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印象》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raw-image

一年前造訪的伊朗,是我至今去過最美的國家。她的美,是一種在記憶中慢慢醞釀、關於親身體驗的美。伊朗的回憶持續發酵,變得愈發深刻而富有層次。因此我要把她寫下來,刻畫熟成的記憶。

一、關於美

記得初到德黑蘭酒店的那一天,我看著升降機内那些金燦燦的浮誇裝飾小人看的出神,它酷似我小時候到大陸旅遊時經常看到的那種復古模板設計,可以説是有「俗」的。而德黑蘭城市那一塊更是像十多年前的東莞,基建齊全,但就是看上去不太摩登、不太有格調。所以以第一印象來説,這個地方與美挂不上鈎。

旅程的第一站是古列斯坦宮,此宮殿奢華極緻,大理石鋪成的室内中央和上萬塊玻璃拼成的墻壁,數不盡的藝術品和珠寶盡顯了伊朗建築藝術的精華。震撼是有的,但豪華宮殿離我的生活有點遠,這種華美不太能觸動我。

raw-image

曾經居住於古列斯坦宮的巴列維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罕默德禮薩·沙阿·巴列維的生活被批評為窮奢極侈。後來成爲伊朗國家最高領導的何梅尼把這種物質豐富的生活形容為「遭受西方意識形態入侵」。是否受到西方影響也好,我將這種宮廷級的精工藝術列爲美的實質體現,而巴列維把它發揮極緻了。但我認爲美不止如此。


那美是什麼呢?美可以有很多種,我想到的有四種:第一是感官上的美,即色彩、形狀等。第二是情感上的美,即能觸動内心、引起共鳴的影響力。第三種是思想上的美,即是一個觀念、對追求真理的渴求。第四是存在上的美,即是人性裏的善意、自然的流動、生命的韌性。前三者我們能從藝術、音樂和文學裏體驗到,存在上的美是只能在與人的交流裏中獲得。我特別喜歡中文裏「美德」這個詞語。美德指好的品德,富有美德的人有優良的品質、情操和行為,是有涵養、有內在美的。德不只是virtue或moral,它是美的。因此我認爲美是真誠的、具有積極面向的,而伊朗人是我遇到過最具有「美」的品質的人。

這樣的結是由許多細微的片刻拼湊而成的——比如街巷間迎面而來的親切微笑、真誠而有禮的款待,還有人們主動伸出的援手。而在亞茲德廣場上目睹的一個小小舉動,深深觸動了我。直到今天,我仍清晰地記得那個畫面。

raw-image

亞兹德被稱爲「風塔之城」,這個城市沒有高樓大廈和地下鐵路,到處都是泥黃的建築如民居、風塔和儲水槽等,如此樸素的一個地方居住了五十多萬人。那位先生約莫五十歲,我在那泥黃色的廣場遠處看到他。廣場四周是清真寺、日常用品店和甜品店,人們都走在商店街上,廣場則空空的,只有我們這種遊客才沒事走在廣場中央,所以那位穿著polo裇、長褲和運動鞋的中年先生走在我們前面尤其顯眼。

這時,他微微彎下身軀,做了一個動作。那個動作多麼輕盈啊!他自然伸出的指頭夾起了一塊東西,在我看清楚是什麼之前,那位先生已經繼續往廣場的一邊走去。我快步走前,發現原來那是一塊食物包裝紙,大概某人吃東西的時候不小心被風吹走了,變成廣場上一塊極為不起眼的垃圾。我莫名感動,那個在泥黃色廣場中撿垃圾的身影在我腦海中定格,然後我才發現一路走來,從沒在這個城市看到過一塊垃圾。

如果公德心是美德的在公共場合的具體展現,那對信仰(或信念)的堅持則是内在的美德,是存在上的美,是真誠和勇氣。我在亞兹德西南部的一條村莊裏看到這些特質。

拜火教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宗教,在八至十世紀間,伊斯蘭教隨著穆斯林征服而傳入伊朗,一部分堅持拜火教的波斯人,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而移居他鄉,然而還有部分人選擇留在現今伊朗境内。亞茲德是伊朗最後的拜火教據點,現在大約還有三萬名拜火教徒住在這一帶,我拜訪的那條村莊是爲數不多的拜火教徒聚住的地方。由於伊朗把伊斯蘭教什葉派定為國教,因此這裏的人在公共場合稱自己為伊斯蘭教徒,女性須戴頭巾,只在私人場合保留拜火教的生活習慣。

