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

含有「堰塞湖」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站在人類的角度,特別是政府或防災決策者的角度,採取最保守、最安全的預防性疏散是完全合理的,
本文提供15個參與救災的關鍵觀念,強調志工行動應組織化、受統一指揮,並留意災區實際需求,以確保善意能有效轉化為實際幫助,避免造成額外負擔。從報名管道、物資捐贈、交通管制到個人安全,全方位指南助您成為有智慧的救災志工。
Thumbnail
輕煙飄過-avatar-img
6 小時前
很重要的提醒,尤其是第一點。
大家要有個觀念,天然的堰塞湖不一定會繼續擴大,因為大多數都會在短時間,就因為水壓過大而自然溢流。畢竟隨機產生的壩體並不牢固,而且大雨地震都會帶來破損的可能。 為何農業部要監控而不是進行破壞?7月壩體成形,但還沒有蓄水,因此要看水會不會找到路就流下來。8月蓄水到一定高度,確定堰塞湖成型,而且繼續擴大
在這次堰塞湖災害中,行政院早在九月中旬就要求地方政府做好預防性撤離,但事件發生後,社會卻同時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這份資料整理的目的,就是要把零碎、片段甚至帶有情緒的資訊重新拉到檯面上,按時間、層級整理出一個「完整畫面」,讓我們可以看清這場悲劇裡的通知與撤離到底發生了什麼。
Thumbnail
徐榛蔚向賴清德提3需求!他見「這1點」直呼:腦子裡只有錢錢 受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影響,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大量泥水沖入光復鄉。總統賴清德致電縣長徐榛蔚了解相關狀況,徐榛蔚則提出3大需求,其中一個是,想在花蓮、特別是光復鄉開設賑災募款帳戶,這個需要中央批准。民眾黨前中央委員張益
潛伏20年的「看不見的殺手」:誰才是那場公共危機中,最該被究責的惡魔? 你是否曾想過,那些突如其來的災難——爆炸、毒氣、洪水——背後,其實藏著一個比火光和瓦礫更陰沉、更漫長的黑影?當媒體鏡頭聚焦在危機現場,追問「為什麼沒人示警」時,我們往往忽略了那個讓危機「能發生」的結構性沉默。這篇文章就要徹底拆
Thumbnail
src
左先生-avatar-img
2 天前
太有愛了!是最美的風景。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左先生 台灣人真的太美了
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光復鄉大水災,以此再思考花蓮縣未來發展與「明日花蓮|規劃概說」。
Thumbnail
★《堰塞湖》為醫生詩人張光仁的第一本詩集, 書名取自他榮獲第十四屆台北文學獎的同名作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