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反彈」就是機會,但在裸K的世界裡,反彈有時候不是救贖,而是陷阱。
像我今天看到的 鴻準2354,從 77 元一路跌破結構,當多頭結構被破壞後,反彈反而成了空方最好的進場點。
這篇文想和你分享,如何用最簡單的裸K判斷市場結構、風險位置,以及——為什麼「反彈不一定是機會」,但卻可能是更好的進場點。趨勢的終點:結構的崩壞
在裸K的邏輯中,我們不預測,而是觀察「結構」,所謂結構,就是高低點的節奏。
當價格從「高高低高」變成「高低高低」,就代表市場的主力方向已經轉換,這不是拉回,而是趨勢轉折。
鴻準這波從 77 跌到 65,看似只是回檔,實際上卻是「主升段結束 → 反轉的起點」。
這就是裸K最純粹的觀察:只看價格與量能,讀出市場的意圖。
反彈不過壓力,就是空點
當結構破壞後,市場的邏輯會從「買支撐」變成「空壓力」。
這時候的重點,不再是找底,而是找反彈不過的位置。鴻準的反彈區剛好在 67 元附近。
這裡有兩個線索: 五日線與二十日線同時下壓(均線壓力區) 反彈量能不足(主力未進場)
結果在這裡出現一根無量的小紅K,這種型態就是反彈無力、主力未回頭的典型訊號。
隔天若出現轉黑或放量下殺,那就是最乾淨的「反彈空點」。
裸K操作者會選擇這種位置出手,因為: 風險最小、訊號最明確、報酬最有機會。
風報比:懂得算風險,才叫操作
裸K不是盲目進出,而是懂得計算。
假設壓力區在 67 元,停損設在 68 元(約 1.5%~2%),目標價看前低 63 元附近,報酬潛力超過 5%。
這樣的風報比接近 1:3。
就算錯一次虧兩千,對一次也能賺回五、六千,真正穩定的操作者,不是每次都看對,而是每次都知道風險在哪裡、報酬在哪裡。
多空都能操作,才是真正的操作者
很多人只會做多,但真正成熟的操作者,不分多空,只看趨勢。
當結構在上,就順著做多;當結構轉弱,就順勢放空。
市場永遠有機會,只是你願不願意放下「只能買」的想法。
會做多是一種能力,會做空,才是完整的技術。 操作不是比速度,而是比節奏,有時候你快了,市場會教你慢下來,有時候你慢了,市場會提醒你別錯過。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節奏:當該動的時候果斷出手,該等的時候不急不躁。
市場會給你機會,但不一定給你第二次。 要能走得長久,就得走得穩。
#裸K教學 #理財慢筆 #投資心法 #慢慢理財慢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