迎接我們的是一位愛笑的女生,她真摯可愛,而且十分熱情好客。我們在客廳裏享用她準備的晚餐,還與另外幾位年輕的拜火教徒聊天。

在這夜裏,我們瞭解到很多現代拜火教徒的生活方式和伊朗近年的變化。他們是一群很有熱誠和理想的青年,在這小小的村落裏開辦民宿接待客人,讓世界各地的人瞭解他們的和宗教與文化。儘管國家動蕩不安,而且拜火教日漸式微,但他們依然保留傳統,堅持善思、善言、善行。

我們不禁問青年:拜火教恐怕即將在這個伊斯蘭教國家裏消失,你們究竟怎麼想的?

青年這樣回答道:我們是拜火教徒,但我們相信世界上的宗教都有向善的特徵。無論是穆斯林也好、基督徒也好、其他宗教也好,我們都相信人性,哪怕拜火教消失,但世界上很多人都有拜火教徒所相信的善。

我沒有宗教信仰,但這話比任何我聽過的宣導更神聖。

而我想美就是這樣。它純粹、鏗鏘有力、至真至誠又永恆不朽。

二、關於女性

説到伊朗的女性,我腦袋中冒起「波斯美女」這個詞。唐代時,波斯曾經派遣使者入貢,《舊唐書·西域傳》裡記載關於波斯女性的内容,雖然其中未有詳細提及波斯女性的容貌,但加上電視劇、媒體塑造和一點浮想聯翩後,伊朗女性在我想象中是美麗的,她們有深邃的眉目、白皙的皮膚和一頭自然捲曲的深褐色頭髮。

然而這個對容貌的想象在我到達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時仍然是個迷,因爲這裏所有女性都戴著頭巾,有的戴的隨意,有的包得嚴嚴密密,無論那種也好,沒有一絲頭髮被看見。不曾戴頭巾的我默默把絲巾往頭髮一蓋,確定自己能入境,而站在入境處一旁戴全黑罩袍的女士似乎也十分滿意。

raw-image

我習慣觀察女性。作爲女性,我想我觀察女性的行爲源於理解和學習。我相信每個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種尋找同性模範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在成年之後則變爲一對自己另一種可能性、另一種人生的想象。我的伊朗之旅為這種凝視加了一塊放大鏡,令我細細的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種人生。


那條我戴得尷尬的米黃色絲巾隨我到達德黑蘭市中心,直至我看到一百米左右外的那些自然捲曲的深褐色頭髮。原來她們的頭髮真的長這樣呀!這群女生十分年輕,身邊有男性,可能是朋友或家人,一群二十多歲左右的人到市中心約會。她們穿著時髦,妝容漂亮,充滿活力。這似乎又與我在機場看到的女性很不一樣,我立刻摘下絲巾,好像這樣才顯得比較合群。

那究竟我在機場看到的女性是伊朗的女性,還是在市中心看到的女性是伊朗的女性呢?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新政權視頭巾為伊斯蘭價值象徵,逐步强制女性在公共場合遮蓋頭髮。而到了1983年,頭巾正式被納入法律裏,不論宗教或國籍任何女性都必須佩戴頭巾並穿著得宜。在2022年,瑪莎.阿米尼事件成爲了女性抗議的觸發點。這名22歲女生在被道德警察帶往矯正中心後離奇死亡,燃點了群衆怒火,不少尤其年輕的女性在公共場合抗議,部分甚至公開剪頭髮、焚燒頭巾和罷課。

那名我在機場看到穿著罩袍的女士很可能是道德警察,而市中心的少女們很可能曾經參與抵抗活動。她們的身影在我腦海裏重叠,形成了光怪陸離的景象,仿佛要把這個國家掰開兩半。

