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很多人在問:「是不是該全力轉向市值型ETF?」
畢竟近一年來,台股大盤創高、市值型ETF幾乎成了新顯學。
但我還是想分享我的看法:投資的重點,不是追熱門,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標的。投資紀律才是根基
這是我目前的持股清單:

- 00915:一年報酬 -8.5%、成立以來總報酬90.3%
- 00713:一年報酬 -0.9%、成立以來總報酬190.4%
- 00970B:一年報酬 -1.4%
- 00712:一年報酬 -2.5%、成立以來總報酬-17.3%
來談談00915。
00915 這一年表現確實讓不少人失望。
過去一年報酬 -8.5%,遠輸給市值型ETF,很多人因此給它貼上「不好」的標籤。
但我覺得投資不能只看「一年」,00915 成立至今總報酬仍有 90.3%,
這代表如果是從一開始就投入、一路穩定領息的投資人,其實早已吃到近乎翻倍的報酬。
我自己目前持有 50張00915,帳面雖然小虧 -1.9%(含息),
但當初買進它的初衷,本來就不是為了短線獲利,
而是想建立一個能穩定產出現金流的資產。
近期高股息 ETF 雖然吹起降息風,但我還是持續持有,
因為當初的設定就是「長期持有至少 5 年」,
所以我就不需要為短期價格波動感到焦慮。
每天依然不看盤、依然認真上班、認真生活。
這是我喜歡的投資方式。
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點:如果你明白自己的投資目的,就不會被短期報酬率左右。
目前我的持股整體含息報酬 +1.4%。
這不是驚天動地的獲利,但對我來說,這些標的各自有它們存在的意義與角色。
市值型雖好,但未必人人適合
今年的市場焦點幾乎被市值型ETF佔據。
沒錯,它們的績效亮眼、短線吸睛,但如果你的投資心理素質還沒準備好承受波動,
那這類標的反而可能變成「焦慮製造機」。
投資不是一場比速度的比賽,而是一場比耐力的旅程。
我們真正要練習的,不是「賺最多」,而是:
① 能不能在報酬起伏中保持紀律;
② 能不能長期穩定投入;
③ 能不能用自己的節奏走下去。
當然,如果你能做到長期投入20-30年、同時不論漲跌都能保持情緒穩定,
那投入市值型 ETF 是早已驗證過的最佳投資方式。
適合永遠比熱門重要
市場永遠有新話題、新焦點、甚至新「神ETF」。
但若你只是一味追逐「別人說好的東西」,最後往往會錯過最適合你的那一檔。
投資這件事,其實跟人生一樣。
最重要的不是「賺最多」,而是「走得久、走得穩」。
讓你的錢,為你的生活節奏服務,那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