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態造就行為模式,在股市的多頭過程,只要漲勢能延續夠長的時間,就會養成投資人的樂觀心態,多頭過程的經驗是股市即使回跌,總能在一段時間之後漲回來甚至再創新高,於是抱著股市長期向上的心態持續進場,漲得越多越樂觀,股價越貴越樂觀加碼買進的行為模式。
當指數股市大漲的時候就有一堆新聞會問還有甚麼可以買?目標價上看xxxx,看好甚麼族群可以接棒表現......這些都是隨著股市大漲而出現,這樣的心態與行為模式就是股價走勢所塑造,但股市可以塑造投資人的樂觀心態與行為,當然也足以在跌勢過程塑造出悲觀心態而出現股票殺低的行為,拉長時間來看,高檔追價與低檔殺低的輪迴會在股市裡持續上演,只要投資人心態是受股價走勢影響,就逃不出高檔套牢與低檔殺低的行為模式。
投資人的心理態度是決定股市趨勢的重要因素,但樂觀或悲觀的心理態度應該是來自於對投資報酬的預期、企業營運及景氣前景的評估,而不是因為股價表現才覺得樂觀或悲觀,正常應該是(前景不變的前提之下)當股價越高,投資報酬率會越低,股價越貴越不值得加碼,這和上述漲越多越覺得樂觀的邏輯是相反的,不同的邏輯在市場裡交易而形成股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