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將社會的「文明程度」與女性的生存權和選擇自由聯繫起來,認為衡量一個社會進步與否的關鍵在於其能否保障女性的權益上。我不認爲伊朗是一個落後的國家,更不認爲她不文明,我只能夠說她正被不同的意識形態拉鋸,而往往女性議題在社會發生變化的時候更觸目,揭示出這個時代的人所面對的困境。

伊瑪目廣場

伊瑪目廣場


我十分好奇伊朗女性的生活,那是作爲女性對自己生命另一種可能的觀察。她們(我)怎麼上學、怎麼工作、怎麼成家立室呢?這麼大一個國家當然有女孩跟我差不多,但也有另一種我未嘗體驗的人生。


那天我和旅伴在伊斯法罕的一家酒店的咖啡廳休息,我們點了兩杯無酒精鷄尾酒和一些小吃。當我們在聊天時,來了六個人,他們選了我斜前方的長方形咖啡矮桌,點了六杯咖啡和幾塊蛋糕。一位年紀與我相仿的女生坐在靠墻一邊長椅的中央,左右是她的父母。我的角度剛好看到這她,她是多麼的漂亮啊!黑色的罩袍上鑲滿了黑色的寶石,低調而華麗,襯得她膚若凝脂。她一動不動,靜靜的坐在那裏,遠看還以爲是一個大洋娃娃。她低垂著眼眸,若笑不笑,神情羞澀。

原來這是一場相親。

女孩的對面是男方一家。兩家的媽媽迎面對坐,相談甚歡;女生面對著男家的爸爸,男生面對著女家的爸爸,沉默寡言。女生始終沒有看過男生一眼;男生始終沒有看過女生一眼。婚姻以家庭為單位,個人似乎更像是那女孩罩袍上的黑色寶石。鋼琴曲在咖啡廳裏回蕩,卻沒有比女孩的沉默響亮。

我恍惚了。我覺得我可能是她。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裏,我在這個年紀去相親。

「幸好我不是她。」旅伴的一句話把我拉回自己的身體,我不自覺的認同她。然後我突然清醒——這話十分殘酷,我更為自己的念頭感到羞愧。為何我要以一種怜憫的姿態去看她、去衡量她的生活?難道她的沉默就代表不快樂嗎? 

我再看她那張在黑色罩袍下比黑寶石漂亮的臉龐,她們都是自己生命的主體。

三、在歷史長河中漂流

我愛旅行。當我走過廣袤大地和古城遺址時,我是歷史長河裏的一滴水,在天地與歲月間漂流。

歷史上有千萬個旅者來過這裏。公元100多年前,來自東西南北的商人在這片現今被稱爲伊朗的土地上往來,他們交換絲綢、瓷器、玻璃器、香料、地毯。從此之後,在這片歐亞經商的心臟地帶,駝鈴聲四響,人們用歌聲歡迎長途跋涉的旅人。

我們在八重天宮裏遇到一位青年,他在十二圓頂下為我們唱:

去吧,前往伊斯法罕,

一眼凝望,便似踏入天堂。

漫步在那寬廣的林蔭大道,

天地在此悄然展開胸膛:

花園招手,河水低唱,

碧空如洗,邀你久留不忘。

徜徉芬芳花園,穿過長長林蔭道,

藍金交織的琉璃磚,

在穹頂與宣禮塔間,細訴歲月的傳說。

市集深處,銀匠、織工與香料商忙碌不息,

那一槌一織,一語一笑,

正是城市心臟跳動的節拍。

此地的人們,待你如家人般親切,

溫暖的笑顏,緩緩斟上的清茶,

在樹蔭下,故事與心意彼此交換。

好客,是這座城永恆的樂章——

陌生人成為賓客,賓客終成朋友,

緣分在此靜靜生長。*

八重天宮内

八重天宮内

這多美啊!他的歌聲在圓頂下回蕩,劃破了時空,在歷史洪流中,我們看到陀隊在林蔭大道中穿梭;銀匠、織工與香料商在伊瑪目廣場裏奔波;旅客一次又一次贊嘆宏偉的宣禮塔。伊朗人從古至今一直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來賓歌唱,唱出他們的祝福、唱出他們引以自豪的波斯文化——伊斯法罕半天下!


