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丟盡媒體臉的唐家山帶風向文,還不敢公開鎖會員。 況且這張圖的左邊那個,就疑似是原本就存在湔河畔的「省302」省道的邊坡,諷刺到爆。
今天農業部特遣隊花5天才終於抵達馬太鞍溪堰塞湖,我分享他們的辛勞,照慣例引來藍白腦攻奸中央。這才赫然發現,原來9/27聯合報寫了這篇舔共報導,竟然拿這兩個條件完全不同的堰塞湖來比,什麼「堰塞湖居深山重機具無路抵達?」還「大陸經驗化解危機」!?
用標題帶風向捧中共貶台灣,簡直該改名海峽導報。最愚蠢的是,這個論點竟然被藍白信徒奉為圭臬,掛在嘴上攻擊中央處理不利,真的要笑掉人大牙。連最最最簡單的查證與研究都做不到,結果在網路上大放厥詞自比專家,重點是真有人信,真是人類悲歌。
這邊是「同比例尺」的唐家山與馬太鞍溪衛星圖,大紅圈處是堰塞湖霸體所在位置(馬太鞍是整個),你馬上能發現這兩個堰塞湖座落地點根本天壤之別。
唐家山堰塞湖根本下游四公里處就是舊縣城(小圈),遑論周遭還有許多公路,可見地形本來就比較緩和,至少很多人住在附近,物資機具可以送到很近的地方,大部隊也可以在附近集結,從近處殺進去開闢吊掛場。
切換到等高線圖那張來看,除了霸體旁確實較緩外,更重要的是河道比馬太鞍溪開闊得多,有利於直升機進出,且開闊河床可以做得事也多得多。
更何況聯合報的圖,左邊就有疑似省302省道的邊坡。
但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整個圖面上只有森林,周遭完全沒有公路,最近的是早已廢棄的光復林道,我走過一次,那崩塌的程度堪稱慘烈,且其實也有幾公里遠,根本不在畫面裡。
更別提切換到等高線圖可以發現,壩體旁非常陡峭,且馬太鞍溪的河道極其狹窄,飛直升機本來就很難,要吊掛重型機具簡直不要開教官生命的玩笑。而且位於完全沒路的荒遠山區,大部隊也難以進入。
再者,人家唐家山堰塞湖用的直升機是米-26重型直升機,這傢伙可以吊掛20噸起飛,而且當年救災也不用像馬太鞍溪飛九公里進去,幾公里外就是縣城,這風險低得太多。
我們最大台的直升機是國軍的CH-47SD契努克,最大吊掛重量就只有「11.8噸」,人家一半左右,請問吊小山貓進去是要幹嘛?幫堰塞湖抓癢?況且這種巨型的雙懸翼直升機需要廣闊的空間,馬太鞍溪是峽谷地形,進去是想自爆還是?
更遑論土質問題,唐家山那個古陸塊、老地盤,崩了還是很堅固,台灣這種年輕島嶼崩下來就跟蛋糕一樣軟,連人都舉步維艱,更遑論降落或者投放重機具了,保證像流沙一樣陷進去。
那些喊吊進去組裝的笨蛋,先不說飛官早笑暈,怪手司機都面色凝重了,沒看過怪手陷進田裡嗎?
兩者的差異網路上已經有一堆真正的專家分析,我就說到這了。

唐家山堰塞湖形成之初的衛星圖。(來源:「范晓︱震后十年,回看5.12地震堰塞湖」)
這篇只是想用更直白的方式、用地圖跟大家說:
別拿本來就在市區附近的緩和小山中的堰塞湖,來對比台灣這種位於真正荒遠陡峭深山中的堰塞湖。
退一萬步講啦,連蓋山屋都可以吊小山貓上山了,這種人命關天的大型事件,有什麼理由在那邊推三阻四?都什麼年代了還在那邊崇拜人定勝天,看了就噁心。聯合報這篇真的是聯合重工無誤,而且還怕被罵故意鎖會員,只放一個標題大帶風向,嘴臉難看到爆。
如果那篇裡面真的寫中央政府沒有學唐家山經驗,那只能說,乾,聯合報,你讓讀者付費看垃圾喔?完完全全不同、沒有可比性的案例,要學啥?
而且截圖裡面就有錯字,「上海」是什麼鬼?
過了這麼久錯字還在,還放主文,丟臉。
唯一建議退訂,改訂報導者,才能認識最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