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王政:從五天國王到亂倫弒親,上演最血腥八點檔|羅馬歷史系列 2

圈筆-avatar-img
發佈於歐洲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上篇:羅馬的起源:羅馬第一代國王——被母狼哺育的羅穆路斯

大家一起輪流執政五天

羅馬第一任國王羅穆路斯死後,陷入了一段空位期。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薩賓人塔提烏斯在遇刺後,羅馬長時間只有羅穆路斯一個王,長期沒有身為薩賓人當國王,薩賓人害怕其權利遭剝奪,在羅穆路斯死後迫切地希望新任國王能由薩賓人選出一人擔任。

但沒有人願意放棄當王的機會,元老院暫時決議集體執政,每個臨時執政者 (interrex) 輪流執政五天,沒錯,就只有五天。這樣不安定的制度漸漸引起人民不滿,他們要求選出新的國王,新的王由臨時執政者提名,公民大會投票同意,再由元老院批准之後上任。這也成了之後王政時期,推舉國王的正式流程。

表面上新的國王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但由於新的國王是由臨時執政者提名,而臨時執政者是由元老院選出,所以實際上權力還是掌控在元老院手中。

不想當國王的努瑪

為了避免分裂,元老院與人民決定:既然羅穆盧斯是拉丁人,那下一位國王應該是薩賓人,以達成平衡。

他們找到了薩賓人塔提烏斯的女婿努瑪,努瑪喜好哲學思想,對權力沒有興趣,一直與妻子隱居在山林之中。當他被推舉成新任國王時,努瑪多次拒絕王位,最後努瑪自己要求進行鳥占,占卜結果是吉兆,象徵神意也同意他做國王。因此,努瑪成為羅馬第二任國王,之後新國王上任的程序也都增加了鳥占的步驟。

努瑪任內做過最有名的事情就是曆法改革,原羅馬的曆法只有十個月,努瑪新增了一月 Jaunary 和二月 February ,關於羅馬曆法的改革,之後有機會再寫一篇文章。

國王專制,步步走向王政時期的終章

弒伴侶弒手足弒父的盧修斯夫妻

羅馬的國王陸續經歷的幾代繼任,直到第七代國王蘇佩布 (Superbus) (本文將簡稱為蘇佩布),也是王政時期的最後一任國王。

蘇佩布是第五任國王布里斯克斯 (Priscus) 的兒子或孫子,他的故事也要從布里斯克斯逝世時說起,國王逝世後理應由元老院和人民大會推選出新任國王,但當時的王后塔奎尼婭 (Tanaquil) 想讓自己的養子圖利烏斯 (Tullius) 繼承王位,先是隱瞞了布里斯克斯的死訊,讓塞爾維烏斯代為處理國事,等到人民習慣了他的執政後才公布了先王的死訊,並跳過元老院和人民大會的程序,直接宣布塞爾維烏斯為新國王。

後來塞爾維烏斯,將自己的大女兒大圖利亞嫁給了蘇佩布,而小女兒小圖利亞則嫁給了蘇佩布的弟弟。大圖利亞的性格溫順,卻嫁給了極有野心的蘇佩布;小圖利亞野心勃勃,卻嫁給了個性溫和的弟弟。小圖利亞嫌棄自己丈夫太過軟弱,勾結了蘇佩布,兩人合謀殺了各自的妻子與丈夫(同時也是各自的手足)後結婚。(我到底看了什麼?????)

殺了自己的手足還不夠,蘇佩布與小圖利亞還密謀想要篡位,蘇佩布帶著武裝部下,闖入元老院,直接坐上國王寶座。並在大眾面前質疑了塞爾維烏斯未經元老院與人民的選舉,就登上王位,缺乏正當性。塞爾維烏斯氣急敗壞來到元老院與蘇佩布對峙,塞爾維烏斯卻遭蘇佩布從元老院的台階上推下,塞爾維烏斯重傷逃走的途中,被蘇佩布的黨羽暗殺。

