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財產保險經紀人《保險學概要》第 6 題保險業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解析
保險業是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透過彙集保費收入,成為重要的資金供給者與金融中介者。由於人壽保險契約通常為長年期契約,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使得保險業掌握著龐大的長期資金,尤其在臺灣,保險業資產規模已達數十兆元新臺幣。
這道題目考驗考生對於臺灣金融市場結構的基礎認知,即保險業資產規模在整個金融體系中所佔據的相對比例,這是一個需要掌握時事數據的專業知識點。
測驗題分析與正確答案確認
類 科: 114財產保險代理人、財產保險經紀人 科 目: 保險學概要題號 6:保險業屬於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在金融市場中同時擔任資金供給者與金融中介者的角色,其資產主要來自於保費收入的累積。至 2024 年底,我國保險業資產總額已達新臺幣 36 兆元。試問 2024 年我國保險業資產總額約占整體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多少百分比?
正確答案:(B)
選項逐一解析與生活案例說明
根據題目提供的數據,我國保險業資產總額在 2024 年底已達新臺幣 36 兆元。這項數據證明了保險業在金融體系中的份量極重。
(A) 15%
- 分析原因: 錯誤。15% 的佔比,意味著保險業的資產規模在整體金融體系中僅佔約六分之一。考量到臺灣人壽險市場的高度發展與儲蓄習慣,保險業所累積的龐大保費資產(36 兆元)遠超這個比例,因此 15% 低估了保險業的實際影響力。
- 生活案例:
- 如果將一個家庭的總資產視為金融機構總資產,15% 僅相當於家庭中某個次要成員的儲蓄,無法反映保險業作為主要金融中介者的地位。
(B) 30%
- 分析原因: 正確。根據臺灣金融市場的統計數據,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的資產規模雖然龐大(36 兆元),通常在整體金融機構資產總額中,僅次於規模最大的銀行業。
- 30% 的比例在金融體系中是一個顯著且合理的數字,代表保險業是金融體系的兩大支柱之一,充分體現了其資金供給者與金融中介者的角色。
- 生活案例:
- 在一個金融市場中,如果銀行業佔了約 50% 左右,保險業佔約 30%,證券業及其他金融機構佔剩下的部分。30% 正代表保險業在金融體系中,是僅次於銀行的第二大資產持有者。
(C) 45%
- 分析原因: 錯誤。45% 的佔比將使保險業的資產規模與整個銀行體系的規模極為接近,或甚至超過。這在高資產銀行業務發達的臺灣市場中,通常不符合實際結構。
- 生活案例:
- 如果保險業資產佔比高達 45%,則意味著多數民眾更傾向於將大量資產投入於保險儲蓄(或投資型保單),而非傳統的銀行存款或銀行理財產品,這不符合目前的金融結構。
(D) 60%
- 分析原因: 錯誤。60% 的佔比意味著保險業在金融機構中具有壓倒性的主導地位。這在任何主要金融經濟體中都是極為罕見的,遠超過實際情況。
- 生活案例:
- 如果保險業資產佔 60%,那臺灣的金融體系將不再是以銀行為核心,而是完全由保險公司主導資金流動和資產配置,這顯然不是 2024 年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