菁華開示 - 念佛聽經不能摻一點點雜念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為什麼學的人少?這個世間名聞利養放不下,還想貪著,這一念貪心,把我們學阿彌陀佛的功夫破壞了,徹底破壞了。我們在前面多次講過,李老師常常舉的比喻,一杯醍醐,佛經上講的醍醐是天人最好的飲料。這一杯,一杯醍醐,天人最好的飲料,裡面滴一滴毒藥,這一杯醍醐全變成毒藥了,全壞了。我們心裡面完全是阿彌陀佛,突然來一個雜念滲透進去,這個念佛的功夫全都破壞了。不是說破壞一部分,我把它修補一下,這個我把它切掉,這一塊不要,不是的,全壞了。不能摻雜一點點的雜念,這樣的標準念佛你能去找到幾個人?


你聽經為什麼不開悟?聽經這兩個小時,你起了多少雜念?如果這兩個小時一個雜念都沒有,一定開悟。一個雜念沒有是什麼?你得念佛三昧,你在定中,定哪有不開悟的道理!不但聽經有雜念,連在念佛堂裡念佛都有雜念,一會兒想這個事情,一會想那個事情,這不行。


真明白、真懂得了,我得找個地方去修行,可以。你先去找個地方,把你應該做的事情統統料理好,放下,什麼念頭都沒有,快!一年半載的時間足夠你準備往生的資糧,就是說準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具備的條件,可以做得到。黃念祖老居士臨走前半年那種示現,就是教我們取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多長時間?這是給一般人看的,半年時間足夠了。他這個半年日子怎麼過的?每一天十四萬聲佛號,一個雜念都沒有。為什麼?全放下了,就是沒事了。做給現代念佛人看的。古時候不要這麼長,真的一日到七日,二、三個月足夠了,做給我們這個時代人看的。像他那樣做法,半年決定得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85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10/20
學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為,我們一切的煩惱就是在五蘊的生滅中累積。天地萬物一切物質,包括我們的身體,都稱為「色」。人生之大患在於有「身」,人有了身軀才會感受、思考,然後去造作,因而招來福與禍。   用心明辨是非 修行利益眾生   身體可以用來修行,投入人群、利益眾生,
Thumbnail
2025/10/20
學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為,我們一切的煩惱就是在五蘊的生滅中累積。天地萬物一切物質,包括我們的身體,都稱為「色」。人生之大患在於有「身」,人有了身軀才會感受、思考,然後去造作,因而招來福與禍。   用心明辨是非 修行利益眾生   身體可以用來修行,投入人群、利益眾生,
Thumbnail
2025/10/19
佛怎樣叫度眾生?佛所說的我們要聽。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所以能成就確實他有三寶,要靠這三寶,這三寶是自性三寶。是什麼東西?老實、聽話、真幹,佛就能加上,眾生能把這個力量發揮出來,佛能幫助你。 譬如我們淨宗講念佛往生,我們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有三輩九品。上上品的功夫成片,臨命終時佛來接引,
Thumbnail
2025/10/19
佛怎樣叫度眾生?佛所說的我們要聽。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所以能成就確實他有三寶,要靠這三寶,這三寶是自性三寶。是什麼東西?老實、聽話、真幹,佛就能加上,眾生能把這個力量發揮出來,佛能幫助你。 譬如我們淨宗講念佛往生,我們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有三輩九品。上上品的功夫成片,臨命終時佛來接引,
Thumbnail
2025/10/18
所以說根性不相同,我們不是圓頓根性,那就應當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鍥而不捨。你在學習當中嘗到味道了,叫法味,古來祖師大德常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世味是講六道輪迴裡面,要跟佛法來比那差太遠了。法味確實濃於世味,法味裡面有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喜悅。孔夫子得到了,你看《論語》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
Thumbnail
2025/10/18
所以說根性不相同,我們不是圓頓根性,那就應當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鍥而不捨。你在學習當中嘗到味道了,叫法味,古來祖師大德常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世味是講六道輪迴裡面,要跟佛法來比那差太遠了。法味確實濃於世味,法味裡面有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喜悅。孔夫子得到了,你看《論語》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