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會認為股市上漲指的是多數上市企業普遍的表現,但今年的股市表現內容完全不是這樣,股市漲幅大半是台積電貢獻,另外部份是績優電子零組件股票如台達電及PCB族群表現較好,再加上投機股的熱絡之外,更多個股正在休息或回跌。
股市裡有對於題材前景的想像預期而推升股價的因素,也有依據實質營運成果而決定股價,若依照股票的投機性強弱來區分,投機性較強、波動幅度較大、本益比較高的個股,多半較仰賴題材的樂觀想像來支持股價表現,而成長性較低但營運穩定的股票,偏向於依據實質營運成果來評估股價,相對缺乏想像空間,屬於本益比較低而股息相對較高的股票,這類股價波動幅度相對較小。
今年的行情特色之一是高股息類ETF表現相對較差,一方面是缺乏想像空間,另一方面是先前太熱門、過於樂觀的宣傳高股息,而使股價太貴所造成的調整,有不少高股息的績優股股價都相對弱勢,例如聯詠、聯強、微星,當然基本面衰退、實際營運績效不符合期待也是重要原因,排除題材想像的心理因素之外就沒有吸引力了。
仰賴題材想像、追逐股價波動的投機資金是扮演推動行情的重要角色,仰賴題材的股票風險來源之一是,想像的前景會改變,例如AI概念出現之前,股市的樂觀想像標的之一是電動車概念,產業仍持續發展,但商機似乎沒有當初想像的樂觀,藉概念炒作想像的股票最終還是要面對實質營運成果的考驗,有些電動車概念股當失去題材想像空間,股價出現劇烈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