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北極驚現「臭氧奇蹟」!科學家罕見捕捉極渦冬季現象,揭開火星曾有宜居環境線索?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當我們談論火星時,腦海中總是浮現「紅色沙漠」「無水無氧」的畫面——但一項最新科學發現,卻讓這顆星球的過去顯得更為神秘:火星北極的極地渦旋中,臭氧水平在冬季驟然上升!這不僅是罕見的天文現象,更可能是火星曾經擁有「宜居環境」的關鍵證據。

🔍 什麼是「火星極地渦旋」?為何這次觀測如此難得?

要理解這一發現,得先說說「火星極地渦旋」(Polar Vortex)——這是火星季節變化的產物,由火星25.2度的地軸傾斜驅動,類似地球的極地渦旋,但更為劇烈:

當火星北方夏季結束、冬季來臨時,極地地區會形成一個「高速旋轉的冷空氣團」,從地表一直延伸到30公里高處,溫度比渦旋外部低約40攝氏度,彷彿一個「太空中的冰凍旋風眼」。

但為何這次觀測如此「罕見」?牛津大學凱文·奧爾森博士解釋:「火星北極冬季是完全黑暗的,太陽永遠不會升起,傳統的光學觀測根本無法進行——過去我們從沒機會看清渦旋內部的化學變化。」

🧪 臭氧為何會在「冰凍渦旋」中上升?關鍵在「水蒸氣凍結」

這次發現的核心驚奇在於:極低溫度下,臭氧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量積累!奧爾森博士團隊的研究揭示了背後的化學原理:

在火星大氣中,臭氧通常會被「水蒸氣的光解產物」分解——當紫外線照射水蒸氣時,會產生氫氧基(OH),進而與臭氧反應,摧毀臭氧分子。但在極地渦旋中,溫度低到讓水蒸氣直接凍結成冰粒,沉積在極地冰蓋中——這時,分解臭氧的「氫氧基」來源被切斷,臭氧自然開始積累。

簡單說:「冰凍的水蒸氣=臭氧的保護罩」,這次觀測讓我們第一次看清了這個關鍵聯繫。

🚀 如何在「黑暗中觀測」?跨國航天器聯手揭秘

要在火星冬季的「完全黑暗」中觀測極渦,科學家必須動用兩大尖端航天器:

1. 歐空局ExoMars微量氣體軌道器(ACS儀器)

這台搭載在軌道器上的「大氣化學套件」,能通過「邊緣觀測法」研究火星大氣:當太陽位於火星背後時,陽光會穿透大氣層,不同氣體吸收特定波長的光——藉此就能推測大氣中的分子種類和濃度。

2. 美國宇航局火星氣候探測儀(MCS)

用於測量極渦的「溫度邊界」:當大氣溫度突然暴跌時,說明我們進入了渦旋內部。奧爾森團隊將MCS的溫度數據與ACS的光譜數據對比,終於鎖定了「渦旋內部臭氧異常豐富」的確切證據。

🌍 火星臭氧與「宜居歷史」:曾經的火星可能有過臭氧層?

這項發現的最終意義,指向一個讓人振奮的問題:火星曾經有過類似地球的臭氧層嗎?

臭氧是「大氣的防護盾」——能吸收紫外線,保護地表生物免受輻射傷害。如果火星北極渦旋中的臭氧積累現象,在古代更為普遍(比如當火星軌道更傾斜、氣候更溫暖時),那麼這顆星球可能曾經存在過「足夠保護生命的臭氧層」!

歐空局ExoMars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漫遊者計劃於2028年發射,任務核心就是尋找火星上「古代生命的化學痕跡」——這次的臭氧研究,無異於為未來探測「畫出了路線圖」:「如果過去存在臭氧層,那麼當時的火星表面,很可能適合微生物生存。」

💡 為什麼這次發現如此重要?

奧爾森博士總結:「臭氧不只是一種氣體,更是火星大氣化學的『指標物』——它的變化能告訴我們,火星大氣曾經如何演變,以及是否曾經具備生命誕生的條件。」

過去我們總認為火星是「死亡星球」,但這次發現卻讓人們重新審視:火星的過去,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富有生命力

🔮 結語:火星探索永無止境,下一個驚奇會是什麼?

從「水流痕跡」到「地下冰層」,再到「臭氧積累」,火星總是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而這次的極渦臭氧現象,不僅是科學家的「罕見獲勝」,更讓我們對「紅色星球的過去」充滿了想象:

也許在數十億年前,火星的天空也曾藍色如地球,臭氧層庇護下,微生物在溫暖的河流中繁衍——而我們今天的觀測,就是撥開歷史塵埃的一把鑰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幻亦真百科
3會員
501內容數
虛幻與現實的交織,聊聊虛幻幻與現實的那些事
亦幻亦真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10/20
當我們談論宇宙時,95%的物質都是「看不見的」——其中26%是暗物質,74%是暗能量。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對暗物質的認知僅停留在「引力隱形人」:它不發光、不反射電磁波,只能通過星系旋轉異常、重力透鏡等「間接證據」推測存在。但一項最新國際研究,卻直接將暗物質的「靜態形象」徹底撕碎——它並非被動的「宇宙背
2025/10/20
當我們談論宇宙時,95%的物質都是「看不見的」——其中26%是暗物質,74%是暗能量。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對暗物質的認知僅停留在「引力隱形人」:它不發光、不反射電磁波,只能通過星系旋轉異常、重力透鏡等「間接證據」推測存在。但一項最新國際研究,卻直接將暗物質的「靜態形象」徹底撕碎——它並非被動的「宇宙背
2025/10/20
1987年,一聲來自聖亞加塔·博洛涅塞的V12怒吼,徹底顛覆了超跑界的價值觀——蘭博基尼不再只是「 Countach的繼承者」,而是帶著「地獄之名」的速度惡魔:Diablo。三十五年過去,當電動車取代燃油咆哮、數碼化取代機械感,這頭「穿西裝的惡魔」依然是車迷心口的白月光——它不只是超跑,是一個時代的
2025/10/20
1987年,一聲來自聖亞加塔·博洛涅塞的V12怒吼,徹底顛覆了超跑界的價值觀——蘭博基尼不再只是「 Countach的繼承者」,而是帶著「地獄之名」的速度惡魔:Diablo。三十五年過去,當電動車取代燃油咆哮、數碼化取代機械感,這頭「穿西裝的惡魔」依然是車迷心口的白月光——它不只是超跑,是一個時代的
2025/10/18
當黑洞的引力猶如宇宙剪刀,將一顆誤闖的恆星撕成碎片時,我們終於第一次看清了這場「恆星末日戲碼」的全貌——並且意外發現,黑洞的「隱藏行為」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萬倍。 什麼是「潮汐瓦解事件」(TDE)?一次恆星與黑洞的生死對決 在談論這次發現前,先來理解什麼是潮汐瓦解事件(Tidal Disrupti
2025/10/18
當黑洞的引力猶如宇宙剪刀,將一顆誤闖的恆星撕成碎片時,我們終於第一次看清了這場「恆星末日戲碼」的全貌——並且意外發現,黑洞的「隱藏行為」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萬倍。 什麼是「潮汐瓦解事件」(TDE)?一次恆星與黑洞的生死對決 在談論這次發現前,先來理解什麼是潮汐瓦解事件(Tidal Disrupti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太陽系中的適居帶(habitable zone)(圖一)範圍不僅包含地球,也涵蓋了火星。但由於火星的內核已經冷卻,無法產生熱對流,因此磁場消失,無法像地球一樣有效防禦太陽風的侵襲。使火星的大氣容易被太陽風剝離至太空中,導致大氣極為稀薄,進而使火星表面的環境變得寒冷而乾燥。儘管如此,火星上仍殘存部
Thumbnail
太陽系中的適居帶(habitable zone)(圖一)範圍不僅包含地球,也涵蓋了火星。但由於火星的內核已經冷卻,無法產生熱對流,因此磁場消失,無法像地球一樣有效防禦太陽風的侵襲。使火星的大氣容易被太陽風剝離至太空中,導致大氣極為稀薄,進而使火星表面的環境變得寒冷而乾燥。儘管如此,火星上仍殘存部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Thumbnail
天文學家認為,火星曾擁有濃密大氣與溫暖氣候,地表也曾有液態水。目前在火星陸續發現各種流水侵蝕與沈積作用產生的地形,如河道、湖床及各種侵蝕與沈積交叉作用產生的地形。
Thumbnail
天文學家認為,火星曾擁有濃密大氣與溫暖氣候,地表也曾有液態水。目前在火星陸續發現各種流水侵蝕與沈積作用產生的地形,如河道、湖床及各種侵蝕與沈積交叉作用產生的地形。
Thumbnail
『從塵世的時間概念來看,它們可能在這裡停留了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然而,這些時間對於永恆來說不值一提,轉瞬即逝。在他們進入更高或更美好的領域之前,他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而他們在這個幸福住所休息的這段時間,是對於他們之前的奮鬥和悲傷的回報。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說,這僅僅是預示著往後的更大祝福而已。』
Thumbnail
『從塵世的時間概念來看,它們可能在這裡停留了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然而,這些時間對於永恆來說不值一提,轉瞬即逝。在他們進入更高或更美好的領域之前,他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而他們在這個幸福住所休息的這段時間,是對於他們之前的奮鬥和悲傷的回報。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說,這僅僅是預示著往後的更大祝福而已。』
Thumbnail
此處位於銀河系邊緣,一片較新形成的星系:太陽系,一顆星球:湛藍星球剛降臨於此地,這是一個天堂,美好的樂園,而它在我們人世間,還有著一個彼此熟悉的名字,「地球」。
Thumbnail
此處位於銀河系邊緣,一片較新形成的星系:太陽系,一顆星球:湛藍星球剛降臨於此地,這是一個天堂,美好的樂園,而它在我們人世間,還有著一個彼此熟悉的名字,「地球」。
Thumbnail
此處位於銀河系邊緣,一片較新形成的星系:太陽系,一顆星球:湛藍星球剛降臨於此地,這是一個天堂,美好的樂園,而它在我們人世間,還有著一個彼此熟悉的名字,「地球」。
Thumbnail
此處位於銀河系邊緣,一片較新形成的星系:太陽系,一顆星球:湛藍星球剛降臨於此地,這是一個天堂,美好的樂園,而它在我們人世間,還有著一個彼此熟悉的名字,「地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