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在衝浪店打工換宿時,總聽 local 形容峇里島的浪「又大又順又爽」 這念頭在心裡放了一陣子,某天就直接揪朋友,報名「包吃包住包接送」的衝浪營 一天約 2,500 元台幣,含三餐、衝浪課、住宿與接送,對新手友善、CP 值超高!
出發前,我在 outside 幾乎追不到浪,同行友人一位程度和我差不多,另一位甚至還沒摸過衝浪板XD
沒想到這趟成了今年最值得的決定:回台灣後 outside 下浪率明顯上升,甚至開始穩定小斜跑!
為什麼選擇衝浪營(Surf Camp)?
年度出國之旅換成「衝浪進修」,也想驗收上了1個月英文口說課的自己在全英文環境的適應力~~
- 目標:學會在outside自行追浪&挑戰斜跑
- 語言:實戰練習英文
(出發前我還以為印尼官方語言是英文) - 社交:認識不同國家的浪友,之後彼此去對方國家衝浪
- 省心:不想花太多時間做功課,選評價不錯、含住宿接送的營隊,新手友善且CP值超高

衝浪營第一天的大合照,很黑的是教練XD
行程與營隊資訊(Bali Canggu 初學者友善)
- 日期:2025/4/27~2025/5/4(8 天 7 夜)
- 地點:印尼 峇里島 Canggu
- 營隊:Elsewhere Surf Camp(初學到進階皆可)
重大里程碑:克服對水的恐懼,學會在outside起乘
說來尷尬,雖然很愛衝浪,但很怕「在 outside 起乘失敗、踩不到底、被浪捲進去」的失控感
到了峇里島才發現,這裡的浪隨便都是一人高而且outside比松柏港遠很多…(松柏港夏天的outside基本上走路就會到XDD)
幸好教練經驗非常足,會幫忙挑浪與推板,讓我只要專注在自己的節奏:
- 划水時,眼睛看「要去的方向」而不是板頭
- 聽到口令或感到推力,果斷 pop‑up 起乘
每天課後,教練會用當天的照片與影片做動作講解
第一天看影片時真的嚇到——每一道都是一人高的浪,白花炸下來比我人還高
一開始斜跑還不熟,常常下浪後只跑一點就掉到浪底、失速,被捲進「峇里島洗衣機」

失速之後回頭看到白花比我還高,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ω;`)
被洗個幾次,開始建立進入洗衣機SOP:

先來個進入洗衣機的前置動作,大歪爆~~
- 人會自己浮起來,不要亂動、不要緊張
- 峇里島浪的週期穩定,不用怕「連環蓋」,先冷靜,等空檔再上板
- 回到板上後,不急著硬撐,穩住節奏再划回 outside
這段經驗直接降低我在台灣面對浪時的恐懼值降低,在水裡更自在了!!
全英文環境的社交小練習:從 Small Talk 到浪友
到 Canggu 才知道,路上外國人密度超高,亞洲臉孔反而超少
營隊學員來自世界各地,以澳洲最多,另外也遇到義大利、德國、印度、奈及利亞的朋友
- 住宿空間不大,很容易在走廊或餐桌邊開啟 small talk
- 最常被問的是超日常:「How long have you been surfing?」
- 義大利朋友知道我們來自台灣,聊起兩岸議題;奈及利亞朋友分享家鄉流行的「躺平文化」
- 和旅宿 bartender 聊當地薪資結構與斜槓,像是買機車出租、兼做 Airbnb 接待
一開始我還需要在腦袋翻譯,第三天就能直接回話
還順便體悟增進語言溝通能力的大絕招「喝到微醺」,話有夠多XDDD
雖然有點小遺憾英文還不到能暢聊深度議題,但密集的日常交流讓我更期待「以後去不同國家衝浪」!

每天都有新朋友ε٩(๑> ₃ <)۶з
新手快速進步重點:把起乘次數「拉高」
這趟最大的收穫,是對「起乘的時機感」更敏銳了~~
雖然都是教練幫忙推板,但我更能掌握:
- 何時開始划水配速
- 感受到起乘的時機點
回來台灣以後重新衝浪的感覺,讓我深刻體會到衝浪店當初耳提面命「新手時期挑板子要挑能讓你增加起乘次數的,才會進步比較快!」

雖然上岸之後很狼狽但笑得很燦爛,因為克服大浪超開心ヾ(*´∀ ˋ*)ノ
下一趟:回到峇里島,自己追浪、自己斜跑
經過這次峇里島大浪和「洗衣機」的洗禮,感覺身心靈都被洗滌乾淨了(?)
雖然有幾次被壓得快沒氣,但趴在板上看著蔚藍大海與清澈天空那一刻,我又重新愛上衝浪。
回台後會持續練習穩定下浪與斜跑,明年要再戰一次峇里島,目標是「自己選浪、自己追浪、自己起乘、自己斜跑」!!

在峇里島的高光時刻(๑´ㅂ`๑)
不管你是新手老手,想找一趟「邊玩邊進步」的旅程,Canggu 衝浪營真的可以列入清單~~~
明年峇里島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