小圖利亞聽聞消息後開著馬車前往元老院,她大聲歡呼她的丈夫為國王,但蘇佩布擔心小圖利亞會遭眾人施暴,命小圖利亞回家,在回家路途中他遇到了自己父親塞爾維烏斯的屍體,他竟直接駕車輾過,因為此行為後來那條路被稱為邪惡之街 (Vicus Sceleratus) ,這一幕也成為羅馬史上暴政的象徵。

Tulia tramples her father – Jean Bardin – 1765

Tulia tramples her father – Jean Bardin – 1765

盧克麗霞自殺導致王權被推翻

這位盧克麗霞是誰呢?他是科拉提努斯 (Collatinus) 的妻子。

這位科拉提努斯在一次貴族酒會時,科拉提努斯向宴會上的朋友們誇耀自己擁有最賢慧的妻子,並向邀情了這些酒肉朋友到他家窺探妻子,此時盧克麗霞正與僕人一同縫紉織衣,果然看上去非常賢慧。沒想到此舉竟為妻子引火上身,蘇佩布的兒子塔克文這一瞥便對盧克麗霞起了色心。

幾日後塔克文潛入盧克麗霞的臥室,強迫盧克麗霞就範,試圖說服盧克麗霞,自己日後當上國王會娶她為王妃。盧克麗霞不從,塔克文便改成威脅要殺了盧克麗霞和他的一個僕人,並且向外宣稱盧克麗霞與僕人通姦,自己則是發現兩人通姦為維護塔克文才殺害了他們。盧克麗霞就這樣在殘酷的二選一情況下,只能被塔克文侵犯。

隔日,盧克麗霞回到家裡向父親與丈夫哭訴自己被侵犯的始末,且為表忠貞和清白,他一匕首插入了自己心臟,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盧克麗霞自殺雕像(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盧克麗霞自殺雕像(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本就因為蘇佩布的專制與暴政而不滿的人民,因為盧克麗霞這件事成了導火線,以盧克麗霞的親友們為首帶頭起義,成功推翻了國王蘇佩布,結束羅馬的王政時期,開啟了共和制。

下一篇將會聊聊,關於羅馬共和時期的領土擴張,羅馬又是怎麼從一個小城邦變成了地中海霸主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兜圈筆記
1會員
7內容數
我是圈筆 文字在寫下來之前,會先在腦中兜好幾個圈,所以將這裡取名叫兜圈筆記。 在閱讀的你,有空的話歡迎按個愛心或是留下留言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羅馬帝國的繼承人選定方式,是相當不明確的。它既不是明白地告訴你家族繼承,也不是真正共和地選賢與能。一切都是各方勢力喬出來的結果。 我認為這是因為,羅馬從共和過渡到帝制的過程,也相當不明確。屋大維之後的統治者,明顯已經與普通的元老不同,但總還要文飾一下,維持共和制度,假裝一切安好,皇帝只是元老之一等
Thumbnail
羅馬帝國的繼承人選定方式,是相當不明確的。它既不是明白地告訴你家族繼承,也不是真正共和地選賢與能。一切都是各方勢力喬出來的結果。 我認為這是因為,羅馬從共和過渡到帝制的過程,也相當不明確。屋大維之後的統治者,明顯已經與普通的元老不同,但總還要文飾一下,維持共和制度,假裝一切安好,皇帝只是元老之一等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羅馬,一個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城市,被譽為「永恆之城」(拉丁語:Urbs Aeterna)。這裡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見證了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的興衰,並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成為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中心。
Thumbnail
羅馬,一個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城市,被譽為「永恆之城」(拉丁語:Urbs Aeterna)。這裡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見證了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的興衰,並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成為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中心。
Thumbnail
走進羅馬,就是走進歴史,據說走在路上隨便踢到一顆小石頭,就是碰觸到兩千年前的遺物。羅馬帝國統治當時西歐到西亞的大部份區域。
Thumbnail
走進羅馬,就是走進歴史,據說走在路上隨便踢到一顆小石頭,就是碰觸到兩千年前的遺物。羅馬帝國統治當時西歐到西亞的大部份區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