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鹿港的「長源醫院」老屋再生,裡面紀錄老屋整修的過程,勾起3年前整理房子的事情。
屋子的三樓有兩個空間,牆壁的用色讓我印象深刻,東房是鵝黃色+草綠色,感覺只施工一半,西房是藍灰色。

東房

西房
後來全被我漆上白色,保留踢腳板及原本的顏色,算是對於房子的敬意,我只是借用這空間,他有故事不該全被抹滅,踢腳板上的沾染歷代的漆色,大多是「不小心」造成的。
住了兩年,原來那當初牆上的顏色,真實記錄兩個房間的特性。東房早上陽光會灑落在地上,如鵝黃色給人舒服、希望的感覺。
西房是不客氣的夕陽光穿透,把強烈的熱氣灌入房間,藍灰色正是反應那股燜燒感,把一天最後能量一股氣的全釋放,我們都吃不消。

東房未完成的樣子(已上2層底漆+1層白漆)

西房完工樣
房子像身體一樣,無聲的紀錄一切。我開始接觸內觀/九印/瑜伽,透過練習一次次的打開對於身體的覺知力,像打開寶盒一樣充滿驚喜感,收藏著我這輩子的使用紀錄,不,還承載過去的記憶(遺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