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劇中,顧廷燁的親姐妹二人,完全被刪掉。
#緣起: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簡稱《知否》),
這部2018年出品的古裝大戲,無疑是近年來,小說改編的優等作品。 它細膩地描繪了一個疑似北宋的平行宇宙中,一位中等文官的庶女盛明蘭,如何在庶女身份的重重壓抑中,從低伏隱忍走向獨立自主的傳奇人生。
************** #原著原名及小說作者簡介 說起《知否》的原著小說,就不能不提它的作者:
「關心則亂」。 這位中國網路小說女作家,以其獨特的筆觸和對古代生活細節的考究,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她的作品被譽為「種田宅鬥文」的經典。 她擅長以平實卻充滿情感的文字,將讀者帶入古代深宅大院的日常生活。 小說原名:《庶女明蘭傳》,原本是以《紅樓夢》為啟發而寫的穿越小說。
改編成電視劇時,取名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此名取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中的一句,字裡行間透著一抹幽微婉轉的詩意。
此劇上演後,紅透半邊天,造成原著小說再版時,也都改名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可見改編劇的成功。
然而,如此成功的小說,經過了改編,編劇的過程中,勢必留下了取捨的痕跡。原著中被刪除的角色不少,今天來談談顧廷燁消失的姐妹。
************** #劇中消失的姐妹:沒存在感的庶姐顧廷煙與公主病大小姐嫡妹顧廷燦。 在原著小說中,顧廷燁有二個同父異母的姐妹:顧廷煙與顧廷燦,都被刪掉了。 (跟主角盛明蘭的四弟盛長棟同樣遭到完全刪除的命運。)
庶姐顧廷煙,是老顧侯元配大秦氏的陪嫁丫鬟邱氏所生。 原本邱氏成年後,求大秦氏放她離府找人婚嫁,但當時大秦氏病重,為了給將來的老顧侯續弦妻子「添堵」,硬是抬了邱氏當姨娘,讓她生下了顧廷煙。
顧廷煙能給顧廷燁親娘白氏添堵,也能給後來的小秦氏添堵! 因此,在明蘭嫁給顧廷燁之前,顧廷煙已早早被小秦氏打發掉,遠嫁南方,與顧家的斷了音訊。
另一個嫡妹,則是小秦氏的親生女兒。 小秦氏一心塑造顧廷燦才女的假相。其實為了利用老顧侯對亡故元配大秦氏的思念,照著已逝姊姊的模子,來培養顧廷燦。 通過女兒身上展現的大秦氏氣質,贏得老顧侯的關愛。 結果,這樣的「照貓畫虎」,卻養出了個嬌氣又任性的「奇葩大小姐」。 為了塑造顧廷燦才女的形象,小秦氏要她終日與詩書為伴,自我標榜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清高名媛。 她看不起庶姐與堂姐妹。也對錢財珠寶視為「阿堵(俗氣)之物」。 在她的世界裡,夫妻生活只應有吟詩作對、描眉畫眼,以及彈琴鼓瑟。
至於生活中的人情往來、物品採買,都是俗人俗務,不值一顧。 她活脫脫就是一本行走的公主病教科書。 更可憐的是,她總被自己的親生母親「當槍使」。
小秦氏常設計女兒去「刁難」顧廷燁及盛明蘭,把原本就少的兄妹情誼,活生生的弄到蕩然無存。 原著中,顧廷燦的婚姻結局是悲劇性的。她滿懷清高的心與滿身的公主病,嫁入另一個豪門,卻遇到了不吃她這套的婆婆,慶昌公主。 在這個婆婆眼中,那些風花雪月的「嬌情」,可以用作閨房之樂,卻絕非一位正室賢妻該有的本分。 顧廷燦因「公主病」太重、對管理家事與傳宗接代毫無興趣。
又缺乏擔當,指使陪嫁丫鬟暗害夫君的小妾流產,卻坐視丫鬟被家法打死。 最終眾叛親離,被婆婆慶昌公主軟禁在後院,抑鬱而終。 這悲慘的下場,正是她長久以來受母親影響,沉溺於不切實際的清高與驕矜所致。 ************** #結論: 刪除角色的「神來之筆」,造成小秦氏陰狠毒辣的反派形象更加強烈。 改編成電視劇時,編劇大筆一揮,將毫無存在感的顧廷煙與公主病顧廷燦這二個角色完全刪除。
這看似簡單的一刀,卻是讓小秦氏這反派,走向成功的「神來之筆」之一。 您想想,如果保留了顧廷煙、顧廷燦,小秦氏就變成了一個常見的壞心繼母。 一個將礙眼庶女遠嫁,從此不再聞問,又將親生女兒,養成了「嚴重公主病」的愚痴女子的人,怎能顯現出陰狠毒辣的心機? 因此顧廷燦被刪了,甚至親生兒子顧廷煒的個性與下場也改了。 原本養出有公主病的顧廷燦與紈褲又嫉妒二哥襲爵的顧廷煒,讓小秦氏的惡行,就像一般的惡繼母,有點俗套而缺乏心理層次。 然而,一旦刪除了顧廷燦,又將顧廷煒改成友愛兄長的好弟弟之後。
小秦氏的「惡」便瞬間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悲劇顏色。
1、動機純粹化:沒有被養廢的親生兒女襯托,小秦氏所有的惡行,幾乎都導向了為親兒子顧廷煒謀求爵位的隱忍。 2、角色的昇華:劇中的小秦氏從一個俗套的「惡毒後媽」,昇華成一個讓人又恨又憐的悲情反派。
她心中充滿著對白氏(顧廷燁生母)及顧廷燁插隊進入自己與老顧侯的婚姻,及親生兒子顧廷煒的襲爵順序中的怨恨。
又為了表面的賢淑大度,只能對繼子顧廷燁表面疼愛的捧殺,令人不寒而慄又心生感慨。 她像一條在封建禮教枷鎖下掙扎的毒蛇,將自己對命運的怨恨、對權力的渴望,化為綿裡藏針的微笑。
3、悲劇的縮影:劇情中,她最後在祠堂自焚的結局,更像是欲望嫉妒之火的殘酷顯化。
讓她不再只是個護短壞心的俗套繼母,而成了在禮教名分壓力下中,被權力與慾望吞噬的悲劇女性。 因此,編劇這一刪,不僅讓劇情主線更加清晰,更成功地「加強」了劇情中,小秦氏這個反派人物的鮮明度。

知否知否:種田宅鬥文的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