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我們租了機車前往仙洞巖。天氣微涼,海風吹起髮梢,帶著微微的潮氣。騎在沿海公路上,浪花偶爾拍上堤岸,城市的邊界在遠方起伏。
大眾交通:
基隆火車站 搭乘 301 公車(往太白莊方向),於 仙洞巖站 下車。
站牌後方便是佛手洞入口。
探索路線:仙洞巖 → 聖安宮 → 佛手洞→ 基隆車站周邊覓食。

仙洞巖,天然冷氣路線,
讓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
01|仙洞巖
-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8:00~16:00

左洞很窄,需側身通過。
香氣與海風混雜,像是潮氣滲入每一道石縫。
這裏的岩壁潮濕,洞內佛像的輪廓在昏黃燈光下半隱半現。
仙洞巖分有正廳,與左右廳堂:
- 左洞:是一個狹長的一線天通道,供奉一具神似觀音的弁財天石像。

痕跡訴說著歷史,帶點莊嚴也增添了神秘
右洞:則有一室神明廳堂。
燈光照在石像的臉上,光影閃動。
這裏有遊客說話的聲音,
但很快又被回音吞沒。

上面刻著字跡,佈滿青苔
空氣裡帶著停滯的香灰味道,
燭火在無風的洞內輕輕晃動。
我們在這裡稍作停留,祈求諸事平安。

在這地方擺放神像,總有種詭侷氣氛?
02|仙仁樂園涼亭

廟宇的右邊有一處不顯眼的步道
『仙仁樂園』
這裏有一座涼亭,能遠眺整個基隆港。
貨櫃整齊排列,吊車靜止不動。
灰色的海與天連成一片,
像一張靜止的照片。

人站在高處,反而更容易發現自己有多渺小。

廟前香煙被風帶起,燈籠在半空中輕晃。
路牌旁石階往上是 聖安宮,這裡主祀天上聖母,
由『大甲鎮瀾宮的分靈』而來。
- 櫃檯可索取媽祖紀念章。
03|聖安宮的秘徑
廟左側上坡,右側有條被雜草掩住的小路。
仁安街31巷。
起初平常,再往裡走,石階被蔓葉覆滿。
風停了,空氣潮濕。

腳踩下去,
鞋底與石面摩擦出細微聲音。
再深一點,世界忽然變得寂靜。
植物從欄杆垂下,樹影擋住光。

這條小路不在任何常規旅遊地圖上,
卻像是專門為喜歡冒險的人留下的暗門。
不冒險,就不會知道。未知也能帶來驚喜。

轉角是幾棟老屋,牆面剝落,窗封著木板。
巷子窄,光線灰。
角落白牌上寫著:「內有惡犬,禁止進入。」
字跡被鏽蝕,仍能辨出形狀。
建議一般民眾:可觀賞涼亭後於仙仁樂園石階原路返回,到廟外街道中央拐角處,可直接通往佛手洞
04|佛手洞
巷口旁,就是佛手洞。
入口陰暗,潮氣濃得像霧。
火光在石壁間閃動,牆面反著銹跡。

洞壁上刻著一隻巨大的佛手,指尖延伸進陰影,
像在指引,又像在試探。
走近一看,那形狀更像腳掌。

佛的腳印像寫著「到此一遊」像某種嘲諷。
人們跪拜、拍照、祈願,但那份敬畏,
也許正因看不清而存在。
在這裡,信仰與恐懼的界線,有點模糊。


洞外連著幾間廢屋,地上有青苔與碎瓦。
從裂縫吹進來的風帶著鹽味。
走出時,光亮得有些刺眼。
05|自來街的紅燈
出洞後我們在廟宇附近稍微休憩,喝一杯仙草蜜就離開。
返回火車站時,不小心迷路到了自來街。
自來街寬度不足兩台車,牆面斑駁,窗戶裡是褪色的塑膠花。

這裡有幾家落寞的小店。
幾位上了年紀的婦人挽著手,慢慢走過巷弄,談笑的聲音在發紅的磚牆間迴盪。
櫃檯後的老婦人抬頭看我們一眼,
那眼神不是敵意,只是陌生。

轉角的紅燈異樣明亮,
招牌明晃晃寫著『阿公店』三個字。
在灰暗的街裡格外顯眼。
我們互看一眼,快步走出那條巷。
有時候,世界的邊緣比廢墟更真實。
06|金蠔呷小吃店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義二路179巷1號
營業時間:11:00–20:00
小吃店在轉角,一進門就聞到醬油與油蔥的味道。
我們點了月見雙拼蓋飯上桌,
半熟太陽蛋流動,熱氣裡混著蚵仔與肉燥飯香。

窗邊的光落在飯面上,油亮而溫暖。
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覺得生活其實沒有那麼壞。
07|冰封仙果 ICE UNA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愛二路 41 號
營業時間:週二~週日 12:00–20:30(週一公休)
仁愛市場旁的冰店,人多但不吵。
哈密瓜雪花冰上鋪著奇異果片,
酸甜剛好,冰融的速度很慢。

外頭仍有濕氣,但空氣變得清爽了。
『返家 路上』

這次仙洞嚴一日遊,我們盡情享受著地方的人文特色,
也讓日子有一點不同的味道。
下一篇文章預告|球子山燈塔
位於仙洞巖附近的高地,曾是軍事用地,如今成了旅人俯瞰整個基隆港的絕佳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