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可以順利談下來,跟春城酒店拿出好的表現當然也有直接的關係。在新的總經理領導下,運作單位較過去更緊繃神經,更重視客戶體驗,生意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酒店業就是這樣,是人用服務長期堆積起來的。當然原始的設計跟定位也非常重要,但運營還是離不開勤奮與努力的。原本薛總開早會,10-15分鐘走個過場就完事,新的總經理會讓每個總監把要匯報的事情放在螢幕上,逐一檢討,每天沒有個四十分鐘以上,根本開不完。
然後要嚴格的去要求服務質量,翻桌罵人有時候也是需要的。人,總是有惰性,適時的給點壓力,逼一下,真的是需要的,特別是團隊還沒有到非常成熟的狀態。
我的工作,主要還是在觀察細節,不管是運營還是業務。有句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以人為主的酒店業更是如此。由於我屬於業主方,自然不太適合在開會拍桌子,那就只能利用私下時間一對一的溝通。
這其實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像是為了酒吧的生意,我會長時間待到深夜,去觀察酒吧運營的狀況,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提供支援,改善生意狀況。也曾經在十一長假,每天來盯宴會廳的宴會,來看看怎麼增加生意,同時如何能把成本控制的更好。
我們的供應商,會在連續假期間把高價的海鮮,如龍蝦,臨時提價,藉此賺取更高的利潤。我就好奇,婚禮都是幾個月前就敲定的,兩三天前來提價,這不是把我們當盤子嗎?如果不來現場看,誰知道每場婚宴剛好都有上龍蝦,營業利潤就在不知不覺中縮水。
還有小時工的供應商,如果讓我察覺小時工年紀偏高,或是年紀偏大,我也會跟運營還有人資單位直接溝通,讓他們務必依合同要求供應商,避免服務品質受到影響,或是出現公安的問題。
所以做酒店其實真的很辛苦,特別是像我這樣,想把事情做好的人。細節很多,還要嚴格要求員工,然後還得常常得罪人。很多人以為投資酒店很容易,那些連鎖品牌也都是這樣跟投資人說的。殊不知要找好的酒店從業人員有多難,除了本身要合適,還需要長時間的養成。畢竟酒店開門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運營,沒有對行業的一點情懷,很難把事情做好。我作為業主方,每天給他們灌雞湯,那是必要也當然的事情。
酒店投資因為有好的現金流,而且通常沒有太多應收帳款,所以很多人以為是很好的投資。進來之後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人員流動量大,競爭激烈,漫長淡季,客戶各種難搞。更別說一開始定位設計就不對,根本賣不上理想的價格,然後還得付銀行利息,支付加盟商費用等等。更慘的是設施設備迭代換新的很快,競爭對手也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
像我們春城的這個酒店,大手筆投資,但運營的利潤一直上不來。主要還是人的問題,只會向上管理,而不能解決問題,最終就是資產的價值不斷的降低,競爭力也越來越弱。我也只能在我在的時候拉一把,有些系統性的問題,還是很難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