然而如今在伊朗再難看到異國人士,我們的臉孔在這裏成爲衆人焦點,導遊不時幫我們從熱情又好奇的人群中「解圍」,尤其是那些圍觀的孩子。他跟我們說,最近接到的團越來越少,他從事旅遊業十多年,到訪人數有起有落,伴隨著伊朗政府的態度和國際情勢在軌道上顛簸。我們問他怕不怕丟飯碗,他聳聳肩,似乎已經習以爲常。

事實上,伊朗不斷有旅遊政策,由2015年的《旅遊設施規範》到2022年的旅遊服務稅務豁免,再到2023年放寬簽證要求,酒店和旅遊區衛生設施(伊朗旅遊部長曾提議將蹲厠改建為座厠以吸引外國旅客)建了又建,免簽門欄開了又關。唯伊朗的國際處境實在尷尬,與美國、以色列的敵對關係和戰爭使這個國家長期處於風口浪尖,旅遊業半死不活。導遊的聳肩不只是對自己職業前景的無奈,更是對世界大局的無奈。

誰能想到半世紀前,伊朗曾經舉辦一場奢華到令人咋舌的國際活動,約六十位國家元首、皇室成員、總理、外交官來到伊朗慶祝波斯帝國建國 2500 週年,許多外國媒體稱這是「世紀慶典」。這樣的一個盛會在波斯波利斯舉辦,由波斯帝國的皇帝大流士一世在西元前 518 年興建的波斯波利斯不只是歷史遺址,更是伊朗人心中悠久波斯文化的象徵。

豪華宴會如今已不存在,當我走在波斯波利斯時,宮殿仿佛在我面前重新建起,我能聽見萬國來朝時駝隊與樂聲交織的回響。巴比倫人帶來織品,亞述人牽來駿馬,亞美尼亞人奉上金碗,阿拉伯人駝著駱駝而來。大流士王曾在此宣告:「這是我所擁有的王國,這是眾神中最偉大的阿胡拉所賜。願祂庇佑我與我的子孫!」

raw-image

楔形文字與浮雕在遺跡間默默訴說著古老的歷史,而令我驚訝的是——那些圖案,我竟似曾相識!原來,它們正是我在德黑蘭飯店電梯裡看到的那一排金燦燦的裝飾小人。

當時只覺俗氣的裝飾,如今才明白,它們並非復古風格的模板設計,而是真實而生動的歷史形象。這些人物活靈活現,宛如跨越千年而來。

raw-image


他們正是伊朗人的祖先,經過漫長歲月的融合,形成如今的伊朗。戴著圓帽、穿長褲與束腰外衣的是米底人;戴著方帽、身著長裙與斗篷的是波斯人。他們手牽著手,沿著梯道走向阿帕達納宮。

在他們身旁,獅子噬咬公牛的浮雕圖案象徵著春天的來臨。這些圖像成為伊朗文化的圖騰,靜靜佇立在不同的角落,見證時間的流淌,也凝視著後代子孫們延續並創造著這片土地上偉大的文明。

我忽然覺得,電梯裡那些「金燦燦的小人」變得格外親切。他們像一條無形的線,把我旅程的起點與終點悄悄連了起來——歷史、文化與此刻的我,在這條線上,靜靜相遇。

伊朗實在太美,我愛這段在一年前展開的旅程,它像是一場緩慢發酵的夢。那裏的歷史、信仰與人情交織成多層的風景,讓我在離開許久之後,仍不時回望。伊朗的美藏在人們的善意裡,在信仰的堅持裡,也在歲月長河裡靜靜流淌。因此我想向你分享那份悸動與敬意,願你能有一天感受這份美。

