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分享ETF相關的投資,對於不敢投資股票,或想投資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ETF算是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容易被接受的。ETF雖然是近幾年台股的熱門話題,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投資人。
不少具有一定資歷的投資人,對於ETF的成分股未必全然滿意,總會覺得某幾檔股票根本不應該被納入來拖累績效,獲是乾脆從多檔ETF的成分股裡挑選重複性高,自己比較認同的個股,希望藉此來提升自己的投資績效。
這本由「大是文化」出版的書,作者是網路知名專欄作家「股海老牛」,投資經歷超過10年以上,臉書粉絲團擁有超過18萬追蹤者,過去也有過兩本投資理財著作,均登上博客來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老牛在這本書分享他的股票挑選方法,包含個股與ETF,還有評估買進與賣出的價格估算方法,更在最後列出50檔他的存股名單當參考,並簡單評論了其中的30家公司,讓讀者快速了解該公司的營業內容。
作者第一章就說,散戶的通病就是錯失焦慮症,害怕錯過會漲的股票,反而造成常常追高殺低,投資時容易被市場的各種資訊影響,失去理性的操作結果,可能以前賺的都不夠這次賠。
股市本就像潮水,會隨著世界局勢有起有落,像是聯準會的量化寬鬆帶起一波投資熱潮,但烏俄戰爭開打及升息政策又讓趨勢逆轉,影響指數從高檔往下修正。投資人如果常常追逐投資資訊做投資,不但容易有投資焦慮,也很容易被套牢,我們應該要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然後訂下進出場的紀律。
作者提到,大家常說長線短線,長期投資的風險最低,但到底多久才算是長線呢?長期投資通常是以季或年作為時間單位,目的是要追求公司未來的成長與穩定獲利,因此需要用基本面分析來判斷公司的本質以及確認目前的股價是否仍然低於其內在價值。
而波段交易的持有時間介於長短線之間,通常以月或年為單位,持有時間雖然較短線更長,但分析角度仍然是以基本面為主,再以技術面與籌碼面輔助。波段交易相對較為複雜,三種分析都要看。
而短線進出就靠題材,基本面已不重要,很多題材通常一瞬即逝,有可能今天拉漲停,隔天就變跌停,因持有時間短,技術分析可參考日K線為主,停損點放在5日線,報酬率就設定在20%左右。
老牛認為,無論長線還是短線,每種投資方法都要搭配投資人自身的能力及特質,才能拉高獲利機率。有的人因為身在特定產業工作,或是原本就對某個題材很有研究,要短線操作題材自然較容易成功。
反過來說,如果只是一班上班族、家庭主婦,甚至是投資新手,大部分時間必須花在工作,也沒有能力看懂技術分析,會建議投資週期較長的波段機要與長期投資,會比較適合。
把錢存起來,資金增長的速度絕對敢不上通膨,投資要像滾雪球一樣,但該怎麼滾呢?
作者建議了五個步驟:
1. 依投資性格選股,建立清單,找出適合自己的存股標的。喜歡賺價差,或是希望每年穩定領股息,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程度,規劃標的的配置比例。
2. 評估股價是便宜還是貴,設定位階,找出安全布局的價位區間。建議初學者先運用簡單的估價公式,譬如平均現金股利或本益比為基準,就可以估出一家公司的股價是便宜貨是昂貴。
3. 低於合理價就買進,買進價位能低則低,未來能多賺些價差。買股從來都無法保證撿到最便宜,參與相對便宜的位階,寧可少賺一點,也不要沒賺到,才是比較正面的想法。
4. 績效穩定就抱緊,前景堪憂就處理,定期檢視追蹤獲利表現,評估回歸基本面。若要投資個股,定期檢視個股的營收表現,以及所屬產業的發展趨勢,是絕對不能少的步驟。
5. 賺了先賣一半,存錯股立刻賣出,當特定條件發生時,切記果斷賣出。賣出條件可設定目標價或獲利成數,也可在發現有更好的投資標的時賣股換股,或是發現存錯股票,就果斷止血,立即賣出。
老牛在書中介紹了他的ETF投資方式與配置組合,還有金融股與壽險股的買賣方式,還有三檔獲利比金融股更強的租賃三雄,利用核心持股與衛星持股的搭配,配息價差都賺。
作者建議,核心持股選擇穩定配息的個股或ETF為主,領息為主,價差為輔,最適合做長期投資。而衛星持股主要追求獲利成長,價差為主,領息為輔,較適合做波段交易。長短期投資帳戶分離,存股目標才清楚。
最後兩章,作者分享了他的投資心態與交易策略,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讀者,可以到書店購買一本閱讀參考。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