*原曲為اصفهان رو‎ Be Esfahan ro,歌詞經翻譯和刪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地阿水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異地志 Travel and stuffs HKer in📍London 間竭性收集故事 收集任何紙張
異地阿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7
私心推薦!我最愛的葡萄牙隱世景點。在沙灘和棧道上漫步,欣賞舊城圍牆、懸崖和大西洋海灘。 如果問我一個我十分推介而少有亞洲人知的歐洲度假地的話,我一定會說拉哥斯 Lagos。
Thumbnail
2025/10/07
私心推薦!我最愛的葡萄牙隱世景點。在沙灘和棧道上漫步,欣賞舊城圍牆、懸崖和大西洋海灘。 如果問我一個我十分推介而少有亞洲人知的歐洲度假地的話,我一定會說拉哥斯 Lagos。
Thumbnail
2025/10/01
一直覺得住在青旅是旅行時最開心的經歷,除了能輕易認識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之外,也是省錢的好辦法,以下分享一些我選青旅時注意的東西。 我主要使用Booking.com,其實什麼平臺也沒關係(應該),純碎我在Booking.com積了分,所以一直在用。以下是我挑青旅時會注意的地方(重要性依序) 地點:作
Thumbnail
2025/10/01
一直覺得住在青旅是旅行時最開心的經歷,除了能輕易認識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之外,也是省錢的好辦法,以下分享一些我選青旅時注意的東西。 我主要使用Booking.com,其實什麼平臺也沒關係(應該),純碎我在Booking.com積了分,所以一直在用。以下是我挑青旅時會注意的地方(重要性依序) 地點:作
Thumbnail
2025/09/26
用生命值硬接!在全年最冷的12月,無懼冰水中看世界上最清澈的水! 相信史費拉是一個很熱門的旅遊景點,它橫跨了歐洲和美洲兩塊板塊,準確來說,正是這兩塊板塊碰撞而成,造就了這麽一個神秘而美麗的浮潛和潛水地點。
Thumbnail
2025/09/26
用生命值硬接!在全年最冷的12月,無懼冰水中看世界上最清澈的水! 相信史費拉是一個很熱門的旅遊景點,它橫跨了歐洲和美洲兩塊板塊,準確來說,正是這兩塊板塊碰撞而成,造就了這麽一個神秘而美麗的浮潛和潛水地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途中我的旅伴,聊起2022年在埃及旅行,遇見從成都去的他,同樣奇妙成都也是在北緯30度,後來因為距離一年多未見,台灣未開放大陸來台自由行,其中的思念與惶恐不安只能在微信裏交疊游走,是怎樣的緣分飄洋過海也難相見??
Thumbnail
途中我的旅伴,聊起2022年在埃及旅行,遇見從成都去的他,同樣奇妙成都也是在北緯30度,後來因為距離一年多未見,台灣未開放大陸來台自由行,其中的思念與惶恐不安只能在微信裏交疊游走,是怎樣的緣分飄洋過海也難相見??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週邊環境有特別規劃挺適合放鬆走走的。
Thumbnail
週邊環境有特別規劃挺適合放鬆走走的。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宜蘭,一個不陌生,卻又很陌生的城市,來了無數次,有了好多回憶,但卻陌生到不行。 今日,照舊查著宜蘭地圖,突然看見所站之處還有「宜蘭演藝廳」,好熟的名字,當我轉身看去,那建築物就矗立身後,我愣住了,剎那間所有情緒湧上心頭,這裡不就是我跳著抖肩舞,唱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宜蘭,一個不陌生,卻又很陌生的城市,來了無數次,有了好多回憶,但卻陌生到不行。 今日,照舊查著宜蘭地圖,突然看見所站之處還有「宜蘭演藝廳」,好熟的名字,當我轉身看去,那建築物就矗立身後,我愣住了,剎那間所有情緒湧上心頭,這裡不就是我跳著抖肩舞,唱
Thumbnail
因為工作的關係,較難請長假,而在因緣際會下有機會去了一趟歐洲,2019 年的5月出國,該年年底疫情就爆發了,因此,這也是疫情前的最後一趟旅遊。主要是參加活動兼輕旅行,雖然已時隔了幾年,但也還是想好好的把它做一個記錄。之前已在其他平台上發表過,但又再重新整理和補充,希望能好好的保留這段回憶。
Thumbnail
因為工作的關係,較難請長假,而在因緣際會下有機會去了一趟歐洲,2019 年的5月出國,該年年底疫情就爆發了,因此,這也是疫情前的最後一趟旅遊。主要是參加活動兼輕旅行,雖然已時隔了幾年,但也還是想好好的把它做一個記錄。之前已在其他平台上發表過,但又再重新整理和補充,希望能好好的